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电图
  • 3篇心电
  • 3篇心电图
  • 3篇手术
  • 3篇慢性
  • 3篇老年
  • 2篇心肌
  • 2篇心力衰竭
  • 2篇胸腺
  • 2篇胸腺肽
  • 2篇室速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干眼
  • 2篇衰竭
  • 2篇内障
  • 2篇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老年慢性
  • 2篇急性发作
  • 2篇急性发作期

机构

  • 15篇常德市第一人...
  • 3篇吉首大学
  • 1篇湖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张键
  • 5篇孙立新
  • 3篇余德成
  • 3篇李环宇
  • 2篇徐孝玄
  • 2篇李玲
  • 2篇陈海英
  • 2篇胡丕清
  • 2篇黄怡
  • 1篇秧茂盛
  • 1篇高建萍
  • 1篇张传电
  • 1篇王成
  • 1篇胡昌波
  • 1篇张凌
  • 1篇陈姬
  • 1篇熊锦

传媒

  • 3篇医学理论与实...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湖南医学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3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和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情况的对比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白内障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后视力及干眼情况。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1月在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出72例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超声组(n=36,超声乳化)与非超声组(n=36,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情况与干眼情况。结果:非超声组患者手术后1周的视力情况优于超声组(P<0.05),但两组患者手术后3个月时的视力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声组患者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的干眼情况均优于超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乳化相比,对白内障患者使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的前期视力恢复情况更好,且患者的干眼情况更轻,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张键唐蕾李环宇余德成孙立新
关键词:超声乳化干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
分支型室速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附5例报告)
1999年
分支型室速是特发性室速的一种,国外报道较早,国内近年才受到注意。此类室速的心电图表现、临床症状及预后与室上性心动过速和一般室性心动过速不同。一年来我科共遇到5例,现报道如下。 1
徐孝玄黄怡张键
关键词:分支型室速特发性室速心电图表现发作时右束支阻滞电轴左偏
新生儿泪囊炎68例治疗观察
胡丕清余德成孙立新张键高建平李玲
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
2000年
孙立新张凌张传电张键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移植外科手术
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根据手术方式分组,其中有15例患者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海乐氟填充,记入甲组;另15例患者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记为乙组。对比手术前后昼夜眼压差、平均眼压变化,评价并对比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视力变化情况,对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2组昼夜眼压差和平均眼压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数据均明显低于术后1个月(P<0.05),且手术后甲组昼夜眼压差和平均眼压均低于乙组(P<0.05);2组手术后视力均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升高(P<0.05),且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甲组视力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乙组相近(P>0.05)。结论:对眼外伤继发难治性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配合海乐氟填充能够有效降低昼夜眼压差和平均眼压,改善视力,相较于常规手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且安全性与常规手术相近。
胡昌波张键李环宇田蓉赵秋兰
关键词:眼外伤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心肌梗死患者QT间期离散度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探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测心肌梗死(MI)患者QTd变化。方法 MI患者217例及健康对照100例,用广东中山博爱医电厂SR-1000A心电自动分析仪采集同步12导联体表心电图,分类编号并存入计算机,专人在显示器上程序回放并任意放大心电波形到清晰观察,使达到增益1mV=20mm~40mm,纸速50mm/s-100mm/s。人工干预下测量QTmax、QTmin,按Bazett公式校正QTcmax及 QTcmin,计算QTd(QTmax-QTmin)及QTcd(QTcmax-QTcmin)。微机统计结果。结果MI组QTd与QTcd分别为52.5±19.7ms、59.9±21.9ms,对照组QTd与QTcd分别为31.9±11.6ms、36.1±13.2ms,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 MI时QTd与QTcd显著增大,动态观察能估测其发生定性心律失常的可能。
张键王成
关键词:心肌梗死12导联同步心电图
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腺肽α1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COPD急性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胸腺肽治疗组2组,胸腺肽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1.6mg皮下注射,1次/d,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胸腺肽组CD3+、CD4+、CD4+/CD8+水平较常规组明显改善(P<0.05),CRP和PCT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P<0.05),临床有效率较常规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胸腺肽α1能改善老年COPD患者的免疫功能,联合胸腺肽α1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期效果明显。
陈海英张键
关键词:胸腺肽Α1
角膜深层微小异物处理方法31例分析
胡丕清孙立新高建萍张键李玲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两种不同切口对术后干眼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收治的老年白内障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两组,角膜组30例,经透明角膜切口,在角膜11点部位,宽度为3.2mm。巩膜组30例,经巩膜隧道做切口,在11点位的穹窿部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眼的发生率、术前术后LTMH、BUT。结果:(1)和角膜组对比,巩膜组术后24h内、术后1周、术后2周的干眼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2)和术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术后1周、术后2周LTMH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巩膜组LTMH水平明显高于角膜组(P<0.05)。(3)和术前对比,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术后1周、术后2周BUT水平明显缩短(P<0.05);且巩膜组BUT水平明显优于角膜组(P<0.05)。(4)和角膜组比较,巩膜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和术前对比,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采用巩膜隧道切口可以更有效减少术后干眼并发症,能够有效地减轻术后干眼的严重程度。
张键唐蕾李环宇余德成孙立新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后干眼
51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监测
1998年
目前,动态心电图(DCG)正广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日常活动中发生心肌缺血的监测,其资料对协助冠心病的诊治以及估计预后都有重要价值。本文报道我科1995年以来收治的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DCG监测结果,并与同期21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上述两组不同年龄冠心病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
徐孝玄熊锦张键黄怡
关键词: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心肌缺血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早
全文增补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