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亮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损伤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肌损伤
  • 1篇递进式
  • 1篇心病
  • 1篇心肌肌钙蛋白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衰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患者
  • 1篇严重脓毒症
  • 1篇医疗队
  • 1篇医师
  • 1篇医务
  • 1篇医务处
  • 1篇原性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河北省档案馆

作者

  • 6篇张新亮
  • 4篇董士民
  • 2篇卞晓华
  • 2篇秦延军
  • 1篇张学斌
  • 1篇步玮
  • 1篇于悦卿
  • 1篇杨志慧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档案天地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的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通过建立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探讨创伤单元医护人员的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的优缺点,为提升队员救援能力与创伤单元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 构建国家卫生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梯队,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创伤单元的理论和知识培训。采用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及队员适应能力,进一步提高创伤单元队员的灾害救援能力。结果 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及全流程模拟演练能迅速提高创伤单元医护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为创伤单元提供高效救援能力,促进创伤单元的创建和功能的实现。结论 模块化梯次递进式培训模式用于应急移动救治中心创伤单元的人员可快速提升多种应急救援能力,以及创伤单元任务的完成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步玮李梅张学斌贾龙张新亮卢旭东董士民
关键词:灾难救援
【最美的天使】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队员张新亮:即便危险重重我也必须去
2020年
【人物名片】张新亮:男,1979年10月生人,中共党员。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河北支援湖北第五批医疗队成员,武汉江岸方舱医院医务处副主任。【凡人语录】"病人以性命相托,岂敢懈怠。"——张新亮采访者:出征前情况如何,家里人支持吗?张新亮:2020年2月9日凌晨4:30,我接到了科里的电话,当时心里非常激动,感觉终于能通过自己的工作报效祖国了,挺骄傲的。接到电话之后,我没有立即告知家人,只说去科里开会。到医院后,领导询问我去武汉支援的意愿,我说:"行啊!咱们现在走吧!"
刘慧鑫(采访/整理)张新亮
关键词:医务处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医疗队采访者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通过盲肠结扎穿孔引流术(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健康SD大鼠96只,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32)、脓毒症组(CLP组,n=32)、EPO组(n=32,脓毒症模型基础上EPO 1000 IU/kg腹腔内注射).分别于造模术后3、6、12、24 h记录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测定血清炎症反应因子水平及心肌酶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组织核因子-κB (NF-κB p65)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学变化.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与Sham组相比,CLP组大鼠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度(+dp/dtmax)、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均有不同程度恶化(P <0.05,P<0.01),EPO组各指标降低幅度小于CLP组(P<0.05,P<0.01);(2)与Sham组相比,CLP组各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 (IL-6)、C-反应蛋白水平(CRP)、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及心肌组织NF-κB p65表达水平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而EPO组上述各指标低于CLP组(P<0.05),与之相反,EPO组血清抗炎因子白介素-10 (IL-10)各时间点均高于CLP组;(3)与Sham组相比,CLP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4)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Sham组降低(P<0.01),与CLP组相比,EPO组心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叭);(5)应用EPO干预后,心脏组织损害的病理改变较脓毒症组减轻.结论 脓毒症大鼠中,外源性EPO可阻抑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抑制�
秦延军张新亮于悦卿卞晓华董士民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损伤促红细胞生成素核转录因子
液体复苏对创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31
2012年
目的观察液体复苏对创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液体复苏的指导作用。方法78例复合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APACHE1I)评分18~35分;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d、5d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心室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62.8%(49/78)的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出现血清cTnI升高,73.5%(36/49)升高值大于界限值的2倍以上,30.6%(15/49)超过界限值的4倍以上。入院时血清NT-proBNP升高者占46.2%(36/78),经液体复苏后继续升高者达74.4%(58/78)。存活组(55例)治疗后血清cTnI、NT-proBNP、肺动脉楔压(PAWP)及心排血指数(cI)均明显改善;死亡组(23例)各指标无明显变化,且死亡组血清cTnI(we/L)和NT—proBNP(ne/L)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cTnI3d:2.09±1.00比1.57±0.93,5d:1.78±0.67比0.72±O.51;NT—proBNP3d:3.52±0.73比3.16±0.65。5d:3.21±0.66比2.66±0.58),CI(ml·S-1·m-2)明显低于存活组(3d:57.6±6.2比68.3±5.6,5d:40.5±4.7比80.74-6.8,均P〈0.05)。46例液体复苏达目标值的患者cTnI水平(we/L)低于32例未达标者(1.16±0.62比1.97±0.76,P〈0.05),且CI(ml·s-1·m-2)明显增加(61.2±6.4比49.3±6.1,P〈0.05),液体复苏是否达到目标值与血清NT-proBNP、PAWP无关。血清eTnI与NT—proBNP呈正相关(r=0.865,y=2.069+0.695X,P〈0.01),NT—proBNP与PAWP呈正相关(r=-0.762,y=-1.125+4.929X,P〈0.01),cTnI与CI呈负相关(r=-0.891,y=-50.623—6.114X,P〈0.01)。结论创伤致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有明显的心肌损伤,液体复苏可改善心肌损伤;血清e
张新亮秦延军卞晓华董士民
关键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心肌损伤心肌肌钙蛋白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8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6年
张新亮
关键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肺心病心衰
严重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临床研究的初步报告
张新亮董士民杨志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