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海
-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市第九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治疗性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治疗性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的疗效。 方法 3 0例慢乙肝患者为研究组 ,采用治疗性疫苗 (基因重组乙肝疫菌 3 0 μg联合佐剂 1ml)治疗 ,皮下注射 ,每月 1次 ,疗程 6个月 ;2 8例慢乙肝患者作为对照组 ,给予常规的护肝等治疗而不使用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物。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BHsAg、HBeAg、HBVDNA阴转率分别为 6.7%、3 7.5 %、42 .1 %,对照组分别为 0 %、9.5 %、1 1 .1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BeAg、HBVDNA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HBsAg、HBeAgS/N值下降大于 3 0 %例数分别为 2 6.7%(8/3 0 )、41 .7%(1 0 /2 4) ,HBVDNA下降大于5 0 %例数为 68.4%(1 3 /1 9) ;治疗前后血清HBeAgS/N值分别为 2 9.85± 1 2 .41和 1 9.65± 1 4.2 6(P <0 .0 5 ) ;治疗前后血清HBsAgS/N值分别为 3 3 .0 9± 8.98和 2 9.74± 1 0 .69(P >0 .0 5 ) ;研究组治疗后肝功能复常率为 73 .3 %(2 2 /3 0 )。 结论 大剂量乙肝疫苗联合佐剂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清HBeAg、HBsAg(S/N)及HBVDNA值 ,达到减少HBV复制、清除HBV的目标 ,并能增加抗 HBs的产生。
- 邓见廷徐龙涂相林康海吴国伟汤红萍吴林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HBV疫苗治疗
- 30例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心脏功能不全的变化。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18例有腹水(腹水组)、12例无腹水(无腹水组),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人群的心脏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和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3组人群左室射血分数、等容收缩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腹水组较对照组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延长、E/A比值下降(P<0.01)、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腹水组患者IVRT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主动、被动舒张功能下降。血浆NT-proBNP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心功能损伤检测具有一定价值。
- 刘林华康海龙涛
- 关键词:肝硬化心脏超声心功能不全
- CRP、PCT与中性粒细胞比率在乙肝相关性肝衰竭继发细菌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CRP、PCT与中性粒细胞比率在乙肝肝衰竭患者合并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乙肝相关性肝衰竭患者80例,其中细菌培养阳性的患者设为感染组(n=40),排除合并感染者为非感染组(n=40),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比率,绘制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组CRP、PCT、NEUT%比非感染组明显升高(P<0.05)。CRP曲线下面积ROC为0.829,95%CI(0.734,0.924);PCT曲线下面积ROC为0.820,95%CI(0.723,0.917);NEUT%曲线下面积ROC为0.863,95%CI(0.783,0.944)。当截断值为21.4 ng/mL,CRP的敏感度为72.5%,特异性为90.0%;当截断值为0.97 mg/L,PCT的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80.0%。当截断值为76.4%,NEUT%的敏感度为75.0%,特异性为87.5%。结论 CRP、PCT、NEUT%为诊断乙肝肝衰竭合并感染的可靠指标,PCT敏感性较强,CRP特异性较高,综合分析有利于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感染。
- 欧阳兵李艳艳范声春康海
- 关键词:CRPPCT
- 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 2016年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α_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80例,根据收治时间和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均常规使用护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胸腺素α_1。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生存率为83.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生存率51.72%(P<0.01)。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胸腺素α_1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可明显降低死亡率。
- 康海徐贞秋权建东徐龙
- 关键词:重型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