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君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摩擦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 转动微动的模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9年
- 基于超低速往复转动电机和高精度六维力学传感器,研制了转动微动摩擦磨损试验装置,成功实现了球/平面接触条件下的转动微动;进行了GCr15钢球与LZ50钢在不同转动角位移幅值和法向载荷下的转动微动试验。结果表明:转动角位移幅值和法向载荷对转动微动行为有重要影响;可以通过摩擦力-转动角位移幅值(Ft-θ)曲线来表征转动微动行为,随着转动角位移幅值或法向载荷变化,Ft-θ曲线呈3种基本类型,即平行四边形状、椭圆状和直线状,分别对应于摩擦界面的完全滑移和部分滑移状态;LZ50钢转动微动在部分滑移状态下表现为弹性变形协调,损伤轻微;随着角位移幅值的增大或法向载荷的减小,微动运行于完全滑移状态,损伤表现为塑性流动、氧化磨损和剥层,其磨痕轮廓明显不同于切向微动模式。
- 莫继良朱旻昊廖正君姚崇跃周仲荣
- 关键词:微动转动微动微动磨损
- PMMA转动微动摩擦学行为的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新型转动微动试验机上,进行了PMMA与GCr15钢球(40mm直径)在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25~2.5°和法向载荷为100N的转动微动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了其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随转动角位移幅值的增加,PMMA的转动微动会依次呈现三个区域,即部分滑移区、混合区和完全滑移区;相比部分滑移区和完全滑移区,混合区的摩擦系数明显较高;部分滑移区摩擦系数保持在较低水平且损伤轻微,微动的相对运动由弹性变形协调。在混合区和滑移区PMMA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为伴随黏性流动的颗粒剥落和磨粒磨损。研究发现在混合区和滑移区的磨斑中央产生因黏性流动造成的损伤累积所致的材料隆起。
- 杨皎莫继良C.VERRIER郑健峰廖正君朱旻昊
-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PMMA
- LZ50车轴钢转动微动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2
- 2010年
- 在新型转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进行LZ50车轴钢/GCr15钢在法向载荷为10N、转动角位移幅值为0.125°~0.5°的转动微动磨损试验。在摩擦动力学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磨痕的微观分析,研究材料的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结果表明,LZ50车轴钢的微动运行区域仅呈现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未观察到混合区。滑移区的摩擦因数明显高于部分滑移区;摩擦因数随着转动角位移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车轴钢在部分滑移区损伤轻微,磨痕呈环状;而在滑移区,接触中心呈现材料塑性流动累积造成"隆起"特征,LZ50钢的转动微动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
- 廖正君莫继良郑健峰杨皎周仲荣朱旻昊
-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
- 7075铝合金转动微动磨损机理研究
- 莫继良朱旻昊郑健峰廖正君周仲荣
-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7075铝合金
- 两种Fe-C合金的转动微动磨损研究
- 工业中的实际微动现象十分复杂,接触方式各式各样,目前尚无统一分类方法,以球//平面接触模型为例,根据不同的相对运动方向,微动可分为4种基本运行模式:切向/(平移式/)、径向、转动和扭动微动。但绝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平移式/(...
- 廖正君
- 关键词:微动磨损转动微动工业纯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