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常财旺

作品数:39 被引量:69H指数:6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扬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下颌
  • 11篇下颌角
  • 10篇手术
  • 10篇截骨
  • 9篇术后
  • 9篇下颌角截骨
  • 7篇颧骨
  • 7篇面部
  • 6篇整形术
  • 6篇颧弓
  • 6篇颧骨颧弓
  • 4篇切除
  • 4篇颌骨
  • 4篇外科
  • 4篇下颌骨
  • 4篇截骨术
  • 4篇口腔
  • 3篇整形术后
  • 3篇三维CT
  • 3篇颌下

机构

  • 19篇扬州市第一人...
  • 18篇扬州大学附属...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扬州大学附属...

作者

  • 38篇常财旺
  • 33篇黄锦华
  • 33篇郭军
  • 31篇孟志兵
  • 29篇张强
  • 22篇卞洁
  • 13篇杨乐
  • 2篇杨旭东
  • 2篇谭赵云
  • 2篇吴煜农
  • 1篇宋晓陵
  • 1篇丁永玲
  • 1篇赵胜贤
  • 1篇宋晓萌
  • 1篇叶金海
  • 1篇詹祥
  • 1篇郭军

传媒

  • 10篇中国美容医学
  • 4篇口腔医学
  • 4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中华医学美学...
  • 1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2
  • 5篇2021
  • 6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鼻小柱支架联合鼻翼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整形支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鼻小柱支架联合鼻翼支架,主要包括本体,本体由鼻小柱支架与鼻翼支架构成,鼻翼支架对称分布于鼻前棘的两端,鼻小柱支架位于鼻前棘上方区域,鼻翼支架与鼻小柱支架的结合部分设有一定的...
郭军常财旺孟志兵黄锦华张强邵苗苗
文献传递
颧骨颧弓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再次手术修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针对颧骨颧弓整形术后并发症的再次手术修复方案及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0月至2014年08月,共收治颧骨颧弓整形并发症患者23例,均接受再次手术修复,其中单纯行颧骨颧弓修复术患者5例,另外18例患者同期行SMAS上提术,观察并评估其疗效。结果全部23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患者术后单侧额纹消失,经神经营养治疗3周后完全恢复。术后评价23例均为满意。术后随访0.5~5年,颧骨颧弓外形满意。结论颧骨颧弓整形并发症患者经再次手术修复后可取得良好效果。
黄锦华杨旭东张强孟志兵常财旺卞洁郭军
关键词:并发症再次手术
颧骨颧弓缩小联合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咀嚼肌群变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颧骨颧弓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咀嚼肌群的动态变化。方法:随机选取颧骨颧弓肥大及下颌角肥大者59例,于术前、术后10天、术后3个月分别做三维CT检查,并对颜面部进行三维测量,采用q检验(Newman-Keuls法)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咬肌、翼内肌的变化趋势相同,术后10天横截面积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横截面积较术前减少;翼外肌、颞肌横截面积术前与术后10天未见明显变化,颞肌术后3个月较术前降低,翼外肌术后3个月较术前增大。结论:颧骨颧弓缩小及下颌角截骨整形术后短期内由于术中截骨及对肌肉的剥离,使咬肌、翼内肌发生损伤,随着术后恢复,肌肉等组织重新附着发生适应性改变从而较术前减小;颧骨颧弓缩小术后可造成颞肌萎缩;由于术中很少累及到翼外肌,所以术前及术后10天变化不明显,术后3个月发生代偿性增大。
张强郭军孟志兵常财旺杨乐黄锦华卞洁
关键词:三维CT
一种面部手术内窥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外科手术领域内的,特别涉及一种面部手术内窥系统。该面部手术内窥系统,用于取出嵌入面部的异物,包括探测部,包括内窥镜以及负压管,内窥镜包括探测光源以及软管,软管的前端设置有探测光源,软管与负压管连通,负压管的内...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 邵苗苗郭军
文献传递
Syndecan-1、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口腔黏膜癌变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yndecan-1和MMP-9在50例口腔黏膜鳞癌、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8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yndecan-1表达的阳性率为54%(27/50),显著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MMP-9表达的阳性率为92%(46/50),显著高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黏膜组织组;Syndecan-1和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明显关系,与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Syndecan-1与MMP-9表达在口腔癌呈负相关(r=-0.492,P<0.01)。结论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与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浸润和转移有关,检测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中Syndecan-1与MMP-9的表达对判断肿瘤进展及恶性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常财旺郭军叶金海宋晓萌谭赵云宋晓陵丁永玲吴煜农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三维CT引导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深部异物取出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深部异物取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1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异物患者,分别在术前进行颌面部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后微创取出异物,并进行美容缝合。结果:16例患者口腔颌面部异物完全取出,术后检查未见异物残留,5~7d后拆线,除1例患者局部血肿2周后完全消退外,其余患者均一期愈合。结论:在三维CT重建精确定位下,微创取出异物后精细缝合可取得良好效果。
黄锦华卞洁孟志兵常财旺张强邵苗苗郭军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三维CT
颏下颌下颈阔肌成形术在下颌角截骨术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通过手术方法预防下颌角截骨手术后下颌软组织松垂,观察手术效果,探讨更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8例下颌角方大患者同期行下颌角截骨术及颏下颌下颈阔肌成形术,纠正患者下颌角方大及预防颏下颌下脂肪堆积、松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无1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致下唇歪斜;所有患者张口度正常;术后16例患者对术后外形比较满意;1例患者术后感染后取出提升线;1例患者颏下颌下仍较肥厚松垂,效果不明显。结论颏下颌下颈阔肌成形术在下颌角截骨术中同期施行对下颌角方大患者面部轮廓改善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同时面部神经血管丰富,术者应熟悉其分布走行,重视钝性分离,不断积累手术经验及操作技巧才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
孟志兵郭军张强常财旺杨乐黄锦华
关键词:下颌角截骨术
下颌角修复病例常见问题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截骨术后修复病例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对策。方法:2005年2月~2012年4月临床行口内入路下颌角整形术后修复151例,通过对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的病情分析和临床随访,观察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和恢复过程。结合术中所见,总结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操作要点。结果:对双侧不对称,截骨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满意的修复效果。截骨过度给予假体植入修复,神经血管损伤针对不同病因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明显的瘢痕手术采取微创并且术后及时预防瘢痕加重。协助门诊颌面外科医生进行阻生齿的顺利拔除,与整形科合作联合修复软组织下垂等。结论:总结第一次手术的不足及缺陷失误,术前详细制订方案,术中精确操作,术后可靠的引流包扎等,可以尽量避免二次并发症的发生。经过适当处理后,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常财旺郭军
关键词:下颌角肥大截骨术术后并发症
颈淋巴清扫术中副神经解剖的临床体会
2015年
目的:通过回顾保留副神经的颈淋巴清扫病例中副神经解剖的几种方法 ,分析总结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 :本组15例病例中,3例由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大约需25 min;2例由斜方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大约需30 min;10例由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大约需5 min,有的翻瓣完成后即可隐约看见副神经。结果:采用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的3例患者,副神经保留完好,术后肩功能影响较小;采用斜方肌前缘分离找到副神经的2例患者中,有1例分离时副神经被切断,术后肩功能恢复较差;采用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的10例患者,副神经均保留完好,术后肩功能恢复较好。结论:3种解剖方法中,自胸锁乳突肌后缘分离副神经的方法较简便快捷。
孟志兵黄锦华张强郭军常财旺
关键词:颈淋巴清扫术副神经颈丛
一种应用在颧骨手术中的拉钩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应用在颧骨手术中的拉钩。拉钩主体包括钩头、拉钩体部、手柄和固定在拉钩上的冷光源光纤导管,手柄呈“S”,所述的冷光源光纤导管焊接于拉钩内侧,通过手柄中央穿出后螺杆和冷光纤线缆螺...
常财旺张强郭军孟志兵 杨乐黄锦华卞洁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