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升
- 作品数:16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西南大学书法专业技法教学特色探讨——徐无闻先生诞辰80周年纪念
- 2013年
- 西南大学文学院书法专业自创建以来,立足传统文化,弘扬书法艺术,强调"书家学者化"与"学者书家化"。在徐无闻、冯建吴等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下,该专业在书法技法教学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课程设置,环环相扣;二、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三、理论与实践并驾齐驱;四、立品修心,功在字外;五、务求全才,发挥专长。
- 崔永升
- 关键词:书法教育书法技法《书谱》
- 苏轼书《孙莘老墨妙亭》考
- 2021年
- 《孙莘老求墨妙亭诗》(1)见于《苏轼诗集》卷八,刻入广州博物馆藏《晚香堂苏帖》卷十二,亦刻入董其昌审定《戏鸿堂法书》卷十一,孔继涑摹勒《玉虹楼法帖》卷六,师亮采撰集、钱泳摹勒《秦邮帖》卷一,钱泳摹勒《吴兴帖》卷四,刘恕摹勒《宋贤六十五种》卷三。《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作于熙宁五年(1072),但何时书写并刻入石,是否刻入墨妙亭,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 崔永升
- 永琖刻帖与题跋研究
- 崔永升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永瑆刻帖与题跋研究
- 永瑆(1752-1823),字镜泉,号少庵、诒晋斋主人等,清高宗弘历第十一子,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成亲王。清乾、嘉年间著名书法家、诗人。本文是关于永瑆(刻帖、碑帖题跋)的专题研究。
本文对永瑆生平进行考证,从...
- 崔永升
- 关键词:题跋帖学
- 文献传递
- 徐无闻先生的治学
- 2020年
- 先生治学四十余年,成果丰硕。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参看我在四川社科院、四川文史馆主办的《国学》辑刊上刊发的论文,论文题目为《徐无闻先生学述》。徐先生在川大求学期间就走上了学术研究之路,1954年就撰成了《评胡蛮著〈中国美术史〉》。先生于文字学尤为用功,用蝇头小楷先后批注《说文》七遍.
- 何丽(口述)崔永升王绪文豆新德张夏云付文竹郭贵僬
- 关键词:中国美术史学术研究文字学治学
- 徐无闻先生的艺术与学术
- 2020年
- 徐无闻先生曾经在不同的场合讲过,有一类艺术家,其生前的名声,往往与他的实际成就不完全相应。然而,历史的考验总是公正的。生前名过其实者,身后名声日渐降归原位;生前因种种原因而名不及实者,身后也会显露他自有的光辉。这表达了他一贯持有的艺术史观。流光堪惊,转眼间,徐先生辞世近三十年,他的名声不仅没有随着时间流散,反而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
- 刘石崔永升王绪文豆新德张夏云付文竹郭贵僬
- 关键词:艺术史观名声艺术家
- 书法中的程式化倾向漫谈
- 2013年
- 中国的传统艺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程式化,书法亦然。书法的程式化与共性、符号化、个性、习气、公式化都有着密切关系。书法创作是建立在程式化、共性的基础上,但又要尽量避免程式化,不断追求变化的辩证过程。
- 崔永升
- 关键词:书法艺术程式化符号化
- 草书非学聊自娱——苏轼草书观研究
- 2020年
- 苏轼的草书观与他的"尚意"思想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论书诗之中.从嘉祐八年(1063)《次韵子由论书》"尚意"思想的萌芽到元祐六年(1091)《六观堂老人草书》,苏轼"草书非学聊自娱"的草书观逐渐成形并成熟.对于草书,苏轼反对苦学与执迷,他对张旭、怀素、石苍舒等人草书的态度代表了当时宋代士人对草书的基本态度.本文结合苏轼的论书诗和书论,从草书学习、草书史观、草书创作三个方面对他的"尚意"思想及草书观进行论述.
- 崔永升
- 关键词:怀素草书书论尚意宋代士人自娱
- 朱光潜的“移情”说和书法审美接受观
- 2009年
- 朱光潜是中国现代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以独到的西方美学观来审视书法美学。本文试图通过朱氏的书法美学理论——“移情”说来剖析书法接受和审美的内在机制。
- 周国庆崔永升
- 关键词:移情书法审美接受
- 从小楷《孝经》看黄道周之人书相合
- 2019年
- 黄道周是明末大儒,其小楷取法锺繇,独具特色,又多以儒家经典《孝经》为创作文本。黄道周书写《孝经》的诸多因素及其所展现的特点,无不与其品性密切相关,而其品性又是"忠孝为一""性善论""知行合一"等儒学观念与其个性特质的综合表现。本文从儒学的视角就其品性与小楷风格关系进行研究,希望对当代书法研究有所帮助。
- 崔永升
- 关键词:儒学小楷黄道周《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