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位星

作品数:47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卫生厅课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手术
  • 16篇外科
  • 13篇心脏
  • 7篇心脏病
  • 7篇外科治疗
  • 7篇细胞
  • 6篇外科手术
  • 6篇小细胞
  • 6篇非小细胞
  • 5篇胸腔
  • 5篇置换术
  • 5篇瓣膜
  • 5篇瓣膜置换
  • 4篇动脉
  • 4篇胸腔镜
  • 4篇胸外
  • 4篇切除
  • 4篇肿瘤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47篇中南大学
  • 2篇桃江县人民医...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江西省胸科医...

作者

  • 47篇张位星
  • 28篇陈胜喜
  • 21篇罗万俊
  • 16篇张春芳
  • 16篇蒋海河
  • 13篇龙隆
  • 10篇袁明道
  • 6篇艾正华
  • 6篇雷凯波
  • 5篇朱国勇
  • 4篇黄凌瑾
  • 4篇郗二平
  • 4篇王保祥
  • 3篇黄日茂
  • 3篇庄炜
  • 3篇高阳
  • 3篇汤勇
  • 3篇程远大
  • 3篇过江
  • 2篇何争鸣

传媒

  • 7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中华胸心血管...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4篇湖南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医师杂志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
  • 1篇癌症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全国心脏瓣膜...
  • 1篇全国心脏瓣膜...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8
2007年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83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修复术,同时矫治合并的心内畸形,包括行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主动脉瓣成形术9例,三尖瓣成形术4例,肺动脉瓣重建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37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5例,右心室流出道疏通2例,右室双腔心矫治术1例. 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心力衰竭2例,再次开胸止血4例,均经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个月~6年,平均随访25.6个月.心功能Ⅰ ~Ⅱ级.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复查:未发现主动脉窦瘤复发或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轻度反流2例,轻至中度反流2例;术后6年主动脉瓣重度反流1例,再次行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 主动脉窦瘤破裂预后不良,尽早手术是治疗主动脉窦瘤破裂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恰当切除瘤体,可靠闭合窦瘤口,彻底矫治心脏畸形.
朱国勇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位星龙隆张春芳汤勇雷凯波袁明道
关键词:主动脉窦瘤破裂心脏畸形外科手术
1HAI-1,ST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检测HAI-1mRNA和ST14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杂交技术,积分光密度半定量,检测ST14mRNA和HAI-1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及相应的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AI-1mRNA和ST14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在高分化癌组织表达高于低分化组织(P<0.05),在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与年龄,性别,癌组织类型无关(P>0.05)。结论在肿瘤进程中,HAI-1mRNA和ST14mRNA转录受抑制,两基因在肺癌中可能表现为抑癌基因。HAI-1mRNA和ST14mRNA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可能参与促进细胞分化成熟,并且其表达降低可能促进肿瘤的转移。
张位星过江
关键词:肺癌肿瘤转移原位杂交
三腔二囊管辅助经胸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总结三腔二囊管辅助经胸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90例的临床经验。方法9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接受食管肌层切开术,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经左第7肋床作8 ̄10cm切口进胸,利用术前插的三腔二囊管充气辅助游离肌层,注水检查黏膜有无损伤,全组均未作抗反流手术。结果全部病例无死亡,术后平均住院9d,1例术中损伤黏膜于术中修补,未发生食管瘘等并发症,术后吞咽困难消失,无胃食管反流症状,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三腔二囊管辅助经胸食管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张位星王保祥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龙隆张春芳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三腔二囊管
心脏良性肿瘤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总结心脏良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82年9月至2005年10月本科共手术治疗89例心脏良性肿瘤患者,其中黏液瘤84例,男44例,女40例;非黏液瘤良性肿瘤5例,男2例,女3例。患者年龄2~68(40.13±14.60)岁。所有肿瘤均完整切除。结果:手术死亡3例,其他病例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19年,随访率96.6%(86/89),黏液瘤复发3例,再次手术治疗,术后再随访2年无再次复发。结论:心脏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多样,超声心动图检查基本上可以诊断,手术治疗效果好,部分黏液瘤患者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效果好,应注意术后随访,及时手术治疗。
朱国勇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位星龙隆张春芳袁明道
关键词:心脏肿瘤粘液瘤心脏外科手术
健康管理中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中代谢综合征与良性前列腺增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检查的5 72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测量动脉压,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尿酸(UA);行前列腺B超检查,测量前列腺体积。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两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观察组,不合并代谢综合征组为对照组,分析两组间代谢综合征各指标及前列腺体积的差别;分析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体积的相关性。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进行健康干预1年,观察前列腺体积及症状的变化。结果合并代谢综合征组患者中,BMI、TG、TC、血糖(空腹+餐后2 h)及前列腺体积、血清PSA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与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相关;前列腺体积与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进行健康干预后,代谢综合征的指标降低,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症状较前缓解。结论肥胖、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代谢综合征相关;代谢综合征和良性前列腺增生存在一定的关系,对代谢综合征进行健康干预将有助于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健康管理,从而延缓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王保祥刘绍辉彭仕芳孙虹张位星
分泌蛋白二氢二醇脱氢酶的蛋白组学鉴定及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
2008年
目的:鉴定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的分泌蛋白,以期为肺癌血清标志物的筛选提供候选分子。方法:培养NSCLC的A549细胞系细胞,收集其培养液中的蛋白,应用蛋白质组学和质谱分析方法鉴定。鉴定的蛋白采用Western印迹进一步验证。收集15例NSCLC癌组织及远处正常肺组织,采用RT-PCR、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在癌组织及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表达部位。收集血清104例,其中NSCLC患者64例、肺部良性肿瘤20例,健康人20例,应用ELISA检测血清中该分泌蛋白的变化。结果:在A549细胞的培养液中鉴定并证实存在二氢二醇脱氢酶(dihydrodiol dehydrogenase,DDH)。RT-PCR、Western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检测发现: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癌组织中有DDH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P<0.05),胞质和胞膜中均有DDH蛋白的丰富表达。血清ELISA检测提示,NSCLC患者血清中DDH浓度较肺部良性肿瘤患者及健康人高(P<0.05)。结论:DDH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升高,是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泌蛋白型血清标志物。
黄凌瑾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位星林国强周建华
吸入NO对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及临床研究
研究结论:①体外循环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1小时,可能发生肺缺血再灌注损伤;②体外循环术中再灌注后第11分钟吸入20ppm NO、连续30分钟,对其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③吸入NO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
张位星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
胸外伤145例剖胸手术体会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总结 14 5例胸外伤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全组收治胸外伤 935例 ,其中 14 5例行剖胸手术 ,包括心脏外伤 16例 ,支气管断裂 17例 ,进行性血胸 35例 ,胸腹联合伤 4 1例 ,其它 36例。结果 :死亡 4例 ,死亡率2 .76 % ,均为胸腹联合伤 ,其余病例均治愈。结论 :胸外伤病情危重 ,但及时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周民强张位星
关键词:胸外伤剖胸手术
“纽扣状”转移保留二尖瓣全装置瓣膜置换及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以狭窄为主的患者采用"纽扣状"转移保留全瓣装置二尖瓣置换的方法及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0例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分为A组(术中"纽扣状"保留全部二尖瓣瓣下结构)、B组(术中仅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和C组(术中未保留瓣下结构);术前、术后3~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A组术后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容积,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的改善优于B、C组,对于射血分数的改善A组显著优于B、C组。A、B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C组延长,但A、B两组无明显差异。总体转流时间C组较A、B两组缩短。结论:风湿性心脏病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行瓣膜置换时可采用"纽扣状"转移保留全部瓣下装置,患者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善优于部分保留者和不保留者。
周方陈胜喜罗万俊蒋海河张位星龙隆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左心功能二尖瓣狭窄
钬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对羊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1998年
我们对钬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对羊急性心肌缺血梗塞的作用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动物模型本地黑山羊18只,体重10~12.5kg,性别不拘。戊巴比妥钠30mg/kg肌肉注射麻醉,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吸纯氧。监测心电图及平均动脉压。经左第四肋间作前外侧切口进胸,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4小时,随机分为二组:①对照组,8只山羊,②激光组,10只羊,结扎LAD一小时行TMLR。实验结束后行单分子发光计算机断层心肌扫描(SPECT)。
张位星陈胜喜张春芳龙隆申建初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肌血运重建术钬激光心肌保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