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一

作品数:94 被引量:305H指数:9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1篇肿瘤
  • 24篇化疗
  • 21篇细胞
  • 19篇预后
  • 18篇肠癌
  • 16篇胃癌
  • 15篇晚期
  • 13篇直肠
  • 12篇直肠癌
  • 12篇结直肠
  • 12篇结直肠癌
  • 9篇紫杉
  • 9篇紫杉醇
  • 7篇嘧啶
  • 7篇癌患者
  • 7篇癌细胞
  • 6篇凋亡
  • 5篇多西紫杉醇
  • 5篇药物
  • 5篇食管

机构

  • 66篇天津医科大学
  • 20篇天津市肿瘤医...
  • 12篇南京大学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天津市传染病...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天津市第五中...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蚌埠医学院附...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福建省肿瘤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93篇巴一
  • 23篇黄鼎智
  • 19篇李鸿立
  • 14篇邓婷
  • 10篇张辰宇
  • 9篇周礼鲲
  • 8篇陈熹
  • 7篇邓婷
  • 7篇韩如冰
  • 5篇佟仲生
  • 5篇张燕
  • 5篇白明
  • 4篇曾科
  • 4篇刘平
  • 4篇刘锐
  • 4篇卢凯华
  • 4篇束永前
  • 3篇于振涛
  • 3篇尹婧婧
  • 3篇王忱

传媒

  • 21篇中国肿瘤临床
  • 5篇肿瘤代谢与营...
  • 5篇第四届中国肿...
  • 4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实用肿瘤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2013《中...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生理科学进展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10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12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7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9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右半结肠癌差异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对不同部位结肠癌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生物学及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左、右半结肠癌的发病与性别、年龄有关,在临床特征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基因表达、等位缺失及DNA错配修复的差异均影响着左、右半结肠癌的发生、转移和预后;原发灶部位可能是靶向药物的疗效预测因子;而两者的预后亦与分期相关。通过分析左右半结肠癌的差异,为其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邓婷巴一
关键词: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
一种用于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疗效和/或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疗效和/或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组合及其应用。所述miRNA组合包括:miR‑135b、miR‑208b。所述试剂盒包括上述miRNA的TaqMan探针组合。在本发明中,血清较易获得,无...
张辰宇巴一曾科李佳璐陈熹
文献传递
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胃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间279例接受根治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其中200例患者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化疗,79例患者术后未行任何治疗,分层分析辅助化疗在不同分期、不同年龄患者中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术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辅助化疗、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化疗时间、切检淋巴结数目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NCI-CTC 3.0毒性标准来评价化疗的毒性。结果: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进一步分析发现,辅助化疗时间为3~8个周期者(134例)的3年生存率优于未化疗者或化疗时间为1~2个周期者,P值分别为0.025和0.013。亚组分析发现,Ⅲ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术后接受≥3个周期辅助化疗者的3年生存率(47%,64%)均优于化疗时间为0~2个周期者(38%,49%),P值分别为0.015和0.006;而在1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生存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化疗时间(P<0.001)、浸润深度(P=0.005)、淋巴结转移度(P<0.001)及病理类型(P=0.008)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耐受性良好。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王素芬黄鼎智邓婷白明巴一
关键词:胃肿瘤辅助化疗奥沙利铂氟脲嘧啶
BNIP3 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P=0.020)。结论:在食管鳞癌中,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胡珊珊张洪典陈传贵巴一于振涛
关键词:食管鳞癌乏氧诱导因子-1Α
温化胶囊抗肝癌的机理研究
目的:观察温化胶囊对肿瘤增殖、分化、凋亡与细胞周期等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细胞毒作用。方法:人肝癌B el-402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分别于加药后30分钟、1-6天分别收集细胞,台盼蓝...
吴雄志陈丹谢广茹巴一
关键词:温化寒痰肝癌分化凋亡细胞周期
文献传递
2012年NCCN指南结直肠癌新辅助及解救化疗方案变更与解读被引量:17
2012年
2012年美国国家癌症综合网(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中结直肠癌新辅助和解救化疗方案出现了一些变更。由于在两项Ⅲ期随机对照研究中西妥昔单抗无法在奥沙利铂化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病人生存期,FOLFOX联合西妥昔单抗的方案被从KRAS野生型晚期结直肠癌病人的解救化疗和非转化性新辅助化疗中剔除。但在转化性新辅助化疗中,EGFR单抗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仍具有合理性。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具有良好安全性增加为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的进展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种初始治疗选择。Ⅱ/Ⅲ期直肠癌术前同步放化疗首选卡培他滨或静脉输注氟尿嘧啶联合放疗。3项研究结果表明,在直肠癌新辅助同步放化疗中卡培他滨或静脉输注5-FU联合放疗为目前首选方案,增加奥沙利铂并不能进一步增加近期疗效。
巴一
关键词:结直肠癌化疗放疗
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全组男女患者比例为1.41:1,平均年龄(48.72±13.26)岁,其中神经内分泌瘤72例,神经内分泌癌7例,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3例。直肠为最常见原发部位,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排便异常。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78%,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年生存率为80%。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原发部位、pT分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转移与pT分期、病理学类型、年龄、原发部位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肿瘤发病年龄是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发于男性,直肠最多见。肿瘤的发病年龄是影响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
姚光宇巴一
关键词: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特点
肝细胞癌中PGC-1α基因的表达下调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PGC-1α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HCC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PGC-1α基因的表达,比较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采用siRNA干扰技术体外抑制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PGC-1α基因的表达,并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电镜下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应用人全基因组Oligo DNA芯片分析比较肝组织和肝细胞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HCC组织中PGC-1α基因的表达明显下调,仅为正常肝组织的25.0%。抑制PGC-1α基因的表达可使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呈现出类似肝癌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变化,即细胞变小、变圆,胞质减少、核增大,细胞数量减少,成簇分布,线粒体膜呈髓鞘样变性等。基因芯片分析显示,抑制PGC-1α基因的表达可使人正常肝细胞株L02呈现出类似肝癌组织的基因变化趋势,即细胞黏附基因(TNFAIP6、ITGAX、ICAM1、FN1、EMR1、ITGA6、PARVA)、成瘤基因(PMAIP1、CRKL、FHIT、IRF1、PLK)和促进细胞增殖基因(STAT1、CCL3L1、IL6、WARS、PCK1、MUC2、PRKR、IFITM1)表达上调,肿瘤抑制基因(FHIT、PRKR、IL24、DLEU1、RCN2)表达下调。结论PGC-1α表达下调能诱导人正常肝细胞株L02的肿瘤性转化,PGC-1α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巴一张春妮张燕张辰宇
关键词:肝肿瘤PGC-1Α人正常肝细胞基因芯片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手术切除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评估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辅助化疗获益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病时肝侵犯、组织分化程度、神经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化疗与否是影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分化程度和化疗与否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获益情况不尽相同。结论:组织分化程度与化疗与否为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不同部位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进行研究。
韩如冰韩月婷黄鼎智李鸿立邓婷周礼鲲白明巴一
关键词:胆系恶性肿瘤预后临床病理辅助化疗
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与胃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和胃鳞状细胞癌属于胃特殊组织类型恶性肿瘤,非常罕见,其发病率不足原发性胃癌的0.5%。目前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了11例原发性胃腺鳞状细胞癌和12例胃鳞状细胞癌患者,现就其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如下。
王振兴周礼鲲徐笑笑巴一
关键词:原发性胃癌病理特点分析胃腺鳞状细胞癌患者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