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丑丑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甘肃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免疫
  • 3篇中西医
  • 3篇中西医结合
  • 3篇免疫功能
  • 3篇化疗
  • 3篇白血
  • 3篇白血病
  • 2篇胆胰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癌
  • 2篇增殖
  • 2篇上皮
  • 2篇裴正学教授
  • 2篇西医
  • 2篇细胞淋巴瘤
  • 2篇细胞免疫
  • 2篇细胞增殖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机构

  • 14篇甘肃省肿瘤医...
  • 4篇甘肃省医学科...
  • 1篇兰州市妇幼保...

作者

  • 14篇张丑丑
  • 5篇冯永笑
  • 5篇万强
  • 2篇杨英
  • 2篇田彩平
  • 2篇李文英
  • 2篇董艳琴
  • 1篇王芳
  • 1篇薛文翰
  • 1篇刘喜婷
  • 1篇李蕙
  • 1篇江秀娟
  • 1篇单金姝
  • 1篇张桂琼
  • 1篇张明
  • 1篇郗爱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新中医
  • 1篇甘肃医药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食管疾病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表达miR-186对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究过表达miR-186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选取人白血病HL-60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细胞计数试剂-8(CCK-8)、Hoechst33258染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蛋白质印迹法(WB)法分析细胞形态、miR-186相对表达量、增殖能力、凋亡情况、相关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转染24 h后,与mimic NC组相比,miR-186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miR-186相对表达量、凋亡细胞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细胞增殖活力、丙二醛(MDA)、p-PI3K和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的加入使各项指标差异更加显著(P<0.05)。结论过表达miR-186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并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细胞凋亡。
冯永笑赵晓亮张丑丑董艳琴
关键词:增殖凋亡
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对照组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2组均治疗3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象、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缓解率(93.33%)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而治疗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裴氏升血颗粒联合伊马替尼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伊马替尼治疗,裴氏升血颗粒可以减轻伊马替尼的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张丑丑冯永笑万强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西医结合疗法伊马替尼免疫功能
甲复康口服液联合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甲状腺炎伴临床甲减251例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观察甲复康口服液联合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临床甲减的疗效。方法:将251例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临床甲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124例。对照组口服左旋甲状腺素片,起始剂量50μg,根据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调整。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甲复康口服液(处方:三棱10 g,莪术10 g,青皮6 g,夏枯草10 g,地黄12 g,玄参10 g,麦冬12 g,当归12 g,川芎10 g,赤芍15 g,山药10 g,山茱萸10 g,牡丹皮6 g,茯苓12 g,泽泻10 g,牡蛎10 g,仙茅10 g,淫羊藿10 g),20 mL/d,2次/d。两组均治疗90 d。结果:治疗组显效107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有效率94.49%;对照组显效98例,有效7例,无效19例,有效率84.68%。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降低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复康口服液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伴临床甲减有较好疗效。
张丑丑万强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FTFTTGAB
复方兰州方配合灌肠治疗宫颈癌放射性直肠炎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子宫颈癌是一种发生在子宫颈上皮的恶性肿瘤,局部晚期宫颈癌目前多采用放射治疗,由于放射面积较大,治疗剂量较高,直肠是最容易受损的脏器,
张丑丑万强冯永笑
关键词:放射性直肠炎子宫颈癌灌肠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子宫颈上皮
裴正学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临床经验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较差,裴正学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癌,疗效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丑丑
关键词:胰腺癌中西医结合
文献传递
裴氏升血颗粒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是成人淋巴瘤中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预后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异质性,病理多变,病变广谱[1-2]。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ikin's Lymphoma,NHL)中较常见的一种,约占成人NHL的30%~40%[3]。通常情况下,机体内极少数突变细胞可转变成癌细胞,而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癌细胞才能避开免疫系统的清除,发展成恶性肿瘤。
李文英田彩平张丑丑杨英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细胞免疫
州方对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兰州方对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化疗的毒副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弥漫大B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兰州方加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功能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丑丑
关键词:免疫功能减毒增效
复方桑枝合剂配合唑莱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重度疼痛7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复方桑枝合剂联合唑莱膦酸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癌重度疼痛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住院病例72例,随机分组,其中治疗组38例,对照组34例,两组均给予唑莱膦酸钠,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治疗组加用复方桑枝合剂,共治疗1月。观察疼痛缓释率,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均可减少患者疼痛的程度,其中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桑枝合剂配合唑莱膦酸钠对骨转移癌引起的重度疼痛具有镇痛迅速,疗效确切,能明显减少吗啡的使用量,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万强李蕙张丑丑江秀娟
关键词:重度疼痛
过表达miR-186减弱EMT途径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及糖酵解
2023年
目的探究过表达miR-186对白血病细胞增殖、迁移、糖酵解和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白血病HL-60细胞,然后转染mimic NC和miR-186 mimic至HL-60细胞,分别设为mimic NC组(阴性对照组)和miR-186过表达组,非转染的细胞设为对照组。miR-186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细胞形态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活细胞计数(CCK-8)法测定;细胞迁移率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测定;乳酸生成量和葡萄糖消耗水平分别采用萄糖检测试剂盒和乳酸检测试剂盒测定;EMT相关因子[E-钙粘蛋白(E-cadherin)、N-钙粘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使用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WB)法测定。结果转染24 h后,与对照组和mimic NC组相比,miR-186过表达组miR-186相对表达量、细胞增殖抑制率及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而细胞迁移率、葡萄糖消耗水平、乳酸生成量及N-cadherin、Vimen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和mimic 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miR-186能够通过减弱EMT进程抑制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糖酵解。
冯永笑张丑丑董艳琴赵晓亮
关键词:白血病增殖迁移上皮间质转化糖酵解
甘肃省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甘肃省部分地区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为甘肃省食管癌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2年就诊于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经胃镜、病理检查确诊的新发食管癌患者31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1∶1配对方法于非食管癌人群中选取对照组311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食管癌发病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口腔疾病、长期吸烟、长期饮酒、饮茶、进食速度快、暴饮暴食、重盐饮食、常食热烫食物、常食硬质食物、常食腌菜、常食油炸烟熏食物、常食霉变食物、饮用非自来水与当地食管癌发病相关(P<0.05),经济收入、水果、蔬菜、豆制品是食管癌发病的保护因素。对单因素有意义的因子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得出:口腔疾病、吸烟、饮酒、饮茶、常食热烫食物、常食腌菜、常食油炸烟熏食物、进食速度快、暴饮暴食、饮用非自来水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甘肃省食管癌发病与吸烟、饮酒、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郝天丽薛文翰张承强冯永笑张桂琼张丑丑单金姝
关键词: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