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 作品数:35 被引量:457H指数:10
- 供职机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多维城市形态对热环境的影响归因及MAUP效应
- 2024年
- 城市热环境影响因素研究受到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MAUP)效应的显著影响,导致建模结果出现不确定性。该文以武汉市主城区为例,在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基础上构建多维城市形态指标体系,探讨地理探测器对MAUP效应的响应特征,并解析热环境空间分异的驱动力以及因子交互作用机制,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优化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热环境因子探测结果对MAUP效应具有强敏感性,研究单元和分区方法的选择均会对指标重要性与显著性产生影响,且不同指标对尺度效应与分区效应的响应规律存在差异。(2)因子探测分析表明,三维指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解释力大于二维指标,建筑密度是城市热环境空间分异的主导驱动因子。(3)交互探测分析表明,热环境空间分异是不同影响因子之间的协同作用过程,二维指标之间、二维与三维指标的交互作用均显著大于单因子作用。研究结果可以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多维城市形态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 银超慧晏金龙张杨郑义菲文倩
- 关键词:城市热岛效应
- 基于RS和GIS的武汉市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被引量:5
- 2011年
-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而且造成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适宜性评价是区域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并亟待开展。基于RS和GIS技术,充分运用RS技术在土地信息获取和GIS技术在数据管理和空间分析方面的优势,建立了武汉市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数据库。在GIS数据库支持下完成整个评价过程。最后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角度为城市的土地利用提出建议,为城市规划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 丁庆张杨刘艳芳
- 关键词:RSGIS工业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
- 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的历程、必然性与路径
- 2024年
- 自然资源能够调节生态平衡,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经济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牢牢守住自然资源利用的底线,强化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权益的保护,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历史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了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历程的4个阶段,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必然性,提出了新时期自然资源开发保护的特征,构建了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实现路径,以期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引。研究表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对西方生态现代化的观念超越、方法超越和理论超越;新时期自然资源开发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法制化与规范化,强调系统性和综合管理,强调科技创新;自然资源开发保护要坚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系统治理思维,强化数字化信息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完善自然资源制度体系,提高监督监管水平。
- 张杨沈娟谢婧程鹏杨洋孙萌
- 关键词:自然资源生态系统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发展
-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设计研究被引量:31
- 2013年
- 研究目的: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与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法与政策分析法。研究结果: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框架,并进行了详细阐述与解释。研究结论:在创新国土资源管理中,要以国土利用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积极探索与新型城镇化道路相契合的国土生态文明战略与措施。
- 张杨严金明石义
- 关键词:土地管理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
- 1990—2020年郑州城市扩张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通过刻画城市扩张时空特征,实现城市扩张精准管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方法】基于多时相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数据,对郑州1990—2020年城市扩张时空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并通过扩张用地来源和人口经济弹性系数评价城市扩张效应。【结果】(1)1990—2000年、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郑州城市扩张总体呈现“平稳—快速—趋缓”的趋势,中心城区主要向东部和南部扩张,郊区县市城市扩张主要偏向中心城区。(2)1990—2000年城市扩张主要为填充式或蔓延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以中低速扩张为主;2000—2010年呈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集聚扩张,各辖区多数为高速扩张;2010—2020年主要为蔓延式或跳跃式为主的离散扩张,各辖区均为中低速扩张。(3)研究期间郑州市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不断下降,其他建设用地转化比例持续上升,有利于粮食安全和生态保护。(4)城市扩张的人口弹性指数和经济弹性指数变化表明城市用地人口和经济承载力增强,社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结论】研究对郑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蔡恩香寇紫薇孟珂张杨侯贺平
- 基于分形理论对石家庄市城镇体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运用分形理论对石家庄市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和空间结构做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石家庄市城镇等级规模分形维数D为0.8005,小于1,这说明石家庄市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较为分散,属于典型的首位分布类型,城镇体系发育不成熟。而城镇空间关联维数D=1.1766,大于1,这表明石家庄市各个城镇相关程度较小,空间布局较为分散。调整城市规模分布,以形成合理而有效的等级规模结构显得尤为必要。
- 张杨刘艳芳
- 关键词:空间结构
-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湖北省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以湖北省2006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依据,对全省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研究表明:2005年湖北省的人均生态足迹需求为2.989971 hm^2/cap,而实际生态承载力仅为0.248955 hm^2/cap,生态赤字达2.741016hm^2/cap,属于人均水平亏缺较高的区域。表明湖北省的发展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在分析湖北省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生态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性对策。
- 张杨刘艳芳丁庆
- 关键词: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可持续发展
- 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被引量:30
- 2010年
- 以武汉市为研究区,利用1996和2006年Landsat5的TM影像解译结果,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定量研究了1996—2006年11年间的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06年期间,武汉市土地利用覆被总体特征表现出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减少,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的态势;(2)这11年间耕地转化为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这3种变化类型分布最为广泛,转换率最大;(3)11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变化幅度较大,并呈缓慢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年变化速度达到1.25%;(4)1996—2006年武汉市土地利用程度逐年提高,土地利用程度变化量和变化率均大于0,说明武汉市处于土地利用发展时期,土地利用集约度会进一步提高。
- 张杨刘艳芳丁庆江平
- 农地流转对农户减贫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中国西部山区县域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 2021年
- 基于中国西部山区甘谷县584份农户调研数据,引入农户家庭特征、贫困程度、农地流转、技能资本、物质资本等变量构建非线性probit模型,依据国家贫困标准,通过农地流转与否带来的家庭贫困差异,分析农地流转的农户减贫效应,并探究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能够有效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具有较好的减贫作用;家庭抚养负担、户主手艺和技术对减贫作用的影响尤为显著;农户的流转意愿、家庭耕地面积和耕地质量、农业收入、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入的重要性及农户农业劳动人数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农户增收和农地合理流转,应增强农户土地流转的科学认知,建立农地规模化和专业化流转平台,释放农地低效劳动力,分类指导农户农地流转,提高农业劳动力少的农户的农地流转意愿,提高农地转入农户的农业经营性收入,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村合作组织,有效促进农户增收。
- 彭文英李迎晨张杨刘丹丹
- 关键词:农地流转
- “后扶贫时代”西江流域生态补偿式返贫治理模式探究被引量:4
- 2022年
- 随着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实现之后,我国进入了“后扶贫时代”,防范返贫与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发展的核心问题。既有研究发现流域生态脆弱区与返贫风险区在地理位置上存在高度的耦合,因而生态补偿在返贫治理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学界缺乏系统性的针对研究。论文在对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深度分析“后扶贫时代”西江流域返贫现象的特征,进而论证生态补偿与返贫治理的协同效应,最后从上层建筑与作用机制两个方面提出构建生态补偿式返贫治理模式,以求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程鹏唐厚田江平张杨
- 关键词:生态扶贫西江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