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喜红

作品数:25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酒精
  • 9篇酒精性
  • 6篇预后
  • 6篇肝病
  • 5篇乳酸
  • 5篇脓毒
  • 4篇血乳
  • 4篇血乳酸
  • 4篇脓毒症
  • 4篇纤维化
  • 4篇酒精性肝病
  • 4篇肝纤维化
  • 3篇蛋白
  • 3篇血流感染
  • 3篇血压
  • 3篇妊娠
  • 3篇受体
  • 3篇疾病
  • 3篇降钙素
  • 3篇降钙素原

机构

  • 20篇聊城市人民医...
  • 10篇山东大学
  • 3篇济南市传染病...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山东大学第二...

作者

  • 25篇张喜红
  • 14篇吴铁军
  • 10篇邹秀丽
  • 10篇阎明
  • 10篇田锁臣
  • 7篇刘莉
  • 7篇崔玉静
  • 6篇田辉
  • 5篇刘志军
  • 4篇张莉
  • 4篇朱萍
  • 4篇孟繁立
  • 4篇刘慧敏
  • 4篇许志平
  • 3篇张丽娜
  • 2篇曲爱君
  • 2篇罗争
  • 1篇朱孔锡
  • 1篇常振芹
  • 1篇阎明

传媒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危重病急...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 1篇第五届全国肝...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乳酸联合体质量指标指导重度脓毒症患者补液的可行性探讨
2010年
目的 探讨用血乳酸及体质量指标联合指导重度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2007-05~2009-05入住ICU的重度脓毒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正常治疗组(46例)和试验组(46例).正常治疗组在完成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仍严格按照EGDT指标给予补液;试验组在完成EGDT目标后,除继续满足EGDT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外,弱化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重点参考血乳酸及体质量的动态改变补充液体,观察记录监测指标.结果 正常治疗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转入第96 h APACHE Ⅱ分值、96 h内晶、胶体补液总量、死亡率分别是(8.23±1.80)d、(5.39±0.85)d、(10.32±1.28)分、 (19 430±2973.98) mL、36.96%;试验组分别是(60.05±1.73)d、(4.08±0.87)d、(8.26±0.90)分、(15 129±1977.81)mL、17.39%,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脓毒症患者,在完成EGDT后,引入血乳酸及体质量指标联合指导补液是可行的.
田锁臣张喜红刘志军吴铁军
关键词:乳酸体质量脓毒症补液
持续床旁脑电监测技术对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脑功能监测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床旁脑电监测技术(CEEG)对重症医学科(ICU)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脑功能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入住该院ICU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23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国际标准10/20系统放置电极,采用FP1-A1、FP2-A2、F3-A1、F4-A2、C3-A1、C4-A2、P3-A1、P4-A2、O1-A1、O2-A2、F7-A1、F4-A2、T3-A1、C4-A2、T5-A1和P4-A2等16个导联描记,连续监测时间不少于6 h,同时结合Glasgow昏迷评分(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影像学资料及临床预后来分析CEEG的临床价值。结果 23例患者脑电监测结果Ⅰ级脑电图5例、Ⅱ级脑电图4例、Ⅲ级脑电图5例、Ⅳ级脑电图7例、Ⅴ级脑电图2例;C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944,P<0.001),CEEG分级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24,P<0.001);脑电图良好组,预后不良1例,占11.11%,脑电图不良组,预后不良3例,占21.42%,两组预后不良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结论对ICU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行CEEG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反应及预后;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即脑功能和形态学改变,对进一步准确评价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邹秀丽吴铁军崔玉静张喜红田辉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脑功能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液乳酸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液乳酸变化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6年5月至2009年12月收住ICU的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66例,所有患者入住ICU即测定动脉血液乳酸值,并动态监测血液乳酸,直至降至正常后24 h.根据入住ICU初始血液乳酸水平分为血液乳酸≤6.0 mmol/L组和血液乳酸〉6.0 mmol/L组;测定24 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和病死率.结果 66例血乳酸平均水平为(5.31±2.23)mmol/L,病死率为4.55%(3/66).血乳酸〉6.0 mmol/L组ICU住院时间(4.98±0.88)d,明显高于血乳酸≤6.0 mmol/L组[(3.45±0.0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乳酸降至正常时间、24 h APACHEⅡ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为8人,占总数的12.12%(8/66),8例患者均有循环和(或)呼吸功能障碍;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为58人,占总数的87.88%(58/66),两组患者的24 h 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急性重度CO中毒患者血乳酸水平较高,绝大多数降至正常参考值较快,预后较好,但6 h血乳酸清除率〈10%的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较长,病死率明显增加.
田锁臣吴铁军张喜红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乳酸预后
美能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及治疗研究
目的: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从血清学、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方面研究美能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干预及治疗作用。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干预组、模型组、吡唑组和对照组。随后进行胃内灌注,动态观察模型组...
阎明张喜红刘莉孟繁立张莉朱萍
关键词:肝组织
文献传递
DDR2与MMP2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中的协同表达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盘状区域受体2(DDR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理进程中的表达及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橄榄油拌平衡饲料喂养大鼠的基础上给予60%(V/V)白酒胃内灌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分别于4周、8周、12周和16周末观察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染色(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DDR2及MMP2基因和蛋白表达并与肝窦毛细血管化各项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大鼠白酒灌胃4周出现肝脏脂肪变性,随灌胃时间延长逐渐加重为肝脏坏死、炎症及纤维化。酒精性肝病模型组大鼠DDR2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造模时间延长表达增加(P<0.01)。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自造模4周开始升高,于12周达峰值,造模16周下降,各模型组MMP2 mRNA和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DDR2与MMP2、网状纤维、Ⅰ、Ⅳ型胶原及层黏连蛋白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酒精性肝病肝窦毛细血管化病程中DDR2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其可能通过效应蛋白MMP2在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阎明刘慧敏张喜红张玉泉罗争
关键词:肝窦毛细血管化基质金属蛋白酶2
硫普罗宁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酒精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病大鼠模型,成模后模型组随机分为干预组、未干预组和干预对照组,4周后处死,分别测量肝功生化指标,肝组织巯基和丙二醛含量,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肝功生化指标与还原性巯基含量均明显异常;硫普罗宁干预后血清肝功能各指标均显著改善,肝组织巯基含量明显增加(P<0.01),丙二醛含量下降(P<0.05),同时肝脏病理变化明显改善。干预对照组指标改善优于硫普罗宁干预组(P<0.01)。结论:还原性巯基减少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变化,补充还原性巯基可以减轻或改善肝细胞损伤程度,但戒酒仍是首选和重要的干预治疗办法。
刘莉阎明张喜红孟繁立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硫普罗宁动物模型干预治疗
蛋白酶体LMP7亚基表达与酒精性肝病关系的实验性研究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的活性中心LMP7亚基与酒精性肝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酒精灌胃加橄榄油平衡饮食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并分为两组,一组继续给予酒精灌胃,造成酒精性肝炎模型;另一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即...
阎明刘莉张喜红孟繁立张莉朱萍
关键词:酒精性肝病
文献传递
血乳酸和体重联合在指导重度脓毒血症患者补液的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用血乳酸及体重联合指导重度脓毒血症患者液体复苏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7.5~2009.5入住ICU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92例,随机分为正常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正常治疗组在完成早期复苏目标导向治...
田锁臣张喜红刘志军邹秀丽许志平吴铁军
关键词:脓毒血症补液疗法
线粒体DNA突变与大鼠乙醇性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线粒体DNA ATP酶6,8基因(mtDNA ATPase 6,8gene)突变与乙醇性肝损伤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对乙醇性肝病(ALD)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应用乙醇加橄榄油灌胃的方式建立大鼠乙醇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并设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成模后进行肝脏组织学观察,PCR扩增各组线粒体DNA ATPase 6,8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以生物发光法分别测定各组肝组织中ATP含量,判定ATPase 6,8基因突变对肝细胞内ATP能量合成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出现形态学的改变;线粒体DNA ATPase 6亚基基因发现两处点突变;对照组未检出突变。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ATP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持续过量的乙醇摄入可造成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和mtDNA ATPase基因突变,这可能是乙醇性肝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朱孔锡刘莉张喜红刘斌王红娟阎明
关键词:乙醇性肝病线粒体DNA基因突变
降钙素原对不同菌种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 %)在不同致病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入住山东省...
邹秀丽吴铁军崔玉静田辉张喜红曲爱君田锁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