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国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平滑肌
  • 7篇平滑肌细胞
  • 7篇细胞
  • 7篇肌细胞
  • 6篇血管
  • 6篇全反式
  • 6篇全反式维甲酸
  • 6篇维甲酸
  • 5篇动脉
  • 5篇周期
  • 5篇细胞周期
  • 4篇蛋白
  • 4篇心病
  • 4篇血浆
  • 4篇增生
  • 4篇平滑肌细胞增...
  • 4篇主动脉
  • 4篇冠心病
  • 3篇动脉血
  • 3篇动脉血管

机构

  • 16篇新乡医学院第...
  • 6篇青岛大学
  • 6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青岛市海慈医...
  • 3篇新乡医学院
  • 2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24篇张卫国
  • 9篇张素荣
  • 8篇黄陆力
  • 8篇张永春
  • 8篇李红军
  • 7篇吕风华
  • 6篇董果雄
  • 6篇袁宇
  • 6篇陈志刚
  • 5篇韩小宁
  • 5篇侯磊
  • 3篇张社华
  • 2篇王永军
  • 2篇王业民
  • 2篇王均志
  • 2篇徐亚伟
  • 2篇张永香
  • 1篇卢乙众
  • 1篇钟志欢
  • 1篇王刚

传媒

  • 7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实用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8
  • 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CyclinA表达水平及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培养的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表达水平及增生的影响。 方法:血管平滑肌细胞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ATRA(2.5×10-6mol/L)作用于经20%FBS刺激后的VSMC,作用24h后分别行蛋白印迹检测Cyc-lin A蛋白表达和3H-TdR掺入实验测定。 结果:ATRA明显抑制由20%FBS促进的DNA合成[每孔每分钟脉冲数(3725.48±643.77)对(11567.09±1974.67)],同时降低Cyclin A蛋白的表达[平均光密度(122.50±9.59)对(135.92±11.95)]。 结论:ATRA抑制Cyclin A蛋白的表达是抑制VSMC增生的原因之一。ATRA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有效药物。
侯磊许锋韩小宁张卫国董果雄徐亚伟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细胞周期蛋白A组织贴块法
不同剂量叶酸、B族维生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B族维生素对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B组为治疗组,口服不同剂量的叶酸、B族维生素;C组为对照组,不服用上述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结果A组、B组干预治疗4周后血浆Hcy明显下降,与C组比较P<0.001,A组、B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P<0.001,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用叶酸、B族维生素干预治疗后,血浆Hcy明显下降。其下降程度与药物剂量无明显关系,小剂量应用可达防治目的,可作为冠心病患者的早期预防药物。
张素荣陈志刚吕风华张永春李红军袁宇黄陆力张卫国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
一种药学药品防潮货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学药品防潮货架,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拼接支架、锁死组件、收纳装置、压料组件。收纳装置,通过将第一收纳板和第二收纳板撑起,随后转动锁死组件上的带槽凸轮,带槽凸轮通过锁死盘带动拉紧绳将锁死套圈拉紧,锁...
刘小红王卫珍朱怀远秦肖菲张卫国徐志超胡鹏
不同心脏起搏方法和部位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规律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右心房、心室刺激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规律及电生理特性。方法106例拟诊PSVT的患者,行右心房、心室的程序期前和分级递增刺激。分别统计不同心腔及刺激方法诱发PSVT的例数及相关电生理参数。结果106例患者均确诊为PSVT。单纯经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其心房程序刺激的AH最大值(AHm ax)均短于心室分级递增刺激诱发AVNRT时的AH值(P<0.05)及心动过速时的AH值(AHSVT)。而同时经心室及心房刺激诱发的心动过速,其AHm ax长于AHSVT(P<0.05),而与刺激诱发AVNRT时A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NRT经心室刺激明显低于心房刺激诱发率,心室分级递增刺激明显高于心室程序期前刺激诱发率,能够引起足够长AH值的刺激部位及方法均可诱发PSVT发作;全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患者,在行心房期前刺激时AH值逐渐延长到一定程度后诱发AVRT。
张永春黄陆力李红军吕风华张卫国张素荣
氟伐他汀对变异性心绞痛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他汀类调脂药物对变异性心绞痛(VA)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33例VA患者随机分为氟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抽血检测血浆ET-1和NO浓度的变化。ET-1的检测用放射免疫法,NO的测定用硝酸还原酶法。结果氟伐他汀治疗组血浆ET-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氟伐他汀治疗组NO水平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明显上升(P<0.01)。结论氟伐他汀能够降低ET-1水平,升高NO水平,改善VA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范广慈张卫国温淑珍钟志欢王均志范作文
关键词:氟伐他汀变异性心绞痛内皮素
全反式维甲酸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P2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对培养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及P2 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ATRA(2 .5×10 -6mol·L-1)作用于经 2 0 %胎牛血清刺激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2 4h后分别行 3H TdR掺入实验测定和P2 1蛋白印迹检测P2 1蛋白表达。结果 ATRA明显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促进P2 1蛋白表达。结论 ATRA促进P2
张卫国董果雄侯磊韩小宁张社华关印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增生平滑肌血管P21蛋白
冠心病和高血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内皮素的变化被引量:18
2005年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
张素荣陈志刚吕风华张永春李红军袁宇黄陆力张卫国桑文风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代谢过程ET水平HCY
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fos、c-myc和c-jun的表达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自体静脉移植术后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早期应答基因的变化。方法利用显微外科技术制作64只大鼠颈动脉自体静脉移植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VSMC增殖与c-mycc、-fosc、-jun的变化。结果手术后2 h即可出现c-myc、c-fos、c-jun阳性表达,且c-fosc、-jun于移植后6 h达到高峰,c-myc于手术后1周达到高峰。结论c-mycc、-fosc、-jun表达状态与VSMC的增殖状态密切相关,对VSMC的增殖起到调控作用,尤其是始动阶段。
王永军张卫国杨健王明民崔瑞耀徐万群于文钢周滨
关键词:血管移植术后C-FOSC-MYCC-JUN
一种具有反向药理功能的用于治疗失眠的胶囊制剂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反向药理功能的用于治疗失眠的胶囊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地西泮4‑6份、氟马西尼22‑27份、咖啡因25‑35份、乙基纤维素100‑150份、淀粉25‑3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8‑22份...
董亭方裴素娟郗玉玲张卫国秦肖菲张永香王业民
文献传递
细胞周期调控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基因治疗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调控与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增生基因治疗的进展。方法 总结并分析近几年细胞周期调控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基因治疗的研究文献。结果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是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增生性疾病的主要致病机理。激活的VSMC最终通过细胞周期来完成其分裂、增生 ;近几年基因治疗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结论 利用基因治疗等方法阻断VSMC周期的进行 ,可为血管增生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方法。
张卫国董果雄
关键词:平滑肌血管细胞周期细胞增生基因治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