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云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时脑电生理功能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时的脑电图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针对56例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实施脑电生理功能检测,分析脑电生理功能改变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EEG、aEEG、EP正常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死亡率(χ2=17.514、20.452、25.419,P<0.05);EEG、aEEG、EP异常者生存率均显著低于死亡率(χ2=-11.901、-11.399、-6.772,P<0.05)。EEG、aEEG、EP轻度异常者生存率均显著高于中、重度异常者(P<0.05)。结论:低血糖脑损伤新生儿的脑电生理功能异常程度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脑电生理功能测定能直观、准确地反映神经损伤状态,利于临床预后早期评估。
- 祝伟张成云
-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临床预后
- NICU常规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总结NICU常规机械通气的相关并发症,分析其原因。方法回顾近年本院NICU常规机械通气治疗中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患者36例,总结其临床变化、实验室或辅助检查、机械通气指标和医护处理。结果并发症包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19例、插管过深15例、脱管5例、通气过度9例、肺气压伤9例、咽喉或气管上段损伤12例、早产儿视网膜病1例;主要与医疗措施或护理操作不当、医院感染、患儿本身危重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机械通气的理论和操作水平,遵守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病情,以减少医源性并发症。
- 祝伟张成云张念陪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并发症新生儿
- 静脉营养在改善早产儿体重和减少住院天数中的应用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在早产儿体重增长中的意义。方法按使用静脉营养和不使用静脉营养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患儿的体重增长,平均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①使用静脉营养组的早产儿体重增长较不使用组快;②使用静脉营养组的早产儿平均住院天数较不使用组短。结论静脉营养对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改善原发病、提高其生存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张成云安丽花
- 关键词:早产儿静脉营养
-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NICU2012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呼吸暂停的患者87例,两组患者均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兴奋呼吸的药物,其中枸橼酸咖啡因组44例(观察组),枸橼酸咖啡因首次按20mg/kg剂量给药,注射方法为静脉滴注(30分钟),24h后给予维持量5~8mg/kg(咖啡因2.5~4.0mg/kg)持续静脉滴注(10分钟),24h呼吸暂停仍然持续,可再额外给10mg/kg,并将维持量增加20%;氨茶碱组43例(对照组),采用首剂5.0mg/kg静脉滴注,间隔12h后给予1次2.0~2.5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呼吸暂停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及临床副作用。结果枸橼酸咖啡因组的疗效优于氨茶碱组,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在治疗结束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发作频率均少于对照组,临床副作用小于氨茶碱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呼吸暂停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可作为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首先药物。
- 肖景霞张成云安丽花
- 关键词:氨茶碱
- 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检测价值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 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胎龄<37周)32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早产儿甲状腺功能指标[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根据早产儿疾病状态分为观察组(早产儿,n=89)及对照组(正常早产儿,n=237),观察组患儿依据病情程度分为危重组(n=13)和非危重组(n=76)。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甲状腺功能指标对早产儿疾病状态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FT_(3)、FT_(4)、TSH、T_(3)、T_(4)低于对照组(P<0.05)。随胎龄增加早产儿血清FT_(3)、FT_(4)、TSH、T_(3)、T_(4)增高(P<0.05)。ROC曲线分析提示,甲状腺功能指标五项联合检测预测早产儿的曲线下面积、特异度高于单项检测。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缺血缺氧性脑病、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血清T_(3)、T_(4)、FT_(3)、FT_(4)、TSH是疾病状态早产儿病情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由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预测疾病状态早产儿病情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83%、81.48%,曲线下面积为0.848。结论 甲状腺功能与早产儿疾病状态具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并与早产儿胎龄直接相关,胎龄、呼吸窘迫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等构建的预测模型对疾病状态早产儿病情程度有一定预测价值。
- 张冰陈鹏张成云陈海燕安丽花李晓艳
- 关键词: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疾病状态
- 血清PCT、血糖及乳酸在重症肺炎中临床意义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糖和乳酸在重症肺炎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PICU 105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将其分为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在患儿入院...
- 刘娟张成云
- 关键词:重症肺炎血清PCT血糖动脉血乳酸
- 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81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81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治疗组40例;两组常规予以抗感染、抗病毒、吸氧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喘憋和肺部体征改善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硫酸镁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有良好疗效,治疗剂量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于玉华张成云
-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硫酸镁
- 血清中IL-17、NF-κB表达水平对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的早期诊断作用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肺实变急性期患儿血清中IL-17、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确诊为MPP且病程均在急性期的64例患儿,根据入院时患儿胸部CT或胸部X线片的影像学特点分为肺实变组(32例)和非肺实变组(32例),检测并比较2组MPP患儿血清中IL-17、NF-κB水平,分析IL-17与NF-κB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研究血清中IL-17、NF-κB对MPP急性期患儿肺实变的诊断效能。结果肺实变组IL-17、NF-κB高于非肺实变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MPP患儿的IL-17与NF-κB水平呈正相关(r_(s)=0.818,P<0.05)。当血清中IL-17水平为10.45 pg/mL时,曲线下面积(AUC)为0.806,诊断MPP患儿肺实变的灵敏度是75.0%,特异度78.1%;当血清中NF-κB水平为534.13 pg/mL时,AUC为0.951,诊断MPP患儿肺实变的灵敏度为90.6%,特异度为84.4%。结论MPP肺实变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L-17、NF-κB表达水平升高,早期检测血清中IL-17、NF-κB水平对MPP肺实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李琳楠王永芳程艳波许玉芳徐卫芳李霞张成云冉绍云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实变白介素-17核因子-ΚB
- 多潘立酮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多潘立酮用于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8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1800g的早产儿随机分配到预防用药组(用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保暖、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用药组在生后第3天给予多潘立酮每次0.3mg/kg,3次/d。结果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用药组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5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经口全胃肠喂养时间,静脉营养维持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多潘立酮能较好改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 张成云李晓艳安丽花
- 关键词:多潘立酮早产儿不耐受
- 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及独立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进行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筛查,并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56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86例(存在乳糖不耐受)和对照组170例(无乳糖不耐受)。收集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的差异,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胎龄28~30周(β=0.578,OR=1.782)、1分钟Apgar评分4~6分(β=0.922,OR=2.514)、坏死性小肠结肠炎(β=1.673,OR=5.328)、人工喂养(β=1.293,OR=3.644)、父母乳糖不耐受(β=0.986,OR=2.680)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含乳糖酶的益生菌(β=-0.523,OR=0.593)是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早产儿乳糖不耐受高危因素众多,应尽早防治。
- 李晓艳张亚琴张成云郝瑞影肖景霞赵慧淼
- 关键词:早产儿乳糖不耐受喂养不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