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维真

作品数:44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黑色素
  • 12篇黑色素瘤
  • 10篇晚期
  • 9篇肿瘤
  • 9篇化疗
  • 8篇细胞
  • 6篇肺癌
  • 5篇预后
  • 5篇食管
  • 5篇食管癌
  • 5篇顺铂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紫杉
  • 4篇紫杉醇
  • 4篇腺癌
  • 4篇淋巴

机构

  • 35篇郑州市第三人...
  • 8篇南阳市第一人...
  • 3篇河南中医学院...
  • 2篇郑州大学
  • 2篇郑州市妇幼保...
  • 2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南阳市中心医...

作者

  • 42篇张维真
  • 25篇梁宪斌
  • 15篇张喜凤
  • 11篇王艳
  • 9篇张艳玲
  • 7篇张丽红
  • 6篇贺利民
  • 6篇赵东丽
  • 5篇胡姗姗
  • 4篇仲立新
  • 4篇张阳
  • 3篇庄志江
  • 3篇马磊
  • 3篇刘萌萌
  • 2篇周建中
  • 2篇王建娜
  • 2篇田向上
  • 2篇刘海林
  • 2篇孔天东
  • 2篇陈正雷

传媒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河南医学研究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刊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世界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实用中医内科...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河南诊断与治...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肿瘤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藏医药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2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姐妹同患乳腺癌3例及文献复习
2016年
例1,姐姐,75岁,2011年9月发现左乳头上方肿块,大小4.0 cm×4.0 cm,2011年9月10日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筋膜组织瓣成形术”,术后病理:左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左腋窝前哨)淋巴结4枚,1枚可见癌转移。免疫组化:ER(+),PR(-),P53(+70%), CerbB-2(-),PS2(-),TOP-2(+40%),Ki-67(+50%)。
张艳玲张喜凤赵东丽梁宪斌张丽红张维真
关键词:文献复习姐妹同患乳腺癌乳癌改良根治术CERBB-2术后病理
黑色素瘤胃转移预后及影响因素
2025年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胃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10月—2024年8月收治的12例黑色素瘤胃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胃转移出现时间、常见转移部位、影像学及胃镜下表现,以及基因突变、病理类型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平均年龄为53.6岁,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1年生存率为33%。因症状不典型,确诊率低,胃体是主要转移部位,影像学表现为胃壁局部增厚或结节样隆起,胃镜下典型特征为结节状隆起性病变及黏膜斑片状改变。胃转移多发生于一线治疗后,肢端型黑色素瘤、合并少见或罕见基因突变可能是黑色素瘤胃转移预后不良因素。结论黑色素瘤胃转移预后差,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建议对高危患者尽早行胃镜检查,以改善预后。
张喜凤张艳玲向梅魏丽王艳赵东丽毛玉焕张维真梁宪斌
关键词:黑色素瘤胃转移预后影响因素
P53、Ⅱ型拓扑异构酶、P-糖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2年
目的探讨p53、Ⅱ型拓扑异构酶(TOPOⅡ)、P-糖蛋白(PGP)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213例食管癌患者设为研究组、21例食管良性肿瘤患者设为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术中取病变组织制为石蜡切片,检测p53、TOPOⅡ、PGP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p53、TOPOⅡ、PGP阳性表达情况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研究组p53(57.28%)、TOPOⅡ(78.40%)、PGP(60.56%)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4.76%、9.52%、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142,P<0.001;χ^(2)=45.206,P<0.001;χ^(2)=24.106,P<0.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53(75.00%)、TOPOⅡ(89.66%)、PGP(80.17%)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6.08%、64.95%、3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696,P<0.001;χ^(2)=19.044,P<0.001;χ^(2)=41.008,P<0.001)。Ⅲ+Ⅳ期食管癌患者p53(80.81%)、TOPOⅡ(95.96%)、PGP(84.85%)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Ⅱ期患者(36.84%、63.16%、39.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855,P<0.001;χ^(2)=33.670,P<0.001;χ^(2)=45.675,P<0.001)。≥1/2肌层浸润者p53(72.66%)、TOPOⅡ(95.31%)、PGP(75.00%)阳性表达率高于<1/2肌层浸润患者(34.12%、52.94%、3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3,P<0.001;χ^(2)=54.160,P<0.001;χ^(2)=27.989,P<0.001)。结论食管癌患者p53、TOPOⅡ、PGP阳性表达情况异常增高,且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肌层浸润增高,其阳性表达率越高,临床可根据其表达评估食管癌病情程度、耐药性。
张喜凤梁宪斌向梅张维真
关键词:P53P-糖蛋白食管癌淋巴结转移肌层浸润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治疗,观察组予以达卡巴嗪+顺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统计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EGF、MVD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3.91%(17/23),高于对照组43.78%(1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4,P<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VEGF、MVD表达水平。
梁宪斌张雅慧张燕玲王艳张维真
关键词:达卡巴嗪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恶性黑色素瘤
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背景与目的: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related homeobox 1,PROX1)作为同源域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参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与肿瘤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迁移和侵袭过程密切相关。该研究探讨了PROX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乳腺癌患者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所有患者术后随访。随访中,失访4例,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乳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阳性率为71.76%,癌旁组织则为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00,P<0.001);乳腺癌组织中PROX1蛋白水平在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Ki-67标记指数和淋巴结转移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ROX1阳性表达组平均生存时间为(36.73±2.73)个月,PROX1阴性表达组则为(56.36±2.13)个月,Log-rank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03,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PROX1蛋白表达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PROX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乳腺癌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赵东丽梁宪斌王艳张喜凤张维真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一种肿瘤样本暂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肿瘤样本暂存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外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杆;还包括:所述装置外壳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位于电机上方,并且连接板...
梁宪斌张维真张雅慧张喜凤周建中陈正雷刘萌萌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7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78例晚期尿路上皮癌患者,根据化疗方案分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随访1年,统计两组6个月生存率及1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41.03%、疾病控制率76.92%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43.59%、疾病控制率74.3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脱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病变、胃肠道反应、肌肉关节疼痛及过敏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生存率53.84%、1年生存率38.46%与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48.72%、1年生存率35.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临床效果确切,具有较高安全性。
梁宪斌张雅慧张艳玲王艳张维真
关键词:尿路上皮癌培美曲塞顺铂
河南省黑色素瘤161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161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在河南省的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161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并对其生存情况进行随访和分析。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时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61例黑色素瘤患者男性65例(40.4%),女性96例(59.6%)。中位年龄为57岁。皮肤及粘膜是主要的发病部位。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就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是否行辅助治疗是影响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黑色素瘤发病率低,恶性程度高,2年生存率不足33.3%。所有患者的预后与初诊时淋巴结转移和辅助治疗有关。
张维真乔俊静张喜凤张丽红梁宪斌胡姗姗张明智王伟张蕾张毅
关键词:黑色素瘤预后
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病人,根据病人情况选择TACE术和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治疗的先后顺序。1月后复查血清AFP、肝脏CT增强扫描及肝动脉造影(DSA)检查。随诊12个月。结果:治疗前AFP>400ng/ml,治疗后下降>50%者83.9%(26/31);肝脏CT增强扫描及DSA造影提示:肿瘤完全坏死50.0%(20/40);不完全坏死27.5%(11/40);部分坏死22.5%(8/40)。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0%和76%。治疗中、治疗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氩氦刀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不良作用少。
张阳梁宪斌张丽红曹旸张维真
关键词:氩氦刀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原发性肝癌
食管癌同步化—放疗与手术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
2000年
我科于1996年开始对收治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同步DF方案化疗加超分割放疗,一组单纯放射治疗,同时与我院外科收治的Ⅱ~Ⅲ期食管癌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 所有病例均为经组织细胞学证实的Ⅱ~Ⅲ期食管癌病人,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化放疗同步组及单纯放疗组,手术组即符合手术条件的Ⅱ~Ⅲ期食管癌病人。 化放疗同步组及单放组的入组条件:①年龄<70岁,性别不限,KPS≥80分。
刘海林张维真仲立新郭施勉马磊贺利民
关键词:食管肿瘤放射疗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