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兰
- 作品数:34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 2002年
- 为建立一种与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移植静脉桥狭窄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 ,取一段游离兔颈外静脉 ,与一侧颈总动脉近心端及远心端行端侧吻合 ,两吻合口之间的颈总动脉予以结扎。术后一月取材 ,可见静脉桥管腔狭窄 ,病理切片示新内膜形成。本模型能真实反映冠状动脉旁路术后静脉桥狭窄的情况 ,是进一步研究防治静脉桥狭窄的理想模型。
- 连锋朱洪生郑家豪梁宏立张有荣吴学军张谷兰
-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术静脉桥狭窄动物模型
- 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研究
- 郑家豪潘文标朱洪生曹子昂连锋吕一峰傅于捷葛文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中,静脉桥远期通畅率低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础研究表明:应用血管外支架可预防静脉桥血管损伤及重塑。 课题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静脉桥动物模型及猪大隐...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桥血管外支架再狭窄
- 急性心梗后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区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后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梗死区血管新生影响。方法:贵州香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实验组抽取骨髓3 mL,按照 Wakitani 方法培养出骨髓间质干细胞,经5—氮胞苷诱导后,5—...
- 薛松连锋朱洪生申达甫吴学军张谷兰郑林
-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梗死区急性心梗
- 文献传递
- 静脉桥狭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建立一种与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O)后大隐静脉桥狭窄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20~25k普通长白猪8只.后腿外侧纵切口,“no-touch”技术剥取大隐静脉3cm,与颈总动脉进行端端吻合。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1抗凝。术后28d取下静脉桥,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新内膜厚度、新内膜面积,(新内膜+中膜)面积(I/M)。结果肉眼观察,8只猪大隐静脉桥管壁均增厚,管腔狭窄;光镜下见静脉桥新内膜形成,新内膜厚度为(0.5009±0.1355)mm,I/M为(0.4651±0.0512)。结论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静脉桥模型可成功模拟人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的病理变化。
- 潘文标郑家豪连锋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关键词:静脉桥狭窄动物模型
- PGE_1对体外循环术后肺高压及右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前后肺动脉压(PAP)及有心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对CPB后肺高压及右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2条狗随机分为实验组(PGE1组)和对照组,经体外循环60min后观察PAP及右心功能的变化以及PGE1干预作用。结果CPB后,PAP较CPB前有明显升高,反映右心功能的指标如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心指数(CI)等则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GE1组CPB后PAP明显降低,而右心功能有明显升高,体循环压力在CPB前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PB可引起肺高压及右心功能的降低,PGE1可以选择性的作用于肺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力,促进术后右心功能的恢复。
- 黄日太朱洪生张有荣吴建军张谷兰卢蓉
- 关键词:前列腺素E1体外循环肺高压右心功能
- 血管外支架预防猪大隐静脉桥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0~25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术后28d取出桥血管,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对照组(0.4269±0.0794)mm,实验组(0.1371±0.0390)mm(P〈0.01);中膜增生对照组(0.4601±0.0628)mm,实验组(0.2590±0.0178)mm(P〈0.01);对照组内膜面积是实验组的2.5倍,中膜面积是实验组的近2倍;实验组内膜及中膜内侧区域PCNA、PDGF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CNA从(13.2±2.17)%减少至(2.34±0.68)%(P〈0.01),PDGF从(13.10±1.39)%减少至(2.44±0.25)%(P〈0.01)。结论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大隐静脉桥血管新内膜及中膜增生,可能预防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
- 郑家豪潘文标连锋傅于捷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静脉
- bFGF缓释微胶囊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局部应用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缓释微胶囊对诱导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2 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 (I组 ) ,空白胶囊组 (II组 ) ,bFGF缓释微胶囊组(III组 ,每只胶囊含bFGF 1μg) ,每组 8只。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 ,II、III组于左旋支、前降支交界区心外膜下埋藏空白微胶囊 ,或bFGF缓释微胶囊各 5只。术后 5周 ,EVAN蓝染色测定心肌梗死区与左心室重量之比 ,免疫组化测定心肌梗死边缘区微血管数。结果 与I、II组相比 ,III组心肌梗死区与左心室重量之比明显缩小 (I组 16 8%± 0 4% ,II组 16 7%± 0 5 % ,III组 7 0 %± 0 2 % ,P <0 0 0 1) ,微血管数目明显增多 (I组 37 75± 4 5 0 ,II组 38 37± 4 98,III组 135 5 0± 4 81,P <0 0 0 1)。结论 bFGF缓释微胶囊给药方便、剂量恒定 ,可以减小心肌梗死面积 。
- 连锋朱洪生张有荣吴学军张谷兰梁宏立
- 关键词:新生血管化心肌梗塞BFGF
- 急性心肌梗死自体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的实验研究
- 朱洪生连锋郑家豪钟竑单根发陶如琦黄日太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该项目得到较为纯净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并证明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仍保持了干细胞的活性。首次在国内发现体外培养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在 5 一氮胞苷的作用下,骨髓间质干细胞己向心肌样细胞发生转化,为进一步的体内实验奠定...
- 关键词:
- 关键词:心肌梗死骨髓间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心肌再生血管新生
- 急性心梗后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梗死区血管新生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后自体骨髓单核细胞移植对梗死区血管新生影响。方法:贵州香猪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抽取骨髓3mL,按照 Ficoll 密度剃度离心方法分离出骨髓单核细胞,PKH26 Red 红色荧光...
- 范关荣申达甫连锋朱洪生薛松吴学军张谷兰郑林
- 关键词:梗死区急性心梗
- 文献传递
- 自体内皮祖细胞与卫星细胞联合移植对梗死心肌的保护研究
- 朱洪生胡波孙龙连锋吴学军张谷兰
- 为了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由之引起的心力衰竭,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药物治疗、同种心脏移植、机械辅助甚至全人工心脏和冠状动脉搭桥术等。但对于大面积、弥漫性的冠心病患者,以上方法都很难逆转病情的发展。通过细胞移植减轻疤痕组织形成...
- 关键词:
- 关键词:内皮祖细胞卫星细胞骨骼肌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