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复流影响
- 2011年
- 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iptide,BNP)是由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17环状多肽[1],BNP通过与其受体结合,使第二信使cGMP水平升高,从而介导一系列生理学效应[2-3],包括利尿、利钠、扩张血管、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纤维化;扩张心外膜冠状动脉,抑制因过度换气而造成的冠状动脉痉挛等。
- 邢继满黄仑李恒斌张杨
- 关键词:重组人脑利钠肽心肌梗死心肌再灌注无复流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术后早期静脉应用小剂量新活素减轻左室重构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脉血管成形术(PCI)术后早期静脉应用小剂量新活素(rhBNP)对醛固酮的影响以及预防急性心梗左室重构的疗效分析。方法:对6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常规药物治疗组8例、急诊PCI治疗组28例、急诊PCI+静脉应用小剂量rhBNP治疗组24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段血浆醛固酮水平、BNP水平变化,以及LVEDV、LVESV、LVEF变化,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早期静脉应用小剂量rhBNP,通过抑制醛固酮以减轻左室重构的临床疗效。结果:急诊PCI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对降低醛固酮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PCI术后联合静脉应用小剂量rhBNP,治疗组较常规药物治疗组对降低醛固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对降低BNP水平,改善患者LVEF、预防左室重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PCI术后静脉应用小剂量rhBNP,治疗组较单纯急诊PCI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PCI术后静脉应用小剂量rhBNP对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预防左室重构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过度激活密切相关。
- 李恒斌邢继满赵良辰张杨孙文恒朱文博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左室重构醛固酮LVEF
- 心脏病患者应该怎样运动
- 2021年
-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的好处人人都知道,可一到真正要运动的时候,总有人能找到一万个推脱的理由:“我工作太忙,没时间运动。”“当我想去运动的时候,我的手机缠住我,我的宠物挽留我,甚至连我的床铺都在催眠我。”心脏病患者更是有着充分的理由——“心脏不好,需要静养。”
- 张杨
- 关键词:生命在于运动心脏病患者静养
- 利钠肽在心肌梗死PCI术后的心脏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11年
- 急性心肌梗死会导致部分心肌细胞死亡,存活心肌细胞数目减少,进而促使心室病理性重构、心室扩张,最终导致心功能恶化。众所周知,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对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心肌保护治疗也不容忽视。利钠肽家族作为一种肽类循环激素,不仅通过血液循环产生利钠、利尿、调节血管张力、抑制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RAAS),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局部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抑制心室肌细胞肥大、增殖及纤维化,抑制梗死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及炎性反应,改善内皮功能,调节脂代谢,通过多途径产生复杂的生物效应,从而限制缺血性再灌注损伤,减少梗死面积,抑制左室重构,改善左心室功能,充分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 黄仑牛晓明赵良辰张杨王冰
- 关键词:利钠肽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