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琳
- 作品数:23 被引量:8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沈阳军区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技厅基金辽宁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偶氮偶联法对66例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进行外周血中NAP的监测,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增高,T细胞淋巴瘤NAP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5)。(2)各病理类型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伴巨大包块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3)各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4)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1)。(5)随疾病进展,B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随疾病好转,B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结论: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郭步云白清宇王吉刚白颖张晓琳
- 关键词:淋巴瘤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预后
- 13例浆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1年收治的13例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结果临床多以乏力、腰痛、胸痛、骨痛、出血等为首发症状。外周血白细胞增高6例,减低1例,正常6例;贫血10例;血小板减低8例,正常5例。免疫分型:IgG型4例,IgA型1例,κ轻链型2例,λ轻链型2例,不分泌型4例。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血清钙水平减低2例,增高4例,正常7例。共接受M2(长春新碱、卡氮芥、马法兰、环磷酰胺、泼尼松)、MPT(马法兰、泼尼松、沙利度胺)、VAD(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PD(硼替佐米、地塞米松)、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COAP(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糖胞苷、泼尼松)、EDAP(足叶乙甙、顺铂、阿糖胞苷、地塞米松)等方案化疗25例次,完全缓解2例次,部分缓解6例次,无效17例次。结论浆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少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化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
-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
- 关键词:浆细胞白血病化疗预后
-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为基础治疗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疗效评价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评估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周,连用4周)为基础治疗的32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疗效。结果 32例ITP患者中可评估29例,完全反应18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反应率79.3%。新诊断ITP患者6例,完全反应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持续性ITP患者5例,完全反应4例,有效1例;慢性ITP患者18例,完全反应13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先前治疗史:糖皮质激素有效17例,完全反应12例,有效2例,无效3例;糖皮质激素无效10例,完全反应6例,部分反应3例,无效1例。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中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有效的二线治疗手段。
-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刘洋
-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利妥昔单抗小剂量
- 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尸检12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1956—1988年剖检的12例合并血栓栓塞的白血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1)急性髓细胞白血病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慢粒急髓变1例,慢粒急淋变1例;初治患者9例,复发患者3例。(2)6例患者合并霉菌性败血症,4例为毛霉菌,2例为曲霉菌。(3)WBC(96.4±12)×109/L,PLT(73.2±12)×109/L。(4)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中均应用门冬酰胺酶。结论白血病合并血栓栓塞并不少见,临床应引起重视。
- 刘景华周凡张晓琳李敏燕张素芬宋福林刘彦琴王吉刚
- 关键词:白血病血栓栓塞尸检
- 41例合并颅内出血急性白血病尸检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本研究总结合并颅内出血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回顾性分析我院1953-1990年剖检的41例合并颅内出血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表明:急性髓系白血病3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例;白血病临床缓解状态9例,未缓解状态32例;合并高血压病3例,糖尿病2例,败血症4例;白细胞≥100×109/L 19例,血小板<20×109/L 28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4例,凝血酶原时间INR≥1.5 10例。病理检查显示,多灶性颅内出血26例,单发颅内出血7例,弥散点状出血8例。检查还显示,41例中共计84个出血灶,其中出血病灶位于脑叶皮质下46个,小脑23个,基底节区6个,桥脑5个,丘脑2个,脊髓2个。结论:颅内出血是导致急性白血病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临床应予重视,综合分析诊治。
- 刘景华周凡张晓琳张素芬宋福林刘彦琴王吉刚李喜梅唐博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尸检
- α-GalCer改变供者T细胞迁移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 2015年
- 目的:本研究探讨NKT细胞激活剂α-Galactosyleramide(α-GalCer)减轻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新机制。方法:建立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aGVHD模型,移植后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α-GalCer及其溶剂DMSO,从生存期、aGVHD临床评分及病理改变来评估两组小鼠aGVHD严重程度的不同。并通过体外迁移及体内迁移检测分析α-GalCer减轻aGVHD的机制。结果:α-GalCer降低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后aGVHD死亡率和临床评分,并减轻脏器aGVHD病理改变;α-GalCer通过改变供者T细胞的迁移—T细胞聚集于外周淋巴结,减少在脾脏、胸腺、外周血的潴留而减轻aGVHD。结论: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移植后α-GalCer通过改变供者T细胞迁移而减轻aGVHD。
- 刘景华周凡刘洋张晓琳李敏燕刘彦琴王吉刚白颖
- 关键词:Α-GALCER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移植T细胞迁移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例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及治疗,以提高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2月诊断的12例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结果①12例患者表现为五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发热、肾脏损害)者8例,三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精神症状)者11例。②所有患者乳酸脱氢酶水平均增高,外周血破碎红细胞比例2~15%。③原发病:病因淋巴瘤1例,抗磷脂抗体综合征LPS 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1例,免疫因素5例,感染2例,原因不明2例。④治疗以血浆置换、血浆输注、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为主,治疗有效率82.7%。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早期诊断仍然依赖临床表现,在进行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等抢先治疗的同时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排除性诊断。
- 刘景华周凡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刘洋惠玉张晓琳李敏燕
- 关键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
- 自体CIK细胞对B系淋巴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自体CIK细胞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11-2014-07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自体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1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2自体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3自体CIK细胞治疗后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仍略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CIK细胞治疗改善了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免疫功能。
- 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 关键词:淋巴瘤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T细胞亚群
- 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早期分子反应3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评估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早期分子反应(EMR)。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4年3月应用伊马替尼治疗的39例 CML 慢性期 EMR 的患者,并分析影响 EMR 的因素。结果39例 CML患者可评估38例,EMR 率61%。其中,低、中危组 EMR 率70%(19/27),高危组 EMR 率36%(4/11)。高危组与中、低组比较,EMR 率明显减低(P 〈0.05)。EMR 患者和 EMR 失败患者,例数分别为23例和15例;初诊时肋缘下脾脏大小分别为4.0(QR =1.5)cm,11.3(QR =1.6)cm(P 〈0.05);白细胞计数分别为23(QR =4.0)×10^9/ L,35(QR =8.9)×10^9/ L(P 〈0.05)。结论初诊时脾脏大、白细胞计数高、Soka1评分高危可能与伊马替尼治疗 CML 的 EMR 失败相关。
- 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 关键词: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伊马替尼
- 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评估处于临床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我院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处于临床缓解期的34例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惰性B系淋巴瘤患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56^+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8^+均较侵袭性B系淋巴瘤患者高(P<0.05)。结论缓解期B系淋巴瘤患者仍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且侵袭性较惰性淋巴瘤免疫功能紊乱更严重。
- 刘景华周凡刘洋惠玉刘彦琴王吉刚白颖张晓琳李敏燕
- 关键词:淋巴瘤T细胞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