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爱兰

作品数:39 被引量:101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解剖学
  • 5篇基因
  • 5篇创伤
  • 4篇多态
  • 4篇多态性
  • 4篇血性
  • 4篇苔藓纤维
  • 4篇提纯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皮肤创伤
  • 4篇皮肤创伤修复
  • 4篇缺血
  • 4篇卒中
  • 4篇癫痫
  • 4篇难治
  • 4篇难治性癫痫
  • 4篇基因多态性
  • 4篇教学
  • 4篇多肽

机构

  • 29篇昆明医科大学
  • 10篇昆明医学院第...
  • 2篇昆明医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常州市第四人...
  • 1篇常州市第三人...
  • 1篇保山市第二人...

作者

  • 39篇庞爱兰
  • 17篇孟步亮
  • 10篇任惠
  • 6篇徐忠
  • 5篇任惠
  • 4篇计畅
  • 4篇刘彬
  • 4篇张丽华
  • 4篇杨新旺
  • 4篇王滢
  • 3篇刘锦
  • 3篇王学峰
  • 3篇常履华
  • 3篇文薇
  • 3篇黄红
  • 3篇刘磊
  • 2篇郑颖
  • 2篇郑颖
  • 2篇吴春华
  • 1篇许虹

传媒

  • 4篇解剖学杂志
  • 3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2篇现代电生理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神...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云南医药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aPshot微测序技术分析SNCA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省汉族人群PD相关性研究
张丽华计畅刘彬黄红徐忠庞爱兰任惠
SNapshot微测序技术分析SNCA基因多态性与帕金森病关联性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检测帕金森易感基因SNCA(rs356165、rs894278、rs4106153、rs7684318)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在帕金森(PD)组与对照组人群基因频率的差异。方法采用SNapshot微测序技术分析对云南地区116例汉族PD患者和95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基因SNCA4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分析,运用SHEsis软件进行连锁不平衡检验,SPSS13.0软件和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比较,对比PD组与对照组之间频率的分布差异。结果PD组和对照组SNCA基因rs356165、rs7684318等位基因分布、各基因型频率比较未存在差异性(等位基因P=0.29,x2=1.39;P=0.20,x2=1.57;基因型频率P=0.21,x2=3.11;P=0.22,X2=2.95)。PD组和对照组SNCA基因rs894278、rs4106153等位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x2=1.59;P=0.003,x2=8.35)。在rs894278位点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8,x2=4.96),而rs4106153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x2=7.11)。结论云南省汉族人群中SNCA基因rs894278和rs4106153与PD显著相关,rs356165、rs7684318不与PD相关。rs894278位点的GG基因型和rs4106153位点AA基因型与PD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PD的发生的遗传性危险因素。
刘彬张丽华徐忠计畅庞爱兰郑颖吴春华任惠
关键词:帕金森病基因多态性
老化大鼠坐骨神经Fas与FasL的表达及纤维结构变化
2009年
为了观察老化对神经纤维组成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对凋亡相关因子Fas及其配体FasL表达的影响,随机取3月龄(成年组)和24月龄(老年组)正常SD大鼠各16只进行以下实验: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计数轴突数与Schwann细胞数的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坐骨神经老化时Fas和FasL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透射电镜下可见老年大鼠坐骨神经轴突直径增加,轴突周围间隙扩大,多数髓鞘分离,部分板层结构排列紊乱、破坏甚至呈气球样变。老年组的轴突数与Schwann细胞数的比例较成年组变大(P<0.01)。两组动物坐骨神经的髓鞘与轴突均可见Fas和FasL免疫组化阳性染色,但老年组大鼠的Fas和Fasl表达量明显增多(P<0.05)。以上结果提示老化大鼠坐骨神经神经纤维的形态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与凋亡相关基因产物Fas及其配体FasL的表达增加有关。
庞爱兰孟步亮王廷华
关键词:坐骨神经
难治性癫痫患者脑组织中srGAP2的表达
2014年
目的:srGAP2(Slit-Robo GTPase-activating protein 2)作为Slit-Robo下游信号通路中一个重要的RhoGAP分子,在大脑轴突的形成及神经细胞的迁移中发挥作用。本课题通过检测病人大脑组织中srGAP2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srGAP2与难治性癫痫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方法:从已建立的难治性癫痫脑库中随机选取35例患者的颞叶脑组织和同期15例相对正常的颞叶脑组织作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利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免疫印迹三种方法检测srGAP2在两组脑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人的颞叶脑组织中,srGAP2主要少量表达在神经元胞膜和胞浆中;而在难治性癫痫患者颞叶脑组织中srGAP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rGAP2可能与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庞爱兰王学峰孟步亮任惠刘锦
关键词:难治性癫痫苔藓纤维出芽
神经病学研究生培养的思考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神经病学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严峻的考验,结合自己研究生时的心得和几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应该从人文、临床和科研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全面的培养.
庞爱兰孟步亮耿嘉
关键词:神经病学人文素养
一种多肽OA-GL21及其提纯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皮肤创伤愈合的修复多肽OA‑GL21,所述多肽OA‑GL21包含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多肽OA‑GL21的提纯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述皮肤创伤修复肽OA‑GL21可加速体表...
孟步亮杨新旺王滢边温馨庞爱兰
文献传递
肌节定义的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23年
定义与概念是学科的基石,是教学的基本点,是学科发展与建设的核心内容。目前教科书一直以肌原纤维的中间部分为代表,以相邻Z线之间的部分来定义肌节。但是要确定横纹肌收缩以及发生的基本结构单位,还应考虑到肌纤维的末端是由半个肌节与另外没有Z线且长度不规则的部分构成。以相邻Z线或相邻M线之间部分作为肌节,必然会导致细肌丝复合体(Z线与其两侧的细肌丝)的或粗肌丝复合体(粗肌丝与其中部的M线)的构造不完整;心肌的二联体和骨骼肌的三联体与肌原纤维横纹的对应位置也各自不同;因而原有肌节的定义不能够严整,对洽上述现象,故拟将对此进行探讨。
庞爱兰杨美凤叶频杨新旺孟步亮
关键词:肌原纤维三联体复合体
SNaPshot微测序技术分析LRRK2基因多态性与云南省汉族人群PD相关性
刘彬张丽华计畅黄红徐忠庞爱兰任惠
人体骨组织数值与形态特点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研究确立骨组织数据的基准参照点,为医学、生物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昆明市区10例,汉族、30岁±1岁男性的正常额骨和股骨新鲜解剖学教学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制作骨磨片。获取额骨鳞部垂直位、水平位骨磨片和股骨中段水平位骨磨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骨组织的类型和各自的细胞数量(代表骨组织所占百分比例);并测量骨细胞的长径、宽径和厚径。分别直接测量与应用生物力学测量仪测量“额鳞中部”新鲜骨、脱脂脱水骨和煅烧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结果 :额骨鳞部骨组织分为编织骨(62.0%)、板层骨(28.8%)和束状骨(9.2%)3种类型;骨细胞亦呈扁椭圆形,但体积大于股骨骨细胞;其中编织骨骨细胞椭圆面平行于颅骨表面。股骨中份骨组织分为骨单位(68.5%)、间骨板(27.3%)和环骨板(4.2%)3种类型;股骨多数骨细胞长径与骨单位中央管平行。“额鳞中部”新鲜骨、脱脂脱水骨和煅烧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6074。结论 :获得一特定人群中额骨与股骨的骨细胞的方向和径值、骨组织的类型和占比,确立了骨组织结构数据的一个基准参照点。额鳞中部骨的密度与抗压强度呈线性正相关关系。
庞爱兰杨美凤代自超杨新旺孟步亮
关键词:骨组织额骨
人体构造原则与临床实践被引量:1
2019年
普遍联系是指任何事物之间均处于相互影响制约的状态,此“相互作用原则”贯穿大自然及人体,是第一原则。为适应环境,免遭淘汰,生命构造必须安全而高效,此“安全高效原则”适于生物,是第二原则。物种演化,各有所长,人体构造利于智能的发展与提高,此“利于智力原则”为第三原则。三个原则均有其相对适用范畴,遗传原则与之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第一、二、三原则的层次与决定关系是前者依次涵盖后者。又以伴行、旋转、交叉和不对称的结构举例,说明人体构造原则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
庞爱兰杨新旺孟步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