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耀玲

作品数:41 被引量:28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天文地球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东昆仑
  • 11篇锆石
  • 10篇地质
  • 10篇青藏高原
  • 10篇锆石U-PB...
  • 8篇火山岩
  • 7篇地质意义
  • 7篇山岩
  • 7篇青藏
  • 7篇火山
  • 6篇东昆仑造山带
  • 6篇造山带
  • 6篇山带
  • 6篇昆仑造山带
  • 4篇青藏高原北部
  • 4篇U-PB年龄
  • 3篇新生代
  • 3篇三叠
  • 3篇三叠世
  • 3篇始新世

机构

  • 39篇中国地质科学...
  • 17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天津地质矿产...
  • 2篇三峡大学
  • 2篇国土资源实物...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青海省地质调...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江西有色地质...
  • 1篇中国五矿集团...
  • 1篇北京离子探针...

作者

  • 41篇张耀玲
  • 33篇胡道功
  • 12篇吴珍汉
  • 12篇王超群
  • 10篇赵希涛
  • 7篇贾丽云
  • 6篇吴中海
  • 6篇叶培盛
  • 5篇张绪教
  • 5篇高万里
  • 4篇赵珍
  • 4篇陆露
  • 3篇韩建恩
  • 3篇吴芳
  • 3篇周春景
  • 3篇杨肖肖
  • 3篇李冰
  • 3篇陶涛
  • 2篇高雪咪
  • 2篇石玉若

传媒

  • 10篇地质力学学报
  • 6篇地球学报
  • 5篇现代地质
  • 5篇地质通报
  • 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与构造隆升时代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详细的野外观测结合地质填图资料,在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厘定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不同时代的逆冲岩席自北—北东向南—南西逆冲推覆于上白垩统红层及下伏岩石地层之上,形成大量逆冲断层、滑脱构造、飞来峰、构造窗和褶皱构造。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导致侏罗纪蛇绿混杂岩、石炭系—二叠系构造层、古生界浅变质岩、变质基底之间发生拆离滑脱,在聂荣变质杂岩内部形成韧性剪切带和高角度斜冲断层。在唐古拉山口南侧形成北西—南东向土门-托纠-杂色右旋走滑断裂,走滑断裂末端转换为近东西向逆冲推覆构造。聂荣变质杂岩顶部逆冲推覆叠加滑覆,导致侏罗系混杂堆积和古生界沉积盖层向南西—西向运移86~110km,在那曲-巴尔达-班戈北形成近东西向长透镜状懂错蛇绿混杂岩逆冲岩席,沿缓倾斜断层发育向西倾斜的构造片理、摩擦镜面和近东西走向的矿物线理。裂变径迹测年表明,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111±5~91±5Ma)、晚白垩世晚期(89±6~69±5Ma)、古新世晚期—始新世早期(55±4~44±2Ma),估算构造隆升视速率为0.10~0.69mm/a,部分断层逆冲推覆及构造隆升延续至古近纪晚期。综合各类观测资料,建立不同时期构造模式,探讨聂荣变质杂岩及邻区逆冲推覆构造演化过程及形成机理。
吴珍汉陆露赵珍胡道功张耀玲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蛇绿混杂岩裂变径迹测年青藏高原中部
北祁连缝合带油葫芦沟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6
2016年
对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进行了地球化学研究,以探讨其形成环境。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具有低钾富钠的特征,属低钾(拉斑)系列。玄武岩的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图表现为近平坦型,轻重稀土富集不明显,属于亏损地幔(N型)。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K和Sr出现负异常,高场强元素(HFSE)Nb、Ta、Hf、Zr无负异常,表现出大洋中脊幔源岩浆作用的特征。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油葫芦沟玄武岩属于典型的亏损型大洋中脊玄武岩(MORB)。研究结果表明油葫芦沟蛇绿岩中玄武岩为北祁连洋洋壳的组成部分,北祁连洋在晚元古代—晚寒武世为典型的大洋中脊环境。
李冰张耀玲王超群胡道功
关键词:玄武岩地球化学洋中脊
祁连山夷平面形成时代的ESR年龄证据被引量:1
2018年
青藏高原夷平面形成年代是确定高原起始隆升时代和抬升幅度的重要证据.青藏高原东北缘祁连山地区4100~4300 m的海拔高度上保留有大片平坦地形面构成的夷平面,地质与地貌调查表明,夷平面切削古生代花岗岩类侵入体及晚古生代-古近纪地层,被夷平的最新地层为始新世-渐新世火烧沟组.祁连山抬升导致河流下切与断陷作用并形成深切河谷及断陷盆地,充填于古河谷及断陷盆地中的渐新世-中新世白杨河组开始沉积时代,代表了夷平作用过程的终止年代及导致夷平面解体的构造隆升时代.29个ESR测年数据表明,白杨河组沉积时代为34.4~11.89 Ma.由此推论,祁连山夷平面形成于始新世末(34 Ma之前),形成时其高度在1000 m左右,34Ma左右祁连山夷平面开始解体并快速抬升.
贾丽云王超群王超群胡道功胡道功戚帮申赵希涛陶涛
关键词:夷平面高原隆升
祁连山木里地区侏罗系窑街组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祁连山木里坳陷侏罗系窑街组煤系泥岩和煤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结果表明,窑街组煤系泥岩为好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处于成熟阶段,以生油为主,生气为辅;煤为差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型,处于成熟阶段,富氢基质镜质体含量高,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综合其它层位烃源岩分析结果,认为窑街组煤系泥岩和晚三叠世尕勒得寺组湖相泥岩为祁连山木里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气源岩。
徐久晟文志刚胡道功张耀玲戚帮申
关键词:生烃潜力天然气水合物
柴北缘牦牛山组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柴北缘牦牛山组磨拉石建造不整合覆盖在前泥盆系之上,记录了该地区早古生代洋盆关闭的时间。对柴北缘牦牛山一带牦牛山组上部火山岩段两个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定,两个样品的岩浆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分别为(396.5±2.4)Ma(n=17,MSWD=3.3)和(395.8±1.2)Ma(n=20,MSWD=1.1),均被解释为火山岩喷发年龄。结合东昆仑造山带牦牛山组测年结果,认为柴达木盆地周缘牦牛山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晚志留世—晚泥盆世,且东昆仑与柴北缘加里东造山作用结束的时间均为早泥盆世之前,而非传统认为的晚泥盆世。
张耀玲倪晋宇沈燕绪王超群高万里胡道功
关键词:火山岩锆石U-PB年龄泥盆纪柴北缘
东昆仑东温泉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化
本论文以东昆仑东温泉盆地湖相沉积地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貌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孢粉与微体古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对东昆仑东温泉盆地典型中新世湖相沉积剖面进行了详细研究,获得东昆仑东部中新...
张耀玲
关键词:东昆仑中新世孢粉碳氧同位素环境演化
文献传递
论晚期共和古湖时代、演化过程及其与地壳运动和黄河发育的关系被引量:3
2021年
青海共和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部晚新生代期间形成的北西西—南东东走向构造盆地,由西北部的茶卡小内流盆地,中部非典型的达连海内流盆地和东南部被黄河及其支流深深切割的外流盆地三部分组成。该盆地中充填了上、下两套厚度普遍均在200~300 m间,而最厚部分可达500~600 m的相互叠置的共和组与曲沟组河湖相地层。由这两套湖相地层所重建的古湖被分别称为早期和晚期共和古湖。本文重点讨论的是基于共和组湖相地层而重建的晚期共和古湖。石英热活化法ESR测年结果表明,湖相共和组地层开始形成于(4.31±0.40)Ma之前,持续到(2.58±0.20)Ma/(2.54±0.20)Ma之后的上新世时期。以尕玛羊曲村附近为顶点的黄河扇三角洲相两套均厚逾200 m砾石层中之上砾石层,形成于(3.15±0.30)—(3.07±0.30)Ma之间,其前缘水下三角洲相砾石层为(2.91±0.25)Ma,而来自北部山前的同期洪积砾石层则为(2.97±0.27)Ma,表明晚期共和古湖在(3.07±0.30)Ma与(2.91±0.15)Ma之间的上新世晚期达到其最盛期。此时,湖面高度达到其最大值海拔(3160±10)m左右,古湖是一个面积近7000 km2、深逾300 m的大型外流的淡水深湖。黄河在尕玛羊曲附近注入古湖,并由盆地东北角的尕海以东流出,经唯一通道古多隆河流入贵德古湖。当古湖面上升到超过共和与贵德两盆地的基岩分水岭时,黄河在现今的龙羊峡位置切割出新的河道——龙羊峡,从而导致了早更新世初古多隆河因“截弯取直”而非“溯源侵蚀”被废弃,开始了黄河逐步下切、T21到T16形成与共和古湖逐渐消亡的过程。共和古湖经历了茶卡盆地开始与古湖主体分离,中部湖区与东南部湖区分离、排干和东南部湖区被完全泄空等3个阶段。这一过程是随着中国区域地壳运动性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而发生的。此时,共和盆地及邻近盆地,甚至中国第一、二大地势阶梯上的大�
赵希涛杨艳贾丽云胡道功李维东张耀玲林旭
关键词:共和盆地ESR测年上新世
东昆仑东温泉盆地中新世湖相层ESR年龄测定被引量:1
2012年
青藏高原北部东西延长超过1600km的东昆仑走滑活动断裂带由于中新世以来的持续走滑作用[1.2],沿断裂带形成长45~70km、宽8~12km的库赛湖、东温泉和托索湖等大型拉分盆地。位于昆仑山口以东的东温泉盆地连续沉积了厚达数千米的晚新生代湖相地层,为东昆仑走滑活动断裂带变形历史及青藏高原气候环境演化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窗口。
张耀玲赵希涛胡道功
关键词:拉分盆地东昆仑中新世温泉青藏高原北部活动断裂带
青藏高原中段古近纪早期古构造演化被引量:7
2009年
青藏高原古近纪早期发育大量区域逆冲推覆构造系统,典型实例如冈底斯逆冲断裂系、纳木错西逆冲推覆构造、伦坡拉逆冲推覆构造、唐古拉山北逆冲推覆构造、东昆仑南部左旋斜冲断裂系。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对古新世—始新世沉积盆地具有重要控制和改造作用。冈底斯古新世—始新世早期发育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多期中酸性火山喷发,岩石Sr/Y-Y地球化学显示为岛弧岩浆岩,推断与古近纪早期新特提斯残留古大洋板块俯冲存在成因联系。古近纪早期新特提斯残留大洋板块俯冲向印度大陆板块俯冲的转换时代约为46-45Ma,转换期前逆冲推覆构造运动与新特提斯残留古大洋板块俯冲存在密切关系;转换期后印度大陆板块俯冲导致更为强烈的逆冲推覆构造运动和挤压缩短变形,不仅使早期很多逆冲推覆构造继续发生构造运动,还在喜马拉雅、冈底斯、风火山、东昆仑南部形成大量新的逆冲推覆构造系统。
吴珍汉胡道功叶培盛吴中海张耀玲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古构造青藏高原
海南岛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及其物源示踪被引量:2
2022年
海南岛北部(琼北)巨厚的晚新生代沉积物记录了海南岛晚新生代气候与环境演化信息。但关于该沉积物Sr-Nd同位素方法的物源示踪研究还比较缺乏。以琼北钻遇基岩的钻孔(ZK1-5)为研究对象,以Sr-Nd同位素组成为示踪手段,开展了其物源示踪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北部于晚新生代中新世—更新世经历了从滨浅海相沉积—海陆交互相沉积—陆相沉积—火山喷发环境的转变,中新世海相沉积Sr同位素比值(平均值0.727002)整体高于上新世海陆过渡相和更新世陆相沉积的Sr同位素比值(平均值0.714917),表明海相沉积比海陆过渡相和陆相沉积风化程度更高。海相、海陆过渡相及陆相沉积的Nd同位素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较一致,表明海陆环境变迁并没有引起该地区物源发生重大变化。而琼北晚新生代沉积物εNd(0)值分布范围(-14.0~-5.1)与岛内花岗质岩石的εNd(0)值分布范围(-14.1~-5.2)基本一致,与岛内变质岩(1.2~8.5)和玄武岩类岩石(1.9~7.8)的εNd(0)值差别较大,表明其源岩主要来自海南岛花岗质岩石,变质岩和玄武岩贡献较小,这可能与岛内花岗质岩石分布范围广有关。对琼北地区晚新生代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特征的认识,有助于深入理解晚新生代海南岛风化过程及环境变化,并对南海物源及古海陆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张磊张磊王超群王超群贾丽云孙东霞张耀玲
关键词:晚新生代SR-ND同位素沉积环境南海北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