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旭蕾

作品数:76 被引量:353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6篇超声
  • 19篇麻醉
  • 15篇穿刺
  • 13篇超声引导
  • 9篇疼痛
  • 8篇手术
  • 8篇脊柱
  • 7篇神经阻滞
  • 5篇硬膜
  • 4篇导管
  • 4篇血管
  • 4篇硬膜外
  • 4篇镇痛
  • 4篇术后
  • 4篇椎管
  • 4篇进针
  • 4篇教学
  • 4篇恶性
  • 4篇恶性高热
  • 3篇胸段

机构

  • 69篇北京协和医院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75篇崔旭蕾
  • 45篇黄宇光
  • 20篇谭刚
  • 13篇袁青
  • 11篇申乐
  • 10篇任洪智
  • 10篇徐仲煌
  • 10篇阮侠
  • 9篇郭向阳
  • 8篇李旭
  • 7篇王瑾
  • 6篇唐帅
  • 6篇罗爱伦
  • 6篇陈绍辉
  • 5篇赵晶
  • 5篇潘宁玲
  • 4篇于春华
  • 4篇易杰
  • 4篇叶铁虎
  • 4篇陈思

传媒

  • 13篇临床麻醉学杂...
  • 7篇基础医学与临...
  • 3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协和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疼痛学杂...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保健与生活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 1篇罕见病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8篇2024
  • 10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0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外周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37
2007年
崔旭蕾徐仲煌郭向阳任洪智
关键词:外周神经阻滞小儿麻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全麻诱导术中用药术后苏醒
多学科协作诊治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1例被引量:2
2023年
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是因盆底肌及筋膜系统病变引起疼痛,伴触发点形成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由于该病症状非特异,多数妇产科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造成误诊、漏诊,且治疗棘手。本文报道1例盆底肌筋膜痛综合征患者,经规范盆底康复治疗后疼痛仍持续存在,经多学科会诊后,加行超声引导下盆底肌和骨盆外肌筋膜触发点注射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对该类难治性患者细致且专业的体格检查可发现骨盆外肌筋膜中与盆底肌筋膜共存的触发点,这是本例治疗成功的关键,经多学科多模式联合诊治获得成功,本例的经验值得借鉴。
陈娟崔旭蕾张雪肖河朱兰
关键词:妇产科医师系统病变肌筋膜盆底康复治疗联合诊治
解剖图贴及其制作方法、人体解剖结构图案的形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剖图贴的制作方法,包括:构建人体解剖结构模型图库;自所述人体解剖结构模型图库中,收集目标解剖层结构所涉及的组织结构的图片,组织结构包括骨骼结构、肌肉结构、血管结构,以及神经结构;根据收集的目标解剖层结构所...
费昱达陈绍辉崔旭蕾张砡夏迪朱阿芳苑雨辰谭刚申乐黄宇光
文献传递
扩张型心肌病全心衰竭合并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麻醉处理1例被引量:1
2018年
患者,男,57岁,因间断气短、憋气4年余,加重半年余于2015年4月入院。4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本次入院诊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体格检查:听诊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扩大,律不齐,心音低钝,心尖区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
黄秀丽崔旭蕾
关键词: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扩张型心肌病麻醉处理全心衰竭入院诊断收缩期杂音
超声引导下老年患者硬膜外穿刺二例被引量:8
2018年
例1患者,女,80岁,身高165cm,体重56kg,BMI 21kg/m2,拟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既往合并严重骨质疏松症,体格检查脊柱无明显异常,告知患者风险后同意接受椎管内麻醉,常规三导联ECG、无创血压、SpO2监护,开放静脉通路后辅以咪达唑仑1mg镇静,面罩吸氧,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后,住院医师采用传统体表定位法行正中入路L3~4棘突间隙穿刺2次未成功,由上级麻醉医师接手.
费昱达崔旭蕾
关键词:硬膜外穿刺老年患者
如何缓解麻醉前患儿父母的焦虑状态:中国父母的态度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评估中国患儿父母对于减缓自身术前焦虑的需求及其对于不同减缓焦虑措施的态度,并探讨可能影响其态度的因素.方法 选取104对患儿及父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患儿及其父母一般信息及父母对于减缓自身术前焦虑的需求及其对于不同减缓焦虑措施的态度;分别利用改良的耶鲁术前焦虑状态量表和中文版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估患儿及父母术前焦虑的程度.结果 父母术前焦虑程度与患儿术前焦虑程度呈正相关(r=0.254,P<0.05).父母希望通过接受“医务人员亲自指导”来减缓其术前焦虑的愿望显著高于其他各项选择(P<0.01);希望通过“父母陪同患儿进行麻醉诱导(PPIA)”缓解其术前焦虑的愿望显著低于其他各项选择(P<0.05).影响父母态度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术前焦虑程度以及患儿术前焦虑程度.结论 为减缓中国患儿父母术前焦虑,临床麻醉医生应该重视术前访视环节,尽量与患儿父母进行充分沟通,再辅以文字、视频信息,为父母提供足够的麻醉与手术相关信息;在采用PPIA时,要充分考虑父母意愿;同时适时给予父母支持与安慰.
崔旭蕾朱波赵晶黄宇光
关键词:麻醉焦虑症
超声扫查路线图对颈椎超声初学者学习效果的影响
背景脊柱超声为疼痛医师在临床工作中进行脊柱疼痛相关治疗的重要介入手段。其中,颈椎超声切面复杂众多,扫查空间小、难度大,学习曲线漫长,教学难度大。目的利用本团队近期研究成果"颈椎超声扫查路线图"作为教学工具,评价该工具在初...
陈思崔旭蕾
中国麻醉医生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培训需求调查
2024年
目的 调研中国麻醉医生对于超声引导椎管内穿刺技术的认知、临床应用与培训需求。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国麻醉科临床医生,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时间为2023年10月~11月,通过微信平台发送调查问卷。问卷主要分为3部分,一般人口学信息、椎管内穿刺的应用情况、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的应用情况和对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技术的培训需求。采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共回收1 001份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2%(942/1 001)。所有调查对象对于超声引导下技术的了解程度分别为3.21±1.03,在临床中对超声引导下技术的应用情况为2.43±1.25(P<0.0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任医师(OR=0.312,95%CI 0.117~0.829,P=0.019)、男性(OR=0.658,95%CI 0.511~0.846,P=0.001)、中部地区(OR=0.690,95%CI 0.523~0.911,P=0.009)和椎管内麻醉比例<20%(OR=0.426,95%CI 0.200~0.905,P=0.026)与对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的了解情况呈明显负相关。调查人员认为,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目前在临床开展的主要困难是对技术不熟悉(83.9%)和设备问题(54.6%)。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的主要技术难点是寻找正确切面(69.6%)、识别解剖结构(69.2%)和超声成像质量差(63.0%)。未来更希望接受的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培训形式是模拟教学(87.4%)和基于病例的临床实践指导(90.0%)。结论 我国麻醉医生对于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技术的了解和应用情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对我国麻醉医生开展更多超声引导下椎管内穿刺的针对性培训。
袁青崔旭蕾谭刚
关键词:问卷调查超声引导
瑞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用于预防全麻苏醒期呛咳反射及血流动力学波动的比较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和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预防全麻苏醒期呛咳反射和稳定血流动力学的效果。方法选择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30)、瑞芬太尼组(R组,n=30)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30)。术中以七氟烷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D组于手术结束前10 min经静脉缓慢滴注0.5μg/kg右美托咪定。手术结束即刻,C组和D组同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R组维持瑞芬太尼2 ng/m L靶控输注直至拔管结束。记录拔管期间患者呛咳评分、BP、HR、拔管后呼吸频率、镇静评分和咽痛评分。结果拔管期间呛咳评分为0分(无呛咳)或1分(1次呛咳)的患者的比例在R组(73.3%)显著高于C组(40%)和D组(40%)(P<0.05);R组MBP显著低于C组和D组(P<0.05);R组和D组HR均低于C组(P<0.05)。结论全麻醉苏醒期间,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在预防呛咳反射及血压升高方面效果优于单次给予右美托咪定;两者在稳定心率方面效果相当;拔管后两者均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
崔旭蕾马满娇胡艳君王玲刘卫刘子文何小东黄宇光
关键词:瑞芬太尼麻醉恢复期呛咳
小儿外周神经阻滞临床应用进展
在小儿麻醉中,外周神经阻滞(Peripheral nerve block,PNB)常作为全麻的辅助或补充,不仅可减少术中用药、加快患儿术后苏醒速度,还可提供可靠的术后镇痛、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及其副作用。对于全麻诱导过程可...
崔旭蕾徐仲煌郭向阳任洪智
关键词:小儿术后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坐骨神经阻滞临床应用进展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