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志强

作品数:54 被引量:298H指数:11
供职机构: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2篇气象
  • 14篇可视化
  • 12篇雷达
  • 8篇天气雷达
  • 6篇降水
  • 5篇架构
  • 5篇服务平台
  • 4篇三维可视化
  • 4篇气象站
  • 4篇自动气象站
  • 4篇渲染
  • 4篇回波
  • 4篇回波强度
  • 4篇格点
  • 4篇共享
  • 3篇新一代天气雷...
  • 3篇台风
  • 3篇气象数据
  • 3篇可视化技术
  • 3篇共享服务

机构

  • 39篇国家气象信息...
  • 17篇中国气象科学...
  • 7篇成都信息工程...
  • 4篇南京信息工程...
  • 2篇湘潭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甘肃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家工程研究...
  • 1篇河北省气象与...
  • 1篇重庆市气象局

作者

  • 53篇张志强
  • 15篇张强
  • 13篇刘黎平
  • 7篇陈京华
  • 6篇王红艳
  • 5篇冯明农
  • 4篇朱亚妮
  • 4篇谷军霞
  • 4篇徐宾
  • 4篇孙超
  • 4篇师春香
  • 4篇王蕙莹
  • 3篇何文春
  • 3篇赵煜飞
  • 3篇仲凌志
  • 3篇曹丽娟
  • 3篇张勇
  • 3篇陈东辉
  • 3篇朱智
  • 3篇胡星

传媒

  • 6篇气象科技
  • 4篇计算机应用
  • 4篇应用气象学报
  • 4篇气象科技进展
  • 3篇计算机工程与...
  • 2篇气象
  • 2篇高原气象
  • 2篇成都信息工程...
  • 2篇气象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干旱气象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第五届全国“...
  • 1篇2014年全...

年份

  • 10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相控阵天气雷达强度探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相对于常规机械扫描多普勒天气雷达,相控阵天气雷达具有更快的扫描速度,更有利于对快速变化的灾害天气进行观测。我国相控阵天气雷达尚处在基础研究阶段,许多基础问题都有待研究。本文就是针对我国相控阵天气雷达的实际情况,进行...
张志强
文献传递
基于组网天气雷达的台风定位方法探讨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组网天气雷达格点反射率因子确定登陆台风的中心位置,根据台风的反射率因子表现出对称特征,提出一种简单的定位方法———相关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能对临近登陆台风连续定位。通过2008年台风"黑格比"与2009年台风"天鹅"两个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确定台风中心位置,以中央气象台给出的结果作为标准,绝对误差在15km以内。利用径向速度确定台风中心的定位结果与相关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前者主要受到探测距离和处理速度模糊的限制,后者主要依赖于台风眼区及其周围具有较为典型台风的完整回波结构;前者只要对台风眼区具有较好的水平环流就可以确定台风中心位置,后者则可以避免处理速度模糊的问题和具有较好的观测范围。对于天气雷达在确定台风中心方面的应用,考虑到各种定位算法上的一些限制,业务上最好考虑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来确定台风的中心位置。
张勇刘黎平张志强仰美霖江源
关键词:反射率因子
一种基于静止卫星联网观测的全球小时级海表温度日变化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静止卫星联网观测的全球小时级海表温度日变化分析方法,包括利用当前时次t0的全球静止卫星联网观测资料,获得直接的日变化观测信息<Image file="DDA0005036291290000011.GIF...
廖志宏徐宾王沛东谷军霞曹丽娟张志强师春香张冬斌张璐孙畅王春姣
网站简约本体垂直搜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单个网站构建本体库垂直搜索引擎的过程中,叙词及其间逻辑关系等收集整理所耗人力成本高,导致该技术框架虽成熟,而大多网站搜索功能仍以字符匹配为主,缺乏分词、查询扩展及结果的相关度排序,很难准确命中相关查询内容等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套基于网站简约本体库的垂直搜索系统。该系统以中国气象数据网(http://data.cma.cn)为例,利用protégé根据网站的导航目录,构建了中国气象数据网的本体库,基于Lucene引擎构建技术框架,对本体库中的对象及网页内容分别进行分词,并构建本体对象索引库及网页索引库;前端对查询内容分词后,先在本体对象索引库中进行扩展,利用TF-IDF相关度算法计算扩展结果的相关度并排序,该值作为各扩展本体对象的权值,并将各自的权值动态赋给利用Jena二次语义分析技术扩展的对象,最后将所有带有权值的关键词在网页索引库中查询检索,计算结果相关度并排序。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构建简便,能为用户扩展、推荐相关查询内容,提高了针对网站检索的查准率及查全率。
杨和平陈瑜张志强
关键词:本体库垂直搜索引擎语义扩展
一种面向气象突发事件快速制图方法及其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气象突发事件的快速制图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自动获取并解析气象格点数据,将气象格点数据中的每一个格点位置作为以格点数据分辨率为边长的正方形的中心点;并生成气象格点空间图层;获取三维地形数据并生成三维...
姜筱玮张强曹磊杨和平张志强谭小华许永芳李默予
一种百兆级气象网络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百兆级气象网格数据的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属于气象数据处理领域。所述可视化方法,对百兆级气象网格数据进行数据解析后,进行高8位和低8位的压缩存储并保存为PNG格式图像;再对PNG格式图像采用金字塔模型进行不同...
杨和平姜筱玮张强张志强陈楠陈京华冯明农李默予杨笛
文献传递
CINRAD三维拼图产品显示系统被引量:29
2007年
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拼图产品显示系统是采用三维VTK(Visualization Toolkit)技术,结合具体的空间体绘制算法,开发的显示平台。此显示平台针对中国气象科学院国家灾害天气重点实验室开发的新一代天气雷达3D组网拼图产品,在兼顾实时处理和事后分析的需求下,实现了包括X,Y,Z平面在内的空间任一切面的雷达回波强度显示,运用光线投影算法实现了雷达回波数据的空间整体三维重建显示。同时结合多种产品的二维平面显示功能以及二维和三维的交互功能,更为直观和全面的展现了空间回波的分布状况,使得三维组网产品的优势在业务系统上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张志强刘黎平谢明元王红艳肖艳娇
关键词:VTK
一种CINRAD雷达基数据读取丢失的改进方法被引量:3
2007年
多普勒天气雷达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气象雷达,已成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之一。雷达基数据的读取是做雷达应用软件的基础,针对目前常规方法对雷达基数据的读取遇到的数据丢失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方法。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读取,发现新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取出丢失数据,并且能够根据丢失数据的重要性对图像进行修正,对小尺度龙卷天气的分析有重要意义。
袁杲张志强谢明元
关键词:数据丢失数据读取
气象综合指挥平台建设与应用被引量:6
2023年
在重大活动、突发气象灾害以及汛期会商服务等特定时空气象保障过程中,采用各单位逐一汇报及展示专业产品或系统等传统方式,形成的产品及系统深度专业,但无法互动且运行协同不足,影响实时保障服务效益。气象综合指挥平台充分利用现有气象业务数字化成果,面向气象保障服务的时空及可视化需求,采用混合存储、接口服务以及图层组件发布等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功能集约建设以及图层渲染等组件松耦合发布,首次在气象保障服务中接入空间天气、风云四号气象卫星高分辨率数据、秒级观测以及百米融合实况等数据及产品,实现气象产品全在线服务与中国气象局电视会商、云会商系统音视频信号的同步实时调度,为实时气象保障调度指挥提供服务支撑。该平台集成113种气象产品,发布1106个图层服务,成功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等国家重大气象保障工作,未来可为各类气象保障系统开发及专题气象保障服务提供支撑应用。
杨和平张强罗兵陈楠邓鑫张志强孙超陈京华赵煜飞李小汝郭聪陈杰李默予
关键词:组件化可视化
天气雷达在中国自动气象站实时质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前的国家级自动气象站质量控制软件仅仅依靠自动站观测数据的时间、空间相关性验证数据,但是由于降水存在显著的不均匀特性,该方法可能对大降水作出错误判断。为提升质控效果,引入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技术对自动站降水数据进行有效检验。评估不同阈值间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与实际降水之间的概率密度函数,构建雷达辅助自动站降水定量质控方法,基于该算法实现天气雷达辅助自动站小时降水质量控制软件,通过对2016年7-9月全国自动站小时降水资料进行的质量控制,结果表明,针对常规质控无法判识的数据,本软件的判识率达到99.99%。目前该软件已经应用于国家级业务系统中,有效提高了自动气象站降水质量控制效果。
张志强仲凌志杨和平
关键词: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定量估测降水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