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别以"nimodipine AND vascular dementia"和"尼莫地平AND血管性痴呆"为检索式,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英国Cochrane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科学引文索引,以及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人工检索部分期刊文献及未发表的研究项目和会议资料,Google Scholar等搜索引擎检索互联网关于尼莫地平单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995年1月-2015年3月)。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 Man 5.3统计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10项临床研究(1333例患者),尼莫地平与安慰剂随机对照临床试验4项、尼莫地平与盐酸多奈哌齐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项、尼莫地平与甲磺酸双氢麦角毒碱随机对照临床试验1项,其中仅2项具体描述随机方法。Meta分析显示,(1)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智力水平的改善优于安慰剂(3项研究;MD=0.270,95%CI:0.070~0.460,P=0.007)和空白安慰剂(1项研究;MD=2.950,95%CI:1.670~4.200,P=0.000),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尚无确切疗效[1项研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MD=5.800,95%CI:2.480~9.120,P=0.001;1项研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指数),MD=-0.040,95%CI:-0.110~0.030,P=0.230;1项研究(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MD=-0.080,95%CI:-0.110~0.000,P=0.060]。(2)尼莫地平和盐酸多奈哌齐均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智力水平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二者疗效无差异[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4项研究(观察时间12周),MD=-4.400,95%CI:-4.870^-3.920,P=0.000;1项研究(观察时间24周),MD=-8.800,95%CI:-8.970^-7.430,P=0.000;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2项研究,MD=1.800,95%CI:1.360~2.230,P=0.000]。(3)尼莫地平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精神智力水平(1项研究;MD=2.170,95%CI:0.890~3.450,P=0.001]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1
目的评价偏头痛患者发生脑卒中风险的证据,以为脑卒中一级预防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分别以migraine or migraine with aura、prevention and control、ischemia、hemorrhagic stroke、treatmentor therapy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病例观察研究和综述等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偏头痛与脑卒中相关文献24篇(临床指南5篇、系统评价2篇、Meta分析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病例观察研究10篇、综述1篇),其中20篇为高质量文献,4篇为低质量文献。结果显示:(1)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患者缺血性卒中风险明显增加,且女性高于男性;吸烟、口服避孕药使风险进一步增加。(2)偏头痛患者出血性卒中风险高于普通人群,尤以女性突出,且为颅内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3)偏头痛发作频率与缺血性卒中风险呈正相关,以先兆性偏头痛更为明显。(4)卵圆孔未闭在病因不明的年轻脑卒中和偏头痛患者中更为常见,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不推荐作为偏头痛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措施。(5)由于偏头痛急性期治疗药物曲普坦类具有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结论女性偏头痛患者应戒烟并行口服避孕药替代疗法,目前尚无证据显示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治疗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首次脑卒中风险。由于曲普坦类药物的收缩血管作用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因此偏头痛患者应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目的评价不同治疗方案对睡眠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睡眠障碍提供有循证证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sleep disorde(r睡眠障碍)、insomnia(失眠)、restless legss yndrome or RLS(不宁腿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r 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narcolepsy(发作性睡病)、REM behaviour disorder or RBD(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treatment or therapy(治疗)等英文词汇作为检索词,分别检索2006-2013年Cochrane图书馆、美国国家图书馆医学在线(MEDLIN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病例观察研究及综述等文献,采用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经筛选共计纳入与睡眠障碍治疗有关的临床指南6篇、系统评价12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篇、回顾性病例分析2篇、病例观察1篇、综述14篇;其中33篇为高质量文献、7篇为低质量文献。经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及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显示:(1)失眠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以药物治疗和改善认知行为为主要治疗方法,两种治疗方法各有优缺点,联合治疗为最佳方案。(2)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一线治疗药物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和抗惊厥药,继发性患者主要为病因治疗。(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包括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口腔矫正器、手术治疗,其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为一线治疗方法。(4)发作性睡病的药物治疗包括莫达非尼、羟丁酸钠及抗抑郁药,应根据临床分型选择不同药物。(5)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如避免诱因、保证睡眠环境安全等,药物治疗主要有苯二氮类及褪黑素。结论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可为不同类型睡眠障碍的治疗提供最佳临床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