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苏琴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宫颈
  • 4篇基因
  • 4篇宫颈癌
  • 3篇等位
  • 3篇等位基因
  • 3篇等位基因多态...
  • 3篇多态
  • 3篇多态性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妇女
  • 3篇妇女宫颈癌
  • 2篇人乳
  • 2篇人乳头状瘤
  • 2篇人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瘤
  • 2篇乳头状瘤病
  • 2篇乳头状瘤病毒
  • 2篇瘤病毒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喀什地区...

作者

  • 6篇张苏琴
  • 2篇陈历排
  • 2篇李华
  • 2篇陈丽贤
  • 1篇古扎丽努尔·...
  • 1篇张国庆
  • 1篇米仁沙·阿布...
  • 1篇古丽莎热·纳...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人白细胞抗原-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的关系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探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190例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组织和190例正常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组织21种HPV亚型的感染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CR-SSO)检测其5个HLA-DQB1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结果 (1)在对照组中,HPV感染17例,感染率为8.9%.190例宫颈癌中,HPV感染133例,感染率为70.0%,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HPV16的感染率最高,为64.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3.7%,P〈0.05).其他亚型的感染率均远低于HPV16,依次为HPV18(2.6%)、HPV68(2.1%)、HPV45(1.6%)、HPV58(1.6%)、HPV39(1.6%)、HPV31(1.1%)、HPV56(1.1%)及HPV59(0.5%),中国汉族人常见类型HPV53和低危型HPV6的感染率均为0.5%.(2)宫颈癌组和对照组的HLA-DQBI*03基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携带HLA-DQB1*03基因者罹患宫颈癌的风险降低31.7%(OR=0.683),其他等位基因与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的发生无关.(3)携带HLA-DQB1*06基因的宫颈癌患者HPV和HPV16的感染率高于非HLA-DQB1*06携带者(P值分别为0.046和0.025),携带HLA-DQB1*06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女性更容易被HPV和HPV16感染(OR分别为1.808和1.879).其他等位基因与HPV及HPV16感染无关.结论 南疆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高于非宫颈癌女性,均以HPV16感染为主.HLA-DQB1*03可能为南疆维吾尔族女性罹患宫颈癌的保护基因.HLA-DQB1*06为HPV和HPV16感染的易感基因.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米仁沙·阿布都张苏琴李华古丽莎热·纳也木张国庆
关键词:宫颈肿瘤人乳头状瘤病毒HLA-DQB1基因
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多重感染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多重感染与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50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及100例正常妇女(对照组)宫颈组织中HPV的21种亚型进行检测。结果:35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阳性者291例(包括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阳性率为83.14%。其中HPV单一感染者255例,占宫颈癌患者的72.86%,占HPV阳性宫颈癌的87.63%;而多重感染者36例,占宫颈癌患者的10.29%,占HPV阳性宫颈癌的12.37%。HPV的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占多重感染的91.67%,多重感染的类型以HPV16为主,占多重感染的97.22%。对照组中HPV阳性率为7.00%,其中单一感染者6例,二重感染者1例。两组多重感染率宫颈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多重感染在各病理类型的宫颈癌中的分布比例差异无显著性(P>0.05)。HPV多重感染在Ⅰ~Ⅱ期及Ⅲ~Ⅳ期中的分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多重感染的类型以HPV16感染为主,多重感染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及临床期别无关;多重感染中以二重感染为主,即HPV16与其他类型合并感染,但多重感染的比例较低,类型较单一,这可能与此民族基本居住在新疆,移动较少、与其他民族同婚极少、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及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
张苏琴库尔班尼沙.亚合浦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古丽沙热.纳依木古扎丽努尔.阿不都西库尔唐努尔.阿不力米提
关键词:宫颈癌维吾尔族人乳头状瘤病毒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中的应用(附20例报道)
2016年
目的探讨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治疗外阴癌提供新的方法。方法对20例外阴癌患者行广泛性外阴切除+双侧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对患者的病理结果、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平均每侧浅组清扫淋巴结13.2枚(10~19枚),股沟淋巴结2.1枚(1~4枚)。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皮瓣皮缘坏死,2侧轻度,1侧中度,淋巴瘘及淋巴囊肿未见。远期常见并发症为双下肢水肿,共4例(15.4%),均为轻度。2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4.2月(14~86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80.8%,其中N0为100%(17/17),N1为80%(4/5),N2为0(0/4)。结论改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效果好、并发症少,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外阴癌的疗效。
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苏琴
关键词: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并发症
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与HLA-DRB1*15和HLA-DRB1*04的关系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宫颈癌高发区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oligonucleotide,PCR-SSO)法检测90例新疆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及90例当地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HLA-DRB1的等位基因。结果等位基因HLA-DRB1*15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P<0.05,OR=2.002),表明HLA-DRB1*15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易感基因;而等位基因HLA-DRB1*04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3,P<0.05,OR=0.432),表明HLA-DRB1*04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HLA-DRB1的其他等位基因在两组中出现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LA-DRB1*15可能与新疆宫颈癌高发区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易感基因;而HLA-DRB1*04可能是喀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两组基因的检测在维族妇女高危人群的筛选及群体遗传干预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李华百合尼莎.阿不都热西提张苏琴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关键词:宫颈癌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多态性遗传易感性
宫颈癌经腔内微波热疗联合放疗后的病理及肿瘤抗原改变
2016年
目的 探讨热放疗对宫颈癌病理组织学及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的改变.方法 将Ⅰb期宫颈鳞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在常规的腔内放疗的基础上同期增加宫颈腔内微波热疗,2周后行宫颈癌根治术;对照组34例接受常规的腔内放疗,2周后行根治术.比较两组术后病理组织学及SCC改变.结果 1、实验组癌细胞出现中重度放疗反应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5);实验组癌周炎症细胞中重度反应为84.37%,优于对照组的55.88%(P<0.05);实验组癌周纤维组织中重度反应为75.00%,优于对照组的50.00%(P<0.05).2、实验组SCC降低率为87.50%,高于对照组的52.94%(P<0.05).结论 1、宫颈癌术前放热疗能增强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加重癌周炎性细胞及纤维细胞反应.2、宫颈癌热放疗能较单纯放疗有效降低SCC水平.
陈丽贤陈历排黄守松张苏琴
关键词:宫颈癌热疗放疗
HPV感染及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及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okocyte antigen ,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南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
张苏琴
关键词:宫颈癌HLA-DQB1基因多态性PCR-SSO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