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洁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牙龈
  • 1篇牙龈成纤维细...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行为
  • 1篇皮质
  • 1篇皮质骨
  • 1篇种植体
  • 1篇种植体骨
  • 1篇种植体骨结合
  • 1篇钛表面
  • 1篇细胞
  • 1篇纤维细胞
  • 1篇化学腐蚀
  • 1篇骨结合
  • 1篇骨质
  • 1篇骨质疏松
  • 1篇PTH
  • 1篇表面处理
  • 1篇成纤维细胞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口腔...

作者

  • 2篇孟维艳
  • 2篇张晓洁
  • 1篇周延民
  • 1篇蔡青
  • 1篇杨立明
  • 1篇吴松涛

传媒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第七届全国口...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钛表面形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目的:良好的种植体颈部软组织封闭是种植体远期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生物封闭的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是种植体颈部的表面形貌.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三种不同的纯钛表面形貌结构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寻找一种有利于牙龈...
张晓洁孟维艳柳忠豪许胜
关键词:表面处理成纤维细胞电化学腐蚀
PTH(1-34)对兔骨质疏松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甲状旁腺素1-34[PTH(1-34)]对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中种植体周围皮质骨初期固位的影响,为今后相关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均分为3组,2组去卵巢法制骨质疏松模型,3个月后,于胫骨近心端植入2.5 mm直径直型种植体。随机选出骨质疏松的一组作为实验组,术后每周3 d,背部皮下注射PTH(1-34),60 g/kg,其余2组背部皮下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作为空白对照组和假去势组。分别于术后4周和8周处死各组一半动物,进行力学及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在力学实验中,无论4周或8周,实验组的最大拔出力显著高于其他2组,空白对照组稍高于假去势组,但无显著差异。组织学观察发现:4周时实验组种植体周围新生骨疏松多孔,骨小梁沿种植体壁向根端延伸,靠近种植体的骨小梁平行于种植体表面,排列紧密,小梁间连接较多;8周时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量较4周时明显增加,骨小梁增粗,间隙减小。其他2组没有观察到这种现象。结论:皮下间断注射PTH(1-34)可以显著提高骨质疏松状态下种植体在皮质骨中的骨结合效果。
吴松涛孟维艳蔡青杨立明张晓洁周延民
关键词:种植体骨结合骨质疏松PTH皮质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