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虎
- 作品数:60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学校科研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笔谈)
- 2014年
- 主持人语
随着生态危机越来越严重,党和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和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列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本专题就是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比较深广的探讨。
- 秦宣郇庆治蔡华杰王增智刘华初丁匡一覃世艳庾虎王习明
-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 全球竞争中的马克思合作思想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的全球竞争中,指出了另一种经济关系存在的必然性,即合作关系,从而为我们考察全球资本关系的未来变化提供了认知线索。从总体上看,竞争是合作的前提,竞争的全球性要求合作进一步加强;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与竞争的全球性困境又导致竞争向合作转化。随着合作的深入,它将超越以市场主义为核心的竞争关系而成为共产主义生成的前提之一。
- 庾虎
- 广西生态文化“四维”互构体系建设探究
- 2016年
-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一种适宜的生态文化支撑。建设广西生态性民族文化互构体系为生态文明提供可贵的文化资源,建设广西生态性祛风险文化互构体系能够消除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无意识后果,建设广西环境文化的生态性互构体系能够实现话语权的转变,建设广西资源文化的生态性互构体系可以构建起一种与资源互化的自然社会。通过"四维"文化互构体系建设,最终在广西生态文明进程中形成把自然作为自然资本的自然理念的文化。
- 庾虎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
- 马克思笔下的东方社会及研究意义
- 2016年
- 对东方社会的研究是贯穿马克思历史理论脉络的一条主线。通过对东方社会的研究,马克思找到了与西方社会殊途同归的历史规律。对落后国家的研究,探寻到了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也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一种实证。对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研究,有益于当前中国正确处理社会发展的内外关系,有益于实现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 庾虎
- 关键词:东方社会
- 新全球化中社会发展理念的新挑战被引量:2
- 2016年
- 1991年是全球化的一个转折点,全球化重新开始了它的事业。新全球化对经济社会中的生产、交往、分工等方面造成了部分质变。生产、交往、分工等社会发展理念的基本范畴在新全球化中滋生出由外向内的要求,即全球性因素对一国内部发展形成强烈的反作用。对外部作用影响力的认知在传统社会发展理念中不是没有,而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当代这种反作用对社会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规制与要求,冲击着传统的社会发展理念,人们历经着与新全球化之前不同的发展要求与挑战。
- 庾虎
- 关键词:社会发展观
- 广西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多重人文环境研究
- 2014年
-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文环境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与意义常被忽略,其结果是造成技术与人文之间的冲突。广西拥有多重人文环境,表现为价值观、伦理观与信仰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并体现着生态性。广西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当从多重的人文环境中汲取实践经验和理论元素,以实现资源与规则的生态配置。
- 庾虎
- 关键词:民族生态文明人文环境
- 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诚信的调查与分析
- 2014年
-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广西高校大学生对资助体系的认知情况、对贫困生的认知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探究当代大学生的诚信观,指出广西高校资助体系框架下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庾虎吴建冰
- 关键词:广西高校大学生
- 传统文化视角下桂西北大石山区少数民族生态观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论文从传统文化视角分析了桂西北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传统生态观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进而探讨了当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生态观的现实意义,以期为当地的生态保护与治理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 罗展鸿李巧茹庾虎
- 关键词:桂西北少数民族生态观
- 现代全球化生成维度转型的后果被引量:1
- 2014年
- 从世界历史来看,现代性、资本、技术和民族-国家是导致现代全球化生成的主要维度。起源于西方的现代性最终促使人类社会关系成为一种全球抽象,现代性的不断转型也造成了一种全球压抑。资本及它的运行是当代全球化生成的直接动力,但资本使人之理性不断发生异化,从而也使全球化处于异化中。技术发展在促进全球化生成的同时,也使全球化中的人与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技术本身。民族-国家与全球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面,没有民族-国家,全球化不可能最终生成。
- 庾虎
- 关键词:资本民族-国家
- 大石山区少数民族价值伦理观变迁与新媒体影响
- 2015年
- 本研究在2014年8-9月期间,以生活在广西大石山区(主要指广西西部和北部的6市30个县市、区)124位少数民族为问卷调查对象,尝试分析对这一地区少数民族价值观和伦理观变迁过程中新媒体对其所产生的影响。考虑到对比性,此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均为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他们经历了一个社会变迁相对较长的时期,而社会变迁对个人与群体价值伦理观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决定性作用。并且,选择的样本及他们的家庭都长期与所属民族的人们聚居在一起。从而。
- 庾虎罗展鸿
- 关键词:价值伦理媒体影响惩恶扬善社会变迁新媒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