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小青

作品数:22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储层
  • 9篇盆地
  • 7篇长兴组
  • 4篇生物礁
  • 4篇羌塘
  • 4篇羌塘盆地
  • 4篇孔隙
  • 4篇白云岩
  • 3篇气田
  • 3篇白云石
  • 3篇白云石化
  • 3篇储集
  • 2篇油气
  • 2篇四川盆地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 2篇吐哈盆地
  • 2篇侏罗系
  • 2篇马朗凹陷
  • 2篇勘探

机构

  • 15篇成都理工大学
  • 11篇中国石化
  • 3篇中国石油吐哈...
  • 2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22篇张小青
  • 8篇伊海生
  • 4篇李国蓉
  • 4篇徐守成
  • 3篇景小燕
  • 2篇朱迎堂
  • 2篇林金辉
  • 2篇张明迪
  • 1篇伍新和
  • 1篇彭东
  • 1篇朱世全
  • 1篇侯明才
  • 1篇王海
  • 1篇魏钦廉
  • 1篇吴亚军
  • 1篇高春文
  • 1篇杨传宏
  • 1篇黄华谷
  • 1篇黄思静
  • 1篇胡作维

传媒

  • 2篇沉积与特提斯...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岩石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华东地质学院...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天然气勘探与...
  • 1篇地质通报
  • 1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天然气技术与...
  • 1篇2007年油...
  • 1篇第六届全国天...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白云岩储集层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根据白云岩物性、压汞分析以及铸体薄片观察,详细论述了本区白云岩的岩石学、孔隙和物性特征,指出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为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细、粗晶白云岩物性好。依据白云岩物性和孔隙结构参数,本区白云岩属Ⅰ、Ⅱ类储层,并且是本区油气勘探重要的储集目的层。
张小青伊海生朱迎堂
关键词:羌塘盆地白云岩物性参数孔隙结构储集层特征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含油白云岩荧光发光特征研究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白云岩与油藏有着密切关系,白云岩是该地区油气主要储层。本文通过对该区64个白云岩样品中有机质荧光发光情况研究,判断白云岩中有机质类型、有机质含量、有机质演变程度、有效储集空间、油气运移等一系列有关的石油地...
黄华谷伊海生张小青
关键词:羌塘盆地油气储层
文献传递
川东北元坝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优质储层形成机制被引量:5
2015年
川东北元坝气田为千亿储量的海相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礁滩相气藏具有埋藏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化氢、气-水关系及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等特征。优质储层主要为礁滩相的白云岩,具有物性好、非均质性强、含气性好的特点。研究表明,台地边缘生物礁及台地边缘浅滩相控制了有利的储层岩石组合类型与分布,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础;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改善和提高了储层岩石的孔隙度,构造活动形成的多期裂缝提高了储层的渗流性能,沉积-成岩-构造破裂等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和合理配置是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优质白云岩储层形成关键。
李昌峰侯明才张小青李国蓉
关键词:长兴组有利相带成岩作用白云石化优质储层
应用实验分析技术识别含油储层——以吐哈油田为例被引量:1
2002年
介绍了应用荧光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和热解色谱分析技术识别含油储层 ,前者主要选定了荧光发光强度、发光部位两项参数识别含油储层 ;后者主要选定了热蒸发烃色谱图和总烃含量两项参数识别含油储层。该方法在吐哈油田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 ,应用分析技术识别含油储层不仅成本低、速度快 ,而且准确度高。
张小青黄天雪王海席翔涛杨永红
关键词:吐哈油田石油勘探
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机制及其对储层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通过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在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分析基础上,结合白云石有序度测定,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分析,详细研究了川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白云石化作用的特征、机制及模式,结果表明长兴组发育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和异形白云石等四种类型,它们的有序度由低变高;白云石的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和稀土元素组成及配分模式特征表明,长兴组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主要形成于浓缩海水环境、正常海水环境、或者与正常海水相似的地层水环境中,并遭受过热液地质作用的改造,从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是一个沉积埋藏过程中多阶段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异形白云石则由热液作用形成;根据长兴组白云石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白云石化作用与层序和沉积相之间的关系,分别可以用准同生期蒸发泵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准同生期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模式、成岩早期浅埋藏状态下地层水白云石化作用模式和成岩晚期热液白云石化作用模式来解释微晶白云石(岩),粉-中晶他形白云石、粉-中晶自形白云石和异形白云石的形成。白云石化作用是有利于长兴组储层形成的建设性成岩作用。
孟万斌武恒志李国蓉张小青吕正祥
关键词:锶同位素稀土元素白云石化作用长兴组
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研究
2005年
根据对马朗凹陷马1井储层长石中有机包裹体的基本特征、均一温度、荧光及荧光光谱分析,得出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为60~90℃及120~140℃,其对应的荧光颜色分别为黄色和蓝绿色.认为储层的油气运移经历了两期,第一期为烃类的主要运移、聚集期,油气为低成熟油;第二期为少量的烃类聚集,并判断出二叠系条湖组该段储层为油气产层.
张小青伊海生危国亮张小芹
关键词:有机包裹体油气运移聚集储层马朗凹陷
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古油藏白云岩储层的显微成岩组构特征及意义被引量:44
2004年
根据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观察和荧光显微镜分析,详细地描述了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古油藏含油白云岩的显微组构类型和特点。广泛发育的自形白云石环边结构等淡水成因标志表明,该区白云岩化是通过大气水-海水孔隙混合流体交代灰岩形成的,白云岩化过程中晶间孔、晶间溶蚀孔以及溶蚀裂缝发育极大地改善了储层性能和品质。该区白云岩储层可能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伊海生高春文张小青林金辉
关键词:白云岩碳酸盐储层羌塘盆地
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成因机理被引量:10
2017年
上二叠统长兴组白云岩为川东北元坝气田生物礁气藏主要储层岩石类型。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储层形成主要由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影响控制。为了揭示生物礁白云岩成因机理,通过长兴组岩心观察、白云岩岩相学特征分析与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多方法结合,对白云岩的不同白云石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明确了白云岩储层的白云石化作用类型和期次。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储层白云石化类型可划分为4类,主要为同生期高盐度条件蒸发白云石化作用及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浅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早成岩期热液白云石化作用,这3期白云化作用控制了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白云岩储层质量和分布。
徐守成李国蓉张小青吴亚军景小燕刘远洋
关键词:白云石化作用长兴组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中段须家河组四段钙屑砂岩气层的成因被引量:26
2007年
钙屑砂岩在川西坳陷须家河组四段分布特别广,几乎每个构造、每口井都能见到。岩石大部分致密,目前只在局部井段见到孔隙发育能成为有效储集层。在大量岩石薄片鉴定及资料统计的基础上,对丰谷地区钙屑砂岩的岩石学、成岩作用、储集物性和孔隙发育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丰谷地区钙屑砂岩气层单层砂体厚度大,碳酸盐岩岩屑含量高,方解石胶结物含量低,次生孔隙发育,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粒间孔。天然气主要来自下三叠统马鞍塘组、须家河组三段、须家河组四中亚段烃源岩。本区钙屑砂岩气层与所经历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属于成岩圈闭型气层。丰谷地区钙屑砂岩气层的形成过程对于勘探类似岩性气藏具有借鉴与指导意义。
曾小英张小青钟玉梅
关键词:次生孔隙成岩圈闭
元坝气田超深层生物礁气藏产水类型识别与开发对策被引量:9
2020年
元坝气田是一个以孔隙为主、局部发育裂缝(溶孔)的碳酸盐岩礁滩相气藏,礁、滩内部非均质性很强,形成"一礁一藏""一滩一藏"的气藏分布模式,气藏气水关系复杂,不同礁滩体具有独立的气水系统,水体主要分布在东区。制定产水井出水类型判别方法对于不同类型产水区合理高效治水具有现实意义。通过采出程度和水气比双对数曲线法、出水累计天数和水气比半对数曲线法,在100余组压汞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划分产水井类型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结果表明:①产水气井的类型划分为"溶孔+裂缝""裂缝+孔隙(溶孔)""裂缝+溶孔""网状裂缝"型4类;②"溶孔+裂缝"型的水侵特征为无水采气期可持续至采出程13%左右,平均水气比较小,"裂缝+孔隙(溶孔)"型的无水采气期可持续至采出程度9%左右,产水量相对较小,平均水气比较小,"裂缝+溶孔"型的无水采气期较短、平均水气比较大,网状裂缝型基本没有无水采气期,产水量急剧增大、平均水气比大;③针对不同类型的产水井,提出了"低位排水、高位控制""分类控水""低排低采、低排高采""封堵水层、排水采气""水资源回用"5项控水治水开发对策。实践证明通过不同礁带产水井分类控水使产水气井保持了稳定的日均产气量。
任世林徐守成杨杰张小青
关键词:碳酸盐岩生物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