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巴·巴音斯勒玛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治疗
  • 3篇双联
  • 3篇双联抗血小板
  • 3篇介入
  • 3篇介入术
  • 3篇抗血小板
  • 3篇抗血小板治疗
  • 3篇冠状
  • 3篇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 2篇心肌
  • 2篇细胞
  • 2篇内科
  • 2篇经皮冠脉介入
  • 2篇冠脉
  • 2篇冠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 2篇冠状动脉介入...

机构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巴·巴音斯勒...
  • 2篇于子翔
  • 2篇王娟
  • 2篇吕忠英
  • 2篇马依彤
  • 1篇马翔
  • 1篇木胡牙提·乌...
  • 1篇班努·库肯
  • 1篇谢翔
  • 1篇徐洁
  • 1篇杨毅宁
  • 1篇张颖
  • 1篇李鹏
  • 1篇刘兆平
  • 1篇李晓梅
  • 1篇王思瑶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系统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病程、疗效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CBM、CNKI和WanFang Data,纳入所有比较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6个月)与长疗程(>6个月)疗效及安全性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观察性研究,由两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3个为RCT(共计7475例患者),5个为队列研究(共计12744例患者)。对RCT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组的死亡或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4,95%CI(0.56,0.98),P<0.0001];短疗程组出现严重出血事件的发生率较长疗程组低,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9,1.69),P=0.06]。对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长疗程组的死亡或心梗发生率较短疗程组低[OR=0.7,95%CI(0.45,1.08),P=0.11],应用Meta回归探讨队列研究间的异质性,结果提示研究年限、随访时间对异质性有贡献(Z=3.61,P=0.000);而且长疗程组的晚期支架内血栓也较短疗程组发生率低[OR=0.40,95%CI(0.15,1.07),P=0.07]。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长疗程(>6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患者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而不会明显增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长疗程组还有降低晚期支架内血栓发生的趋势。但更长疗程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月)则未见明显优势。
巴·巴音斯勒玛马依彤于子翔杨毅宁马翔李晓梅谢翔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捷式诊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心血管内科用便捷式诊疗装置,包括主体、侧盖、抽拉组件和提拎组件,主体呈上方开口的腔体设置,侧盖呈对称设置设于主体两侧壁,抽拉组件设于主体下壁,提拎组件设于侧盖上壁,主体包括隔板一、隔板二、固定室、放置...
巴·巴音斯勒玛玛依拉·阿布都克力木
文献传递
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70只SD大鼠构建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根据再灌注后有无再流分为2组,分别为无再流组(n=42)和有再流组(n=28)。分析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微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以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并分析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相关性。结果:有再流组大鼠HR和LVEDP值、纤维蛋白原水平、VCAM-1值显著高于无再流组,而SBP、DBP和LVSP值、微血栓形成数量、ApoB值和ApoB/ApoA1值、P-selectin、ICAM-1、IL-6和IL-10值则显著低于无再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栓形成(r=0.654,P=0.005)和载脂蛋白比值(r=0.582,P=0.004)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纤维蛋白原(r=-0.552,P=0.002)与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微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原、载脂蛋白比值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三者可作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无再流现象的预测因子。
吕忠英李鹏王娟阿布都·苏迫尔巴·巴音斯勒玛郑丽华
关键词:微血栓形成纤维蛋白原
一种心内科引流导向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内科引流导向装置,引流导向装置通过引流管控制液体输入流动;包括:疏通器,其一端与引流管侧面相互连接,且所述疏通器的另一端与输出软管相互连接,并且所述输出软管的外侧面安装有输出接头;防护罩,其固定安装...
徐洁巴·巴音斯勒玛
miR-155-5p靶向c-SKI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miR-155-5p靶向c-SKI对TGF-β1诱导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GF-β1处理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48h,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miR-155-5p和c-SKI的表达。转染miR-155-5p抑制剂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胶原蛋白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55-5p的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析、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进行靶向关系验证。结果TGF-β1呈剂量依赖性诱导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胶原合成,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中c-SKI的表达,促进miR-155-5p mRNA表达。在TGF-β1诱导的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抑制miR-155-5p表达后可抑制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胶原蛋白合成。miR-155-5p可靶向结合c-SKI 3′UTR,抑制miR-155-5p的表达可促进冠状动脉内皮细胞中c-SKI的表达。结论 miR-155-5p可能通过负向调控c-SKI的表达影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胶原的合成。
吕忠英巴·巴音斯勒玛张岳王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胶原合成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于子翔巴·巴音斯勒玛马依彤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META分析
非诺贝特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脂代谢及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联合替格瑞洛对冠心病合并高三酰甘油血症(HTG)患者脂代谢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HTG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非诺贝特组(n=63)和常规组(n=63)。常规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替格瑞洛及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非诺贝特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将瑞舒伐他汀钙改为非诺贝特,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指标(TG、TC、LDL-C、HDL-C)、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原(FIB)〕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HDL-C分别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非诺贝特组TG、TC、LDL-C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分别长于本组治疗前,FIB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后,非诺贝特组APTT、PT长于常规组(P<0.05)。非诺贝特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非诺贝特联合替格瑞洛能够纠正冠心病合并HTG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及凝血功能异常,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郑丽华巴·巴音斯勒玛王思瑶张颖
关键词:冠心病高三酰甘油血症非诺贝特脂代谢障碍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限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纳入所有双联抗血小板短疗程/...
巴·巴音斯勒玛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术抗血小板治疗META分析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究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用流式细胞仪对其进行鉴定;收集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心衰模型组,心衰组大鼠进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术构建心衰大鼠模型,并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评价造模;提取假手术组大鼠和心衰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并与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共孵育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B细胞淋巴瘤(Bcl)-2的表达水平。结果提取到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标志物CD29和CD90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98%和97%;心衰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显示,左心室收缩期末压(LVE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射血分数(EF)显著降低(P<0.001),左心室舒张压期末压(LVEDP)显著升高(P<0.01),心衰大鼠造模成功;与外泌体共孵育后,心衰大鼠心肌细胞增殖能力显著上升(P<0.05),心肌细胞凋亡显著下降,Caspase-9表达显著下调,Bcl-2表达显著上调(均P<0.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能够促进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增殖及抑制其凋亡,其具体机制可能为下调Caspase-9的表达及上调Bcl-2的表达。
班努·库肯巴·巴音斯勒玛木胡牙提·乌拉斯汗刘兆平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心力衰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