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健鹏

作品数:139 被引量:448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12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全氟化碳
  • 21篇肺损伤
  • 20篇综合征
  • 20篇急性肺损伤
  • 18篇细胞
  • 15篇通气
  • 13篇呼吸窘迫
  • 13篇急性呼吸
  • 12篇窘迫综合征
  • 12篇呼吸窘迫综合...
  • 11篇蛋白
  • 10篇肺癌
  • 10篇肺泡
  • 8篇肿瘤
  • 7篇严重急性
  • 7篇严重急性呼吸
  • 7篇缺氧
  • 7篇高原缺氧
  • 6篇血气
  • 6篇液体通气

机构

  • 120篇武警总医院
  • 4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中国人民武装...
  • 14篇济南军区总医...
  • 7篇武警医学院附...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新乡医学院
  • 3篇武警部队
  • 3篇武警北京总队...
  • 3篇武警后勤学院...
  • 3篇中国人民武装...
  • 3篇锦州医科大学
  • 2篇空军总医院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2篇武警新疆总队...
  • 2篇北京市门头沟...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136篇张健鹏
  • 34篇刘又宁
  • 30篇樊毫军
  • 28篇高红梅
  • 17篇刘书盈
  • 12篇赵晓巍
  • 11篇常德
  • 10篇陈文丽
  • 10篇王立祥
  • 9篇胡红焱
  • 8篇张永青
  • 6篇王睿
  • 6篇马洪杰
  • 6篇王发强
  • 5篇黄贤
  • 5篇谢景红
  • 5篇梁慧
  • 5篇邹芬芳
  • 5篇韦中余
  • 5篇焦宏彬

传媒

  • 22篇武警医学
  • 11篇中国危重病急...
  • 8篇中华灾害救援...
  • 6篇中华结核和呼...
  • 6篇中国急救复苏...
  • 5篇第11届全军...
  • 4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呼吸与危...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现代护理

年份

  • 3篇2018
  • 8篇2017
  • 16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14篇2007
  • 20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12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6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棒状乳杆菌SZD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观察棒状乳杆菌SZD菌株发酵液对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方法 用牛津杯法对棒状乳杆菌SZD菌株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进行观察.结果 所有SZD菌株的发酵液在pH值为3.0时对4种指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腐生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活性,但其抑菌活性随着pH值的增高而逐渐减弱,当pH值增至5.0时抑菌活性完全消失.SZD菌株发酵液对4种指示菌的抑菌圈较相同pH值的MRS液体培养基上清液的抑菌圈稍大.结论 SZD菌株发酵液在pH值为3.0~4.5时对4种指示菌均有抑菌活性,其抑菌活性主要依赖于发酵产生的乳酸.
姚纲张健鹏胡红焱梁慧
关键词:发酵液抑菌活性
春暖时节话哮喘
2006年
春暖花开了,人们纷纷走出户外,登高远眺。游园赏花,草地漫步。在沐浴春光的同时。提醒大家别忘了注意预防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特别是对那些有哮喘病史及过敏体质的人群尤其重要。
张健鹏
关键词:哮喘支气管哮喘过敏体质
喘可治注射液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3年
刘又宁管希周张健鹏高红梅
关键词:喘可治注射液成人支气管哮喘
目前甲型H1N1流感防治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9年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简称H1N1)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尤其是9月以来国内疫情呈现蔓延之势,集中爆发及散发病例急剧增多,卫生部通报确诊病例已超过5万例,实际病例要远多于此,危重病例明显增加,目前H1N1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张健鹏李增德高红梅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健康大鼠完全液体通气时血气、血压及心率的观察
2002年
目的:探讨国产全氟碳化合物(PFC)作为液态呼吸介质用于完全液体通气(TLV)的可行性。方法: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1)PFC组(10只),用国产全氟萘烷(FDC)作为液态呼吸介质进行TLV。(2)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NS)进行TLV。分别观察动物的存活时间,TLV前及TLV后5、15、30、45分钟(min)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心率(HR)以及动脉平均压(MAP)的变化。结果:1.PFC组动物存活(49.1±8.4)min,NS组动物存活(2.5±3.4)min。2.PFC组TLV 5min时PaO_2均较基础状态(TLV前)明显降低,15、30、45min各时间点PaO_2较5min明显增高,15、30、45min PaO_2间无显著差异,TLV后PaCO_2进行性升高、pH进行性下降。5、15min时HR较TLV前无明显变化,30min起HR进行性下降。5min时MAP较TLV前无明显变化,15min起MAP进行性下降。结论:FDC介导的TLV能支持健康大鼠短期存活,可使PaO_2保持在8kPa以上。
张健鹏刘又宁刘书盈王发强
关键词:血气血压心率机械通气
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加之其起病隐匿,很容易被忽视,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早期诊断是改善其预后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笔者介绍了肺癌早期诊断方法的现状与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诊断方法的优缺点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初步探讨了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董友玲高红梅陈文丽邹芬芳宋瑞珍张亚娟张健鹏
关键词:肺癌影像支气管镜肿瘤标记物
高原缺氧防治探索研究中的一些思考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对增氧和增压两种治疗方法在高原缺氧中作用和应用现状的回顾分析,以及对传统高压氧技术和新出现的增压舱技术的优缺点比较,认为增压舱治疗技术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高原缺氧防治新方法,同时认为探索合理的增压方式是高原缺氧防治研究的发展方向。
张健鹏
关键词:高原缺氧氧疗高压氧治疗增压舱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机械通气时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β及IL-6的变化与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对肺组织产生肿瘤坏死因子_α、白介素_1β、白介素_6的影响。方法应用家兔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模型比较不同机械通气时,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_α、白介素_1β、白介素_6的变化。结果常规通气肿瘤坏死因子_α、白介素_1β、白介素_6水平明显升高,应用肺保护性通气与常规通气比较,指标明显好转,单纯俯卧位通气虽有所好转但差异不明显。结论肺保护性通气不仅可以改善氧合,同时抑制肿瘤坏死因子_α、白介素_1β、白介素_6的释放,减少肺进一步损伤。
赵晓巍刘又宁解立新张健鹏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白介素-1Β白介素-6
全氟化碳对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影响的研究
2010年
目的探讨全氟化碳原液(PFC)对A549细胞生长及其对TNF-α攻击的A549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表达的影响。方法 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TNF-α组、PFC组和治疗组,TNF-α以100ng/ml的浓度攻击细胞,PFC以1/10细胞培养液体积的比例与细胞共同培养。正常组细胞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细胞分别用PFC处理2、4、6h,用MTT法测各组细胞活力变化;用real-timePCR法检测细胞ENaCα、β、γ亚单位表达水平变化;ENaC-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结果 PFC对A549细胞的正常生长无明显影响;PFC对TNF-α攻击的A549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对细胞ENaC各基因及ENaC-α蛋白表达的下调无显著影响。结论 PFC对TNF-α干预后的A549细胞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能减轻TNF-α对ENaC-α、β、γmRNA和ENaC-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蔡添才陈安乐符艾樊毫军张健鹏
关键词:急性肺水肿肿瘤坏死因子Α
苦杏仁甙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苦杏仁甙对博莱霉素大鼠肺纤维化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管暴露法建立大鼠博莱霉素肺纤维化模型,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天狼猩红染色结合偏振光显微镜观察肺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图像分析系统对胶原定量分析。结果建模后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时,博莱霉素组大鼠肺组织Ⅰ、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与博莱霉素组大鼠比较,第28天时苦杏仁甙组大鼠肺组织Ⅰ型胶原面积百分比降低(P<0.01);3个时间点苦杏仁甙组大鼠Ⅲ型胶原面积百分比均低于博莱霉素组(P<0.01)。结论苦杏仁甙通过抑制Ⅰ、Ⅲ型胶原的形成,可有效地减缓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提示该药有可能用于人类肺纤维化的防治。
杜海科宋福成周欣李贺张健鹏
关键词:苦杏仁甙博莱霉素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