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栋
- 作品数:25 被引量:98H指数:8
- 供职机构:福建中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科研基金福建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应用解剖被引量:2
- 1999年
- 在30例成尸腰臀部标本上解剖观测了髂嵴上下的臀上皮神经与伴行血管,以及髂嵴区腰臀部筋膜等有关结构,研究探讨了产生臀上皮神经卡压损伤症的解剖学机制;提供了较为合理的针刀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症的手术进路。
- 陈跃吴炳煌吴明霞李俐张家栋
- 关键词:神经压迫综合征上皮小刀针
- 腰神经后支主干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腰神经后支主干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的路径。方法 在 15具成年尸体腰部标本上对 30侧腰神经后支及其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 测得腰神经后支主干长度 3 97~6 88mm ,直径 0 6 6~ 1 73mm。腰神经后支主干穿越横突间的后支骨纤维孔时紧邻横突间韧带内缘 ;在体表投影上 ,后支骨纤维孔与同序数腰椎棘突存在规律性联系 ,测得该孔位于相应棘突中点旁开 2 3~ 2 9mm ,其距体表的深度为 32~ 39mm。结论 腰神经后支的解剖观测以及后支骨纤维孔的体表投影观测 ,对针刀治疗腰神经后支卡压症有参考意义。
- 陈跃吴炳煌张家栋吴明霞李俐
- 关键词:神经压迫综合征神经解剖学
- 针刺蝶腭神经节三穴位的解剖研究被引量:11
- 2007年
- 在1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面侧区(双侧)上,观测针刺蝶腭神经节三穴的体表位置相关性、针刺解剖层次、针道与邻近上颌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等,从局部解剖学方面探讨下关穴、"蝶腭"穴、颧髎穴针刺蝶腭神经节的技术入路,分析针刺的体表取穴方法,同时指出针刺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 张文光王志福吴炳煌陈跃张家栋
- 关键词:穴位针刺蝶腭神经
- 胎盘铸型标本的制作与体会
- 2003年
- 目的 :胎盘血管丰富 ,血管内淤血较多 ,不易清除 ,且两条动脉之间有交通支 ,我们在多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 ,制作出一批质量较高的铸型标本。方法 :取新鲜足月胎盘 ,在动、静脉处分别插管 ,用 5 %的枸橼酸钠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在脐带根部找到交通支并结扎 ,然后动、静脉中分别灌注蓝、黄、红填充剂。待填充剂充分硬固后将标本平行置于 2 5 %浓盐酸中腐蚀。约 3~ 5天后取出冲洗 ,酌情进行疏密打枝等处理 ,封瓶保存。结果 :经此法制作的铸型标本 ,色泽鲜艳 ,色彩分明 ,铸型饱满 ,韧性好 ,末梢铸型细微 ,胎盘小叶境界清楚 ,细小铸型枝具有较好的支撑力。结论 :此法制作的标本质量较高 ,为教学和临床科研提供了更为直观的铸型模具 。
- 李长征张文光张家栋陈跃何坚陈勇王炳焕
- 关键词:胎盘铸型标本填充剂制作方法
- 风门穴与肺俞穴针刺安全深度及角度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11
- 2006年
- 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在46具成年人尸体上,研究风门穴与肺俞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及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胸内筋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风门穴为49.51mm,肺俞穴为44.88mm;向外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在20~25°时,危险深度最小;向内下斜刺,当针体与矢状面夹角大于20°时,比较安全。
- 谢永财陈跃吴炳煌张文光张家栋
- 关键词:风门穴肺俞穴针刺深度
- 缺盆穴针刺安全深度的应用解剖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在46具成人尸体上,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研究缺盆穴的解剖结构和针刺深度与角度,结果显示: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肩胛舌骨肌下腹、臂丛及锁骨下血管、前锯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壁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男性为34.97 mm,女性为31.41 mm。为了保证安全,建议缺盆穴针刺的深度控制在22.50mm内。
- 谢永财陈跃吴炳煌张文光张家栋
- 关键词:缺盆穴针刺深度
- 肩中俞与大杼穴的解剖学结构与安全针刺的深度及角度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肩中俞与大杼穴的解剖学结构与针刺深度、角度的关系。方法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人尸体46具,男性30具,女性16具,采用钢针标定法和层次解剖法进行研究。结果肩中俞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颈夹肌、竖脊肌、胸膜上膜、胸膜顶;大杼穴向下直刺的解剖结构依次是皮肤、浅筋膜、斜方肌、菱形肌、上后锯肌、颈夹肌、竖脊肌、肋提肌、肋间内膜、肋胸膜。向下直刺的平均危险深度:肩中俞为60.60 mm,大杼穴为55.93 mm。结论肩中俞和大杼穴向下直刺的深度应控制在<42 mm。
- 谢永财陈跃吴炳煌张文光张家栋
- 关键词:解剖学针刺深度针刺方向
- 腰骶部骨筋膜室综合征针刀疗法应用解剖被引量:4
- 2001年
- 陈跃吴炳煌张家栋李俐吴明霞
- 关键词:针刀疗法
- 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被引量:7
- 2001年
- 为研究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 ,在 1 5具成年尸体的腰背部解剖观测腰神经后内支及其所穿过的腰椎乳突副突间骨纤维管的解剖结构 ,并进行骨纤维管的表面解剖测量。结果显示腰神经后内支直径 0 .66± 0 .1 6mm;腰神经后内支骨纤维管的横径 4 .0 0~ 5.1 0 mm;纵径 1 .50~ 2 .4 0 mm,长度 6.2 0~ 8.4 0 mm;后外内支骨纤维管距离相应体表深度约 3 0 .2 0~ 3 7.3 0 mm;骨纤维管长轴与后中线夹角约 3 3~ 4 6°。为设计较合理的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内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提供了解剖参考。
- 陈跃吴炳煌李俐吴明霞张家栋
- 关键词:脊神经神经压迫综合征小针刀
- 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研究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的解剖学机制以及针刀治疗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方法 在 15具成年尸体的腰背部解剖观测腰神经后外支及其通过的腰椎横突背骨纤维管的解剖结构 ,并进行骨纤维管的表面解剖测量。结果 测得腰神经后外支直径 1 0 7±0 17mm ;腰神经横突背骨纤维管的横径 2 13~ 3 92mm ,纵径 1 0 8~ 1 97mm ,后外支骨纤维管距体表深度 3 4 17~ 4 1 64mm ,骨纤维管长轴与后中线夹角约 4 0°~ 5 0°。结论 ( 1)在正常情况下腰椎横突背骨纤维管有制约保护腰神经后外支的作用 ,但在损伤变形后却成为腰神经后外支卡压症主要致病因素。 ( 2 )根据解剖观测设计了较合理的针刀治疗后外支卡压症的手术入路并指出了手术中应注意避免损伤的结构 ,供临床治疗参考。
- 陈跃吴炳煌吴明霞李俐张家栋
- 关键词:神经压迫综合征针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