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娟
- 作品数:38 被引量:278H指数:8
- 供职机构:浙江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行为偏差探源被引量:6
- 2021年
-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行为偏差是指高校出于追求教育资源或提高社会声誉等目的,在进行来华留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生偏离相应制度或规范的行为,集中表现在入学标准设置过低、考核标准与考试程序过松、日常生活条件待遇过高、违法违纪行为处理过宽。高校在政府、市场双重逻辑裹挟下偏离其留学生管理行为的应然逻辑,在留学生管理事务上追求指标政绩,施行顶格管理;陷入制度依赖误区,缺乏创新管理;盲目迎合市场评价,偏离发展规律。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高校应明确自身的价值与使命,坚守大学精神,理性重塑与政府、市场之间的关系,用创新、科学的管理思维进行来华留学生的管理,矫正来华留学生管理中的行为偏差。
- 张凤娟胡彬玮
- 关键词: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行为
- 美国STW改革的教育理念及实践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发动的STW改革影响深远,此次改革提出的教育理念区别于传统的单纯注重学校本位学习的观点,倡导加强学校本位学习与工作本位学习的结合,而其在实践中的教育模式也值得思考与借鉴。
- 张凤娟
- 关键词:工作本位学习
- 政策工具视角下英国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2013—2021年,英国连续颁布三项教育国际化战略计划,这一系列战略计划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形成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国际化品牌发挥了巨大作用。借助麦克唐纳尔和艾莫尔的政策工具分类理论分析,发现命令性工具、激励性工具、能力建设工具和系统变革工具分别在行为规则制定、短期资源调整、长期投资和体系建设等方面促进英国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该战略计划的实施遵循“情境—目标—工具”的逻辑,推进了政策工具组合从“命令性工具为主”到“激励性工具为主”;提出“全政府方式”,推进了政策工具从“更多的政府干预”到“更多的主体参与”;借助政策工具持续外扩战略布局,实现了从“高价值活动区域”到“潜在增长区域”的拓展。
- 张凤娟吴佳欣
- 英、美大学主体性实现及机制建设
- 2013年
- 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与之相关的政府教育行政机制至关重要。西方国家大学主体性发挥得较为充分,既能维护大学精神,又能履行社会责任,这与西方国家政府的善治制度是分不开的。以英国和美国为例,两国政府设计的大学主体性实现机制不尽相同,但是又体现了一些共同理念:尊重大学的主体地位;对大学进行宏观管理,具体手段为拨款与评估;通过契约或者法律认定方式明晰大学独立法人地位;建立大学内部法人治理结构。
- 张凤娟宣勇
- 关键词:政府善治
- 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预警机制分析——基于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被引量:6
- 2011年
- 文章通过分析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关系,指出我国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不相适应的主要现象,如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人才培养类型趋同、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重复等,并基于地方性大学与区域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建立地方性大学人才培养预警机制的对策,如地方性大学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预警机制、人才培养的跟踪与预警机制等。
- 张凤娟陈向红
- 关键词:区域经济预警
- 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一项区域比较研究
- 2025年
- 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承担起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使命。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TOPSIS法对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能力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采用分位数回归分析法对影响高校服务能力的因素展开探讨。结果表明: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呈现出“东高中平西低”的分布格局,高水平集聚特征显著;人力资本、校企合作、R&D经费投入强度对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人均科技经费在部分分位点对高校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能力产生负向影响,政府支持、人均GDP对服务能力的提升未发挥作用。基于此,从优化高等教育资源空间布局、加强人力资本支撑、深化产学合作模式、优化科技投入机制以及构建有助于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 张凤娟谢晓锐陈向红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范式变迁及其嬗变逻辑被引量:29
- 2022年
- 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时代背景下,对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历史变迁规律的探究有助于推动政策的调适与变革,以应对社会情境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本研究运用Nvivo12 Plus软件对我国自1998年至2021年出台的170个创新创业教育政策文本进行词频和编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政策变迁理论,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变迁划分为酝酿萌芽期、试点探索期、迅速发展期和全面建设期四个阶段。从历史制度主义“路径依赖—关键节点”的分析框架发掘其变迁路径,从“宏观结构—中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分析框架发掘其变迁背后的动力机制。基于此,提出在新的历史节点下,应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价值性目标”的实现、“互联网+”模式的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 张凤娟潘锦虹
-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历史制度主义
- 从“评建分离”到“以评促建”:有用的学科评价应实现四个转变被引量:5
- 2022年
- 现行的学科评价与学科建设之间存在“体用分离”“评建分离”问题,导致大学学科建设中出现许多非理性行为,如大学学科建设的主体能动性式微、建设指标化倾向日益严重、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制度性同构等问题。好的、有用的学科评价应当是能够“体用结合”并促进学科知识生产能力的评价,唯有在评价主体上实现从“闭环管理”到“开放管理”的转变,从评价目标上实现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转变,从评价内容上实现从“学术评价”到“综合评价”的转变,从评价过程上实现从“静态评价”到“动静结合评价”的转变,方能实现“以评促建”的目的。
- 张凤娟宣勇
- 关键词:学科评价学科建设以评促建
- 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逻辑被引量:13
- 2008年
- 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规律是制订大学规划与开展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据,大学学科组织的生成是内在基因与外部环境合力的结果,作为组织形态学科的生成其内部依据主要体现为知识形态学科的科学范式的形成,具体包括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同一话语体系、学科信念、同一价值取向和相同的研究工具;外部条件包括社会需求、政府支持、学校规划、良好的学科生态等方面。自然演变、自觉繁衍、外部催生、主动播种是大学学科组织生成的基本方式。
- 宣勇张凤娟黄一岚
- 关键词:学科组织
- 论政府在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构建中的主导作用——以杭州市上城区为例被引量:5
- 2011年
- 通过社区教育开展农民工教育培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农民工培训方式,所以在社区、企业、学校和农民工之间构建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很有必要。农民工社区教育作为准经济学意义上的准公共物品,其体系构建应由政府主导。政府在构建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农民工社区教育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与执行者;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构建的主要财政提供者;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搭桥者;农民工社区教育体系构建与运行的监管者。
- 沈央儿张凤娟
- 关键词: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