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9篇血压
  • 8篇老年
  • 8篇高血压
  • 7篇代谢
  • 7篇代谢综合
  • 7篇代谢综合征
  • 7篇动脉
  • 7篇血管
  • 7篇综合征
  • 6篇他汀
  • 5篇炎症
  • 5篇伐他汀
  • 4篇代谢综合征患...
  • 4篇心肌缺血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心肌缺血再灌...
  • 4篇药代
  • 4篇药代动力学

机构

  • 44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青岛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青岛医学院
  • 2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国家发展改革...
  • 1篇南京市中医院
  • 1篇济南军区青岛...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江苏苏中药业...

作者

  • 48篇张雪娟
  • 14篇宋力
  • 7篇陈清启
  • 5篇谭凯
  • 4篇滕蕾
  • 3篇聂毛晓
  • 3篇董华伟
  • 3篇曲福军
  • 3篇郭俊杰
  • 2篇葛毅萍
  • 2篇徐传金
  • 2篇顾华丽
  • 2篇李国梁
  • 2篇金锐
  • 2篇陈纪君
  • 2篇唐晓燕
  • 2篇徐庆科
  • 2篇曲海军
  • 2篇骆梅
  • 2篇宋志清

传媒

  • 9篇山东医药
  • 7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齐鲁医学杂志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心血管病学进...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100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与普罗帕酮(心律平)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副反应、毒性反应。方法选择100例室性早搏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稳心颗粒组50例)与对照组(心律平组50例),共治疗4周。在每例治疗开始和治疗结束时用量子共振检测稳心颗粒与心律平抗心律失常作用、毒性作用,评价其治疗室性早搏的净效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室性早搏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94%,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现副反应,对照组副反应明显。结论稳心颗粒对三类室性早搏(良性室性早搏、有预后意义的室性早搏、恶性或致命性室性早搏)均有效,且较安全,而心律平只能短时间应用于良性室性早搏治疗中。
孙淑梅陈清启张雪娟
关键词:稳心颗粒普罗帕酮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4
2008年
孙淑梅张雪娟陈清启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
血脂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0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MIR组)及血脂康组。血脂康组行心肌缺血再灌注处理前每天每只大鼠灌喂血脂康胶囊0.09 g/kg,连续7 d,MIR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然后两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局部缺血30 min,后行120 min血液再灌注。实验结束前伊文蓝、四氮唑蓝染色,测定梗死心肌的面积;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结果与MIR组相比,血脂康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CK-MB、MYO、cTnI、IL-18、CRP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112.06,P〈0.05)。结论血脂康通过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滕蕾张雪娟聂毛晓
关键词:心肌再灌注损伤炎症
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肾脏不同部位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陈清启张雪娟宋力陈纪君谷秀京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肾脏
不同剂量丹红注射液对兔急性缺氧时肠系膜微循环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急性缺氧常导致脏器功能损伤,观察此时丹红注射液对兔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探讨丹红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急性缺氧动物模型,40只健康大耳白色家兔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组);急性缺氧对照组(Ⅰ组);丹红注射液5mL·kg-1组(Ⅱ组);丹红注射液10mL·kg-1组(Ⅲ组);丹红注射液20mL·kg-1组(Ⅳ组)。应用微循环显微镜自动摄像分析系统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急性缺氧组兔肠系膜微动、静脉管径显著减小,血流速度明显减慢;白细胞滚动速度显著减慢,白细胞沿壁滚动数及白细胞黏附数、白微栓数明显增多;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而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上述肠系膜微循环各指标,但3个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急性缺氧时兔肠系膜微循环异常,丹红注射液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但无明显的量效关系。
宋力张雪娟董华伟谭凯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急性缺氧肠系膜微循环
咪达唑仑对大鼠杏仁核点燃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对大鼠杏仁核点燃发作的抑制及其抗癫痫作用。方法用电刺激方法建立大鼠杏仁核点燃模型,测定不同剂量的咪达唑仑对点燃模型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0.25~1.0mg·kg^-1)可剂量依赖性抑制杏仁核点燃,缩短后放电时程,降低Racine’s分级;降低小鼠自主活动数,同时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对抗小鼠最大电休克发作。结论咪达唑仑具有抑制杏仁核点燃的作用,抗癫痫作用显著,具有明确的抗惊厥和镇静作用。
宋力张雪娟陈达岳旺
关键词:咪达唑仑杏仁核点燃癫痫
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评价苯磺酸氨氯地平和氯沙坦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谷峰比值(T/P)。方法:60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氨氯地平组和氯沙坦组,各30例,分别服药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测定动态血压、诊室随测血压、心率、生化指标。结果:治疗8周末,2组的诊室随测血压和24h、白昼及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心率则无明显变化。8周末,2组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3%。2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压T/P比值均大于50%,2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氨氯地平与氯沙坦均能平稳、有效、安全地降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一线用药。
张雪娟徐传金唐晓燕谭凯
关键词:氨氯地平氯沙坦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
氟伐他汀缓释片对代谢综合征小鼠血清hs-CRP、IL-1β、IL-4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缓释片对代谢综合征(MS)小鼠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IL-4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10只用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50只给予高热量饲料喂养制作MS小鼠模型。将成模的40只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10只,每天固定时间段分别给予氟伐他汀胶囊40 mg、氟伐他汀胶囊80 mg、氟伐他汀缓释片80 mg、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次,继续给予高热量饲料喂养4周。分别于造模成功后及治疗后眼球取血,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4,生化法测血清hs-CRP。结果造模结束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hs-CRP、IL-1β水平均高(P均<0.05),而IL-4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B、C组小鼠与D组相比,hs-CRP水平均降低(P均<0.05);A组和B组比较,P>0.05;C组低于A、B组(P均<0.05)。A组血清IL-1β水平与D组比较,P>0.05;B、C组均低于A、D组(P均<0.05),且C组低于B组(P<0.05)。A、B组血清IL-4与D组比较,P均>0.05;C组高于A、B、D组(P均<0.05)。结论氟伐他汀缓释片可降低MS小鼠血清中炎性因子(hs-CRP、IL-1β)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4)水平。
李国梁郭俊杰孙希美张婷张雪娟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患者瘦素水平与肥胖及血压的关系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etablic syndrome,MS)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的变化,探讨MS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和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符合下列条件的MS患者(MS组)进入研究,(1)腰围及体质指数异常;(2)血脂异常;(3)糖耐量异常;(4)高血压。另选择与MS组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空腹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结果:MS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瘦素水平在MS患者中明显升高,血清瘦素升高水平与肥胖及血压程度明显相关。
董华伟申艳红张雪娟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X瘦素肥胖血压
血脂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血脂康组。血脂康组术前予以血脂康0.09g·kg-1·d-1,将药物按1mL·100g-1溶于生理盐水灌胃,1d1次;其余各组每天1mL·100g-1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d。建立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实验终点予腹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检测白细胞介素IL—18(IL-18)、自细胞介素-10(IL-10)、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及肌钙蛋白I(TnI)的含量,并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大鼠,测定梗死心肌的面积。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增加(P〈0.01),同时CK—MB、MYO、TnI水平明显增高(P〈0.01);IL-10水平显著减少(P〈0.01),而IL—18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血脂康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5),CK—MB、MYO、TnI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IL—18含量明显减少(P〈0.05)。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IL-10及IL—18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脂康预处理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内皮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同时伴有致炎因子水平的降低,说明血脂康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宋力曲海军张雪娟滕蕾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功能炎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