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慧 作品数:43 被引量:102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CD47与淋巴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4年 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免疫系统在其发展中也发生着重要的作用。CD47是高表达于淋巴瘤细胞表面的糖化跨膜蛋白,它与其配体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SIRPα)结合后可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产生免疫逃逸,从而促进淋巴瘤的发生与发展。本文阐述了CD47的结构、生理功能及相关的表达调控,并对CD47在淋巴瘤的预后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杨梅 吴敬波 张智慧关键词:CD47 免疫逃逸 淋巴瘤 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细胞抗凋亡的信号转导通路 2008年 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对大多数非实体性肿瘤(如淋巴瘤)具有促凋亡和抗增殖的作用而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另有研究表明,地塞米松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实体瘤,可诱导起源于上皮组织的多种恶性肿瘤对化疗药物介导的细胞凋亡产生抵抗而影响疗效。因此,抗肿瘤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实体肿瘤日渐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糖皮质激素诱导实体肿瘤细胞抗凋亡的作用与细胞类型有关,其分子机制与功能性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现对糖皮质激素诱导肿瘤细胞抗凋亡作用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 曹菲 张智慧 黄建鸣 查晓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凋亡 抗凋亡 地塞米松对顺铂诱导人肺腺癌细胞株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顺铂(CDDP)引起的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Ⅰ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探讨。方法体外培养SPCA/Ⅰ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Dex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CDDP继续培养48h,采用二甲基溴化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1μmol/L Dex刺激SPCA/I细胞,分别于1h、2h、4h、6h、12h采用RT-PCR技术,检测SPCA/I细胞中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基因(SGK-1)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基因的表达;用生物素标记的抗糖皮质激素受体(GR)抗体对SPCA/I细胞中GR行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SPCA/I细胞经Dex刺激后,对CDDP所致的抑制细胞生长和凋亡呈抵抗作用(P<0.05)。Dex刺激后的SPCA/I细胞表达SGK-1上调,在12h时表达达高峰,未检测到MKP-1表达;细胞免疫组化显示SPCA/Ⅰ细胞经Dex刺激后GR表达上调,细胞内GR数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外实验结果表明,Dex对CDDP引起的SPCA/I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其分子机理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内GR数目,增强通路下游SGK1的表达,从而产生抗凋亡作用。 曹菲 张智慧 吴萍 李力 黄建鸣关键词:地塞米松 顺铂 凋亡 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探索建立鼻咽癌肝转移特异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 2013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肝转移患者与鼻咽癌其他器官转移、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及其他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血清蛋白谱差异,建立特异性的鼻咽癌肝转移患者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方法:50例随访时间〉3年的鼻咽癌患者中,发生肝转移者16例作为研究组,肝外远处转移患者16例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同期纳入其他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14例,也计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血清标本,通过特异的液体磁珠分选血清后,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技术分析,得到血清多肽谱。采用专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ClinProtTools进行差异分析,并用工具包中的数据挖掘算法(神经网络算法、快速分类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和遗传算法)及分类决策树来建立鼻咽癌肝转移的血清多肽谱诊断模型。结果:MALDI-TOF-MS法检测出鼻咽癌肝转移和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差异蛋白峰有28个,鼻咽癌肝转移和鼻咽癌肝外转移患者的差异蛋白峰有9个,鼻咽癌肝转移和非鼻咽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患者的差异蛋白峰有45个,鼻咽癌肝外转移和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中差异蛋白峰有10个。通过比较性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鼻咽癌肝脏特异性转移的4个血清蛋白质谱峰的质荷比分别为4155.34、4194.87、4210.78和4249.56,建立诊断鼻咽癌肝转移和鉴别诊断鼻咽癌肝外转移、鼻咽癌不发生远处转移以及非鼻咽恶性实体肿瘤肝转移的模型,各组模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理论识别率均为100%,交叉验证的预测能力高达73.3%~100%。结论:鼻咽癌肝转移患者存在特异性蛋白表达,建立的特异性血清多肽诊断模型在鼻咽癌肝脏特异性转移诊断中有应用前景,为进� 潘长穿 尹序德 喻璟瑞 张智慧 吴沛宏 夏云飞关键词:光谱法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分子诊断技术 血蛋白质类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食管癌治疗中的意义 食管癌的发病率占全世界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九位,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高发地区和低发区差别达到60倍左右。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的地区,为恶性肿瘤中常见死亡原因。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仍然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化疗,但治疗效果有限,食... 毛振卫 张智慧关键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食管癌 文献传递 VEGF在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骨髓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骨髓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的表达水平,分析它与恶性淋巴瘤患者病理、临床特征、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探讨VEGF... 王谊 侯梅 张智慧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恶性淋巴瘤 血清 骨髓 文献传递 恶性脑肿瘤的化学治疗进展 2009年 1恶性脑肿瘤的流行病趋势 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国内尚没有准确的流行病学资料,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显示,抽样地区恶性脑肿瘤位居恶性肿瘤的第七位,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NCCN指南显示美国2003年新增18300例,死亡13100例;到2008年美国新增恶性脑肿瘤达21800例,死亡13070例。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多,平均以1.2%的速度增加。 张智慧关键词:化学治疗 原发系统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淋巴瘤病区收治的21例初治原发系统型ALC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间变淋巴瘤激酶(ALK)阳性ALCL患者与阴性患者经环磷酰胺+表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类方案治疗后的总有效率(0RR)及总生存(0s)率的差异。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Ann-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本组21例患者中,ECOG评分O~1分为18例(85.7%),≥2分为3例(14.3%);AnnArbor分期Ⅰ~Ⅱ期为5例(23.8%),nI~Ⅳ期为16例(76.2%);IPI评分0~1分为9例(42.9%),2~3分为12例(57.1%)。所有患者均有淋巴结肿大(100.0%),其中8例合并结外受侵(38.1%);伴有B症状为10例(47.6%);伴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为10例(47.6%)。ALK^+。ALCL患者为13例(61.9%),ALK-ALCL为8例(38.1%),二者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接受CHOP类方案化疗后,ORR为71.4%。ALK^+ALCL患者ORR为92.3%;ALK-ALCL患者ORR为37.5%;二者ORR及OS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14;x^2=4.064,P=0.04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LK-和LDH水平升高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而性别、年龄、ECOG评分、AnnArbor分期、IPI评分、结外受侵、B症状对患者的ORR及OS率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系统型ALCL诊断时分期晚,B症状及结外受侵常见;ALK^+ALCL患者接受CHOP类方案化疗后,ORR和OS率高,ALK^-和LDH水平升高是原发系统型ALCL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熊竹娟 周祥 吴萍 魏雯 敬小梅 任苑蓉 李力 周进 张智慧关键词:淋巴瘤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MYD88L265P突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16年 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是细胞质里一种可溶性衔接蛋白,属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白介素-1受体(interleukin-1 receptor,IL-1R)家族和死亡结构域(death domain,DD)家族成员,介导大多数Toll样受体、白介素-1受体、白介素-18受体细胞信号传导。近年来在多种B细胞肿瘤中发现有功能活化的MYD88 L265P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导致下游细胞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对MYD88 L265P突变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发展、预后及治疗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余思思 黄建鸣 张智慧关键词:MYD88 信号通路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TOLL样受体 大肠癌化学药物治疗进展 2004年 大肠癌是占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第5位的常见癌症.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当前大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行手术切除的病例约占70%.根治术后33%病例会出现复发,近半数病例死于转移.因此化学药物治疗在大肠癌的治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能手术切除的Dukes D期及术后复发、转移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 曾令源 张智慧关键词:大肠癌 化学药物治疗 适应证 开普拓 希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