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焱
- 作品数:5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面肌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07年
- 面神经炎又称贝尔麻痹(Bell palsy),是由于茎乳孔内的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我们对55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给予早期康复治疗,显著提高了治愈率,现报道如下。
- 张焱
- 关键词:急性面神经炎早期康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茎乳孔治愈率
- 老年脑血管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脑血管病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003~2005年本院住院脑血管病患者312例(老年组211例与非老年组101例)有关资料。结果老年组医院感染率15.2%,其中25%死亡;非老年组医院感染率7.9%,其中12.5%死亡;老年组患者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以下呼吸道感染多见,老年组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为合并症数目、住院日、曾住院次数、脑卒中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结论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应作为医院感染重点监测对象,需要积极控制相关危险因素。
- 张焱
- 关键词:老年脑血管病医院感染
- 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治疗。两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分别进行巴氏指数(BI)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评定,并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丹参酮ⅡA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CSS和BI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SOD活性均升高,MDA含量均降低(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丹参酮ⅡA治疗期间无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丹参酮ⅡA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 张焱逯琴赵晓雯
-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急性脑梗死
- 脑卒中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HAP)的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调查2005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996例脑卒中患者,对HAP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高龄、合并多种疾病、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侵袭操作、使用H2受体拮抗剂与HAP的发生有关。HAP在夏季、冬季发生率最高。在88例HAP痰培养中分离出14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GNB)82株,对多种抗生素均有交叉耐药且耐药率升高,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脑卒中是HAP的高危人群,应对其重点监控,积极预防,尽量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 张焱
- 关键词:脑卒中院内获得性肺炎
-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06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康复组采用综合利用Bobath技术和运动再学习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法。对照组只进行普通康复宣教。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善巴氏指数(MBI)和简式Fugl-Meyer运动评分(FMA)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病人治疗后患肢FMA,MBI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 张焱
-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