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晓
- 作品数:51 被引量:41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白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 电芯上下料系统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芯上下料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进料导轨、进料感应装置、上料装置、进料机械手、出料导轨、出料感应装置、出料机械手以及下料装置,进料感应装置感应到上料装置有待加工电芯时发送进料反馈信号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接收...
- 曾贵娥 罗毅 麦广迷熊宇崔晓 陈春富
- 道路指引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控制器
- 本申请涉及一种道路指引设备、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控制器,其中一种道路指引设备,控制器根据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生成脉冲信号,并驱动旋转电路,从而可带动显示标识设备进行旋转,使得显示标识设备可以指示目标地点并显示相应的目...
- 熊宇熊珂崔晓曾贵娥
- 文献传递
- 用于电气箱的安装装置及电气箱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电气箱的安装装置及电气箱系统,用于电气箱的安装装置包括定位组件、支撑件和托板,定位组件的其中一端面用于固定连接于墙体;支撑件固定连接于定位组件的另一端面,支撑件用于支撑电气箱;托板连接于定位组件,托...
- 曾贵娥 陈春富熊宇崔晓
- 文献传递
- 基于Matlab的三相变压器和应涌流仿真分析
- 2017年
- 对单相变压器空载合闸的暂态过程进行数学分析,并在单相变压器空载合闸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相变压器串联及并联时的等效电路,分别对其和应涌流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分别对串联三相变压器和并联三相变压器的和应涌流建模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和应涌流的一般特点,为解决由和应涌流导致的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 刘康林春景崔晓
- 关键词:变压器和应涌流MATLAB仿真SIMULINK
- 交流机车司控器检定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交流机车司控器检定装置,包括工控机、触点电阻测试器和触点开闭状态测试板卡。触点电阻测试器连接交流机车司控器触点的两端,触点开闭状态测试板卡的接地端连接司控器触点的一端,触点开闭状态测试板卡的输入端连接司控器...
- 周宝玲柳贵东崔晓李进东郭涛
- 文献传递
- 110 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被引量:2
- 2019年
- 现如今智能化的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具有安全可靠、结构简单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基于此,文章通过对110kV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进行详细分析,从而实现继电保护的自动化的目的,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 崔晓曾贵娥熊宇
- 关键词: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
- 深海采矿升沉补偿系统的物理建模仿真
- 2013年
- 介绍深海采矿装置升沉补偿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MATLAB 7.6.0(R2008a)/SIMULINK的Simscape模块建立整个升沉补偿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高的补偿精度。
- 曾贵娥李月英崔晓
- 关键词:升沉补偿物理建模仿真
- 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报警控制方法及装置。防盗报警系统中:输入设备输出目标保护对象识别信号和工作模式选择信号;各传感器用于输出检测信号,检测信号用于表征与传感器对应的保护对象是否发生被盗险情;各开关模块与各电源...
- 崔晓熊宇曾贵娥林春景黎建华刘康刘国荣黄俊锋李振铨陈作双邱江峯
- 文献传递
- 基于栅格理论的智能机器人多任务协同管理模型设计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实现多任务协同管理,提高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任务完成效率,研究首先通过结合系统任务状态与目标两方面得到目标任务状态,并在栅格理论下管理不同任务元。随后利用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再将其应用于多任务协同管理中。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收敛精度在迭代300次时趋于平稳,平均适应度始终维持在100到140之间。在多任务协同管理中,该方法所得效率提升度可达8%,并且仅耗费14 s。说明研究提出的多任务协同管理方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较高的协同度,并且运行效率较高,所需时间更短,可以有效保证智能机器人协同工作系统的高效运行,为智能制造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技术参考。
- 曾贵娥柳贵东崔晓熊宇
- 关键词:智能机器人多任务协同管理ABCPSO
- 柔性关节机器人抓取末端振动自动化控制方法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提高柔性关节机器人抓取末端振动控制精度,该文提出柔性关节机器人抓取末端振动自动化控制方法。对柔性关节机器人展开系统动力学分析,构建奇异摄动模型定义柔性关节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方程。设计柔性关节机器人的优化控制器,构建控制误差代价函数。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取函数最优解,实现柔性关节机器人抓取末端振动自动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柔性关节机器人末端振动信号,相位控制误差均在0.02°以内,抑振措施的上升时间低于7.66 s,末端控制精准度高、效率高、性能好。
- 熊宇曾贵娥崔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