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食管
  • 4篇食管反流
  • 4篇胃食管
  • 4篇胃食管反流
  • 4篇反流
  • 3篇折叠术
  • 3篇胃底
  • 3篇胃底折叠
  • 3篇胃底折叠术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治疗
  • 2篇食管反流病
  • 2篇胃食管反流病
  • 2篇哮喘
  • 2篇流病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治疗
  • 1篇修补术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汪忠镐
  • 4篇吴继敏
  • 4篇纪涛
  • 4篇张玉
  • 4篇胡志伟
  • 3篇战秀岚
  • 3篇梁伟涛
  • 2篇邓昌荣
  • 2篇田书瑞
  • 2篇王峰
  • 1篇姜泊
  • 1篇梁艳
  • 1篇刘建军
  • 1篇卢芳芳
  • 1篇马松松
  • 1篇王爱娥
  • 1篇王利营
  • 1篇许辉
  • 1篇朱广昌

传媒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普外科手...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射频控温热凝器和射频治疗导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试验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评价MER-200G射频控温热凝器和MER-200G射频治疗导管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我院和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胃食管反流患者56例,全部患者均采用MER-200G射频控温热凝器和MER-200G射频治疗导管进行治疗,治疗后3个月进行有效性评价.评价指标包括食管测压有效率、阻抗有效率和症状评分有效率.结果 受试者治疗前食管测压为(13.1±6.7)mmHg,治疗后3个月食管测压为(21.8±6.7) mmHg,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阻抗为(52.4±24.2)次/天,治疗后3个月阻抗为(33.9±16.4)次/天,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症状评分为(3.0±1.1)分,治疗后3个月和12个月症状评分分别为(1.8±0.7)分和(1.3±0.6)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研究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及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MER-200G射频控温热凝器和MER-200G射频治疗导管通过胃食管介入性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无中远期不良反应.
王峰吴继敏汪忠镐姜泊胡志伟梁伟涛战秀岚纪涛张玉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
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治疗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9月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根据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为单纯GERD组,B组为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GERD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LF)治疗,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分析比较两组反流症状缓解以及B组患者精神心理改善情况。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一患者术前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正态数据采用t检验,非正态数据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6个月,A组和B组GERD症状评分分别显著下降了(89.6±19.7)%和(68.3±27.8)%(ta=9.97,Pa<0.001;tb=5.47,Pb<0.001),A组症状缓解率更显著(P=0.019)。B组SAS评分由(52.78±4.83)显著降至(40.59±9.69)(t=7.12,P<0.001);SDS评分由(57.70±6.29)显著降至(39.57±5.62)(t=8.74,P<0.001)。结论手术治疗对于合并或不合并精神症状的两组患者的反流症状均有效,同时还可改善部分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可以负面影响手术效果。
张玉吴继敏胡志伟汪忠镐战秀岚邓昌荣纪涛田书瑞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胃底折叠术焦虑抑郁
胃食管反流病合并食管裂孔疝及哮喘症状的腹腔镜外科治疗被引量:45
201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食管裂孔疝(hiatal hernia,HH)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对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合并HH及哮喘症状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第二炮兵总医院收治的GERD合并HH患者。问卷随访和评价术前及术后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症状和哮喘症状评分和并发症。结果共纳入和成功随访476例,其中Ⅰ、Ⅱ、Ⅲ、Ⅵ型HH分别占90.8%、1.1%、5.9%和2.3%。补片植入56例,Nissen和Toupet胃底折叠术分别为310例和166例。平均随访(4.4±1.3)年,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手术总有效率为95.5%,胃食管反流典型症状评分和哮喘症状评分分别从(13.4±2.0)和(18.2±2.9)下降至(3.1±1.7)和(5.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7、14.4,P均<0.001),术后症状评分缓解率分别为76.9%和71.4%。结论腹腔镜下HH修补术加胃底折叠术能有效控制GERD的典型症状及哮喘症状,并且安全性良好。胃食管反流、食管裂孔疝和哮喘三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胡志伟汪忠镐吴继敏梁伟涛张玉王峰马松松纪涛田书瑞田鑫帅许辉梁艳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哮喘疝修补术胃底折叠术
Stretta射频治疗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相关性严重哮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观察比较Stretta射频治疗(SRF)和腹腔镜Nissen胃底折叠术(LNF)对合并严重哮喘症状的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9月第二炮兵总医院胃食管反流中心收治有GERD相关严重哮喘症状并行抗反流术治疗的137例,其中82例行SRF治疗,55例行LNF治疗。SRF的治疗部位覆盖胃食管结合部上2.0 cm和下0.5 cm,共6个平面。LNF将胃底以360度包绕食管下端,以不可吸收丝线固定2或3针,合并食管裂孔疝者同时行食管裂孔疝修补术。结果抗反流术后12个月,LNF组的食管症状、哮喘症状和耳鼻喉症状分别从17.2±10.1、31.9±6.6和21.1±11.8下降到5.0±6.2、11.5±10.2和6.3±6.8;SRF组的食管症状、哮喘症状和耳鼻喉症状分别从17.2±10.1、31.9±6.6和21.1±11.8下降到5.0±6.2、11.5±10.2和6.3±6.8。组间比较症状缓解率,LNF对三类症状的疗效均优于SR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LNF组术后吞咽困难、嗳气困难或腹胀并发症共计13例,1月至数月缓解。SRF组仅2例术后吞咽困难,5 d内缓解。结论 SRF和LNF均能有效控制GERD的食管症状、哮喘症状和耳鼻喉症状,以LNF的效果更佳。而SRF术后并发症更少并且轻微。
胡志伟汪忠镐吴继敏刘建军王利营张玉卢芳芳邓昌荣纪涛战秀岚朱广昌梁伟涛王爱娥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哮喘射频治疗腹腔镜胃底折叠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