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准分子
  • 7篇近视
  • 7篇激光
  • 7篇角膜
  • 7篇分子
  • 6篇准分子激光
  • 5篇原位
  • 5篇准分子激光原...
  • 5篇磨镶术
  • 5篇激光原位
  • 5篇角膜磨镶术
  • 4篇原位角膜磨镶...
  • 4篇治疗近视
  • 4篇准分子激光原...
  • 4篇准分子激光原...
  • 4篇激光原位角膜...
  • 4篇激光原位角膜...
  • 4篇分子激光原位...
  • 4篇LASIK
  • 2篇摘除

机构

  • 8篇镇江市第一人...
  • 5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3篇张芹
  • 5篇潘晓英
  • 4篇吴登雷
  • 4篇谈祥玲
  • 4篇张明仙
  • 4篇沈明
  • 1篇兰小川

传媒

  • 3篇镇江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5临床...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0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BK与90-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分析SBK与90-LASIK两种方法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1月-2014.9月行准分子治疗患者150例,其中行90-LASIK手术80例,行SBK手术70例,治疗后对病人进行眼...
吴登雷张芹张明仙
关键词:近视
文献传递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18例临床分析
1996年
随着人工晶体技术的发展,糖尿病不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我院于1993年3月—1995年3月间,对18例(19只眼)糖尿病患者的白内障行囊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张芹谈祥玲陈新宇
关键词:糖尿病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禁忌证
LASIK治疗近视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LASIK)治疗近视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105例(2030只眼)近视患者行LASIK后随访12个月,观察及分析并发症。结果:LASIK术中主要并发症表现为与角膜瓣有关,小瓣、瓣中央小孔、游离瓣、瓣形成不全及角膜血管翳出血。术后并发症为感染、继发性圆锥角膜、干眼症、眩光、屈光回退、黄斑出血及激素性高眼压。结论:LASI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但必须重视术中术后并发症,随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手术设计的完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张芹沈明潘晓英张明仙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并发症
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1996年
儿童白内障的手术治疗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张芹,谈祥玲,陈新宇我院自1991年6月~1995年4月共收治儿童白内障22例(30只眼),应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方式,6只眼同时植入人工晶体,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30只眼,...
张芹谈祥玲陈新宇
关键词:白内障儿童摘除术眼外科手术
LASIK治疗远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远视的效果。方法:对10例远视眼患者19只眼(+ 3.25~+10.00),采用LASIK进行治疗,术后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未见视力下降超过1行以上者,术后6个月79%的患者裸眼视力达到0.5以上,100%的患者裸眼近视力达到0.5以上。结论:LASIK治疗远视安全、有效,近期疗效满意,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张芹沈明潘晓英
关键词:远视准分子LASIK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治疗复性近视散光效果分析
2004年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LASIK)治疗复性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和预测性。方法 :采用LASIK对6 0例 (110只眼 )复性近视散光进行治疗。根据散光度大小分为二组 :A组 (- 2 2 5~ - 3 0 0 )D ;B组 (- 3 2 5~ -6 0 0D)。观察手术前后的视力和屈光度。结果 :A组术后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2 5 1± 0 6 8)D下降为 (- 0 5 1± 0 2 5 )D。B组术后的平均散光度从术前 (- 3 85± 0 4 6 )D下降为 (- 0 5 2± 0 2 2 )D。术后 12个月时两组残留散光度无明显差别。两组术后的平均裸眼视力均好于术前矫正视力。结论 :LASIK治疗高度近视伴中高度散光 ,效果明显。
张芹沈明潘晓英张明仙
关键词:近视散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削术
巩膜外垫压在眼内异物摘出术中的应用
1995年
巩膜外垫压在眼内异物摘出术中的应用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张芹,谈祥玲眼内异物是损害视力的常见眼外伤,目前对于大多数眼内磁性异物,一般都能在准确定位后手术摘除,但对位于球后段接近球壁或眼球壁的异物,选择靠近异物处巩膜切开直接摘出异物,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并...
张芹谈祥玲
关键词:眼内异物摘除术巩膜外垫压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原因及治疗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与处理方法,分析浅前房形成与术后结膜伤口渗漏、滤过过强及脉络膜脱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136例(142眼)发生浅前房的情况。结果发生浅前房36眼(25.35%),其中,术后滤过过强25眼(69.44%),结膜瓣渗漏6眼(16.67%),脉络膜脱离4眼(11.11%),恶性青光眼1眼(2.78%)。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与多种因素有关,以滤过过强者为最主要的原因。
吴登雷张芹兰小川
关键词: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浅前房
Epi-LASIK和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比较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疗效。评估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美国VISX StarS4激光机,Epi-LASIK组采用Moria平推型微型角膜上皮刀制作角膜上皮瓣,用浸有0.02%丝裂霉素C的海绵片,LASIK组采用Moria旋转型角膜板层刀制作110μm厚度角膜瓣。随访6月以上,对两组术后症状、视力、屈光等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周Epi-LASIK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0.8眼数比例(47.8%)明显少于LASIK组(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56,P=0.000);术后1、3、6个月Epi-LASIK组UCVA≥0.8眼数比例(分别为95.7%、97.8%、97.8%)与LASIK组(分别为97.9%、97.9%、9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23,P=0.000);术后1、3、6个月两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SIK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近视的主流,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虽然视力恢复较LASIK慢,但手术矫治范围广,长期疗效尚待观察。
吴登雷张芹潘晓英
关键词: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Epi-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
微型角膜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磨镶术(Epi-LASIK)是继准分子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之后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其原理是依靠电动装置驱使钝性刀头高速震荡,进而机械分离角膜上皮与角膜前弹力层。该术式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较快,刺激症状轻,角膜上皮雾状浑浊(Haze)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本院自2008年7月-2011年10月开展Epi—LASIK手术50例(100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张芹吴登雷潘晓英
关键词:近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