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老年
  • 12篇护理
  • 9篇痴呆
  • 7篇轻度
  • 7篇老年痴呆
  • 6篇轻度认知
  • 6篇病人
  • 6篇痴呆患者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轻度认知功能...
  • 4篇药物
  • 4篇营养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静脉
  • 4篇老年痴呆患者
  • 4篇老年人
  • 4篇干预
  • 3篇输液
  • 3篇自理
  • 3篇静脉输液

机构

  • 31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上海健康医学...

作者

  • 37篇张彩华
  • 15篇朱宏霞
  • 6篇瞿杨
  • 4篇金燕萍
  • 4篇马俊
  • 4篇张萍
  • 3篇陈妮
  • 2篇陆懿
  • 2篇沈洁
  • 2篇黄正月
  • 2篇钱艳
  • 2篇汤爱芳
  • 1篇成文琴
  • 1篇李梅
  • 1篇路静
  • 1篇黄玉彤
  • 1篇朱燕
  • 1篇沈佩华
  • 1篇黄高忠
  • 1篇瞿扬

传媒

  • 12篇上海护理
  • 9篇中华现代护理...
  • 3篇护理研究(中...
  • 2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心理科学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丛刊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护理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的编制及其信效度检验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编制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质性访谈、文献回顾、Delphi法,拟定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2年1—6月入住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符合标准的患者58例,应用编制的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最终形成的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包括认知状况、定向状况、日常行为、语言能力、社会关系及环境等5个维度共20个条目。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a系数为0.769~0.868,均〉0.7;总体的Cronbacha系数为O.889,内容效度(CVI)为0.91;重测信度为0.86。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走失风险筛查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对于预测老年痴呆患者走失行为的发生风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彩华朱宏霞瞿杨
关键词:老年痴呆患者走失
高渗性药物经外周静脉输液与中心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高渗性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静脉炎是使用高渗性药物静脉治疗最普遍的并发症,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住院时间。文文综述了近年来高渗性药物经外周和中心静脉输液致静脉炎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使用高渗性药物时合理选择静脉输液途径提供依据。
金燕萍马俊张彩华
关键词:高渗性药物静脉炎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神经心理学调查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为MCI患者制定认知训练提供依据。方法:对在老年病科门诊体检的60例老年人进行神经心理量表检查,分为正常(NC)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和阿尔茨海默病(AD)组各20例,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专人测定,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神经心理量表评分MMSE分值:NC组为(29.300±0.923)分,MCI组为(25.300±1.261)分,AD组为(13.000±2.675)分,三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MCI组的分值介于正常组与AD组之间;ADL分值:NC组为(22.500±1.604)分,MCI组为(22.800±2.308)分,AD组为(53.700±13.191)分,三组间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MCI组的分值略高于正常组而明显低于AD组。结论:MCI患者者存在多项认知功能的损害,在短时记忆、视空间、计算力以及执行功能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有相类似的神经心理特点。
张彩华朱宏霞徐奕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心理学阿尔茨海默病
日常生活训练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自理能力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11月在我院住院的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85例,实施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内容包括洗漱、上厕所、进食、穿衣、梳头、行走、洗澡、打电话、购物、做饭菜、做家务、洗衣、服药和自理经济等。训练前及训练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进行评定。结果轻度老年性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训练6个月和9个月后躯体自理能力和使用日常工具的基本能力有明显改善(P<0.05);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训练前后ADL评分虽无变化,但亦未恶化。结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能提高轻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延缓中度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退化,对提高患者独立生活的信心及改善其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朱宏霞张彩华
关键词:老年性痴呆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自理能力
高渗性药物临床输液途径的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高渗性药物输液途径现况的调查,分析影响患者输液途径选择的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在我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需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目前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液途径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调查的600例需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中,使用中心静脉途径的只有32.5%,使用外周静脉途径的占67.5%;患者输液途径的选择虽受年龄、文化程度、所在科室、输液途径教育指导及自费等因素影响较大;然而护士的认知及技能和医生的支持度也是不容忽视的。结论针对目前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液途径现状,加强对患者输液知识的健康教育,提倡个体化选择,同时护理管理者应加大管理力度,重视输液知识的培训及掌握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技术,降低医疗成本,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真正提高输液的品质。
金燕萍马俊张彩华
关键词:静脉输液影响因素高渗性药物
微型营养评定法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在老年痴呆患者营养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3
2010年
目的采用微型营养评定法(MNA)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NA—SF)对老年痴呆患者营养状况进行筛查,比较两者的适用性。方法对267例老年痴呆患者应用MNA和MNA—SF进行营养筛查,测量人体学指标和实验室指标,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根据MNA值评定营养不良者占59.7%,潜在营养不良者占20.9%,营养正常者占19.4%;营养不良评价敏感性73.4%,特异性60.1%。根据MNA-SF值评定营养不良者占70.4%,营养正常者占29.6%;营养不良评定敏感性50.6%,特异性92.4%。MNA法和MNA-SF法具有高度相关性(r=0.924,P〈0.01)。结论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两种方法联合评定提高了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患者的检出率,是筛查老年痴呆患者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张彩华徐奕朱宏霞
关键词:老年痴呆营养不良
老年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及预见性护理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病人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季节变化的关系,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科收住的744例中300例冠心病病人不同季节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构成情况。[结果]744例冠心病病人中发生心血管事件300例,秋冬季发生211例,春夏季节仅89例,心血管事件发生与季节变化存在明显关系。[结论]心内科护士必须重视季节变化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张萍张彩华
关键词:心血管事件预见性护理
高渗性药物临床输液途径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通过对临床高渗性药物输液途径的现况调查,分析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0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和神经内科接受输注高渗性药物的住院患者60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临床高渗性药物的输液途径现状和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情况。结果 600例患者中,使用中心静脉途径的占32.5%,使用外周静脉途径的占67.5%;外周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中心静脉输液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士对高渗性药物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高渗性药物经中心静脉输液可显著减少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重复静脉穿刺的次数,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和舒适,同时,需重视输液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认知状态,有利于临床输液的质量与安全。
金燕萍马俊张彩华
关键词:高渗性药物静脉输液输液途径
手指操锻炼改善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系统的手指操锻炼对改善轻度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为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老年科的轻度老年痴呆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对照组提供手指功能活动的用具,让患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手指的自由活动;干预组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手指操训练,每天定时练习,坚持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结果对照组训练前后躯体自理能力和使用日常工具的基本能力无明显变化,干预组训练6个月后躯体自理能力和使用日常工具的基本能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各种能力随时间推移逐渐下降,日常手指操的练习能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独立生活的勇气和生活质量。
瞿杨张彩华朱宏霞
关键词:日常生活能力手指操
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中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人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8—11月在我院老年病门诊体检的1 195例老年人,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士专人测定,采用自制调查表。4种认知功能量表测定老年人认知功能状况。结果老年人群中,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吸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中,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和吸烟是MCI的危险因素,而高文化程度是MCI保护因素。对患有以上这些疾病的老年人我们应重点加强健康宣教,对MCI的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这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朱宏霞张彩华
关键词: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