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2篇介入
  • 12篇动脉
  • 12篇介入治疗
  • 11篇血管
  • 10篇放射学
  • 8篇血管造影
  • 8篇造影
  • 8篇栓塞
  • 7篇介入性
  • 6篇气管
  • 6篇肿瘤
  • 6篇脑血
  • 6篇脑血管
  • 6篇脑血管造影
  • 5篇胆管
  • 4篇支气管
  • 4篇置入
  • 4篇栓塞治疗
  • 4篇内支架
  • 4篇恶性

机构

  • 29篇内蒙古医学院...
  • 20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内蒙古科技大...

作者

  • 49篇尹华
  • 37篇贾广志
  • 24篇王学静
  • 19篇李建明
  • 16篇张子东
  • 14篇高同锁
  • 4篇白淑芳
  • 4篇白淑芳
  • 3篇张占普
  • 3篇李建民
  • 3篇潘颖
  • 2篇秦孝军
  • 2篇马庆海
  • 2篇武文元
  • 2篇张国荣
  • 2篇李建民
  • 1篇徐丽华
  • 1篇刘东华
  • 1篇承喜凤
  • 1篇曹中朝

传媒

  • 19篇内蒙古医学院...
  • 6篇内蒙古医学杂...
  • 4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医药世界
  • 1篇内蒙古科技与...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第八届全国肿...
  • 1篇2000全国...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2篇2005
  • 6篇2004
  • 7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贲门失弛缓症的介入双球囊扩张治疗
2006年
目的:探讨使用单球囊到双球囊逐渐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可行性,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本组8例病人,术前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确诊,用从单球囊到双球囊逐渐扩张的方法连续多次扩张。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消失,X线钡餐造影检查:影像表现显著改善,随访6-12mo疗效满意。结论:用双球囊扩张的方法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不用手术的优点,是一种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尹华贾广志王学静
关键词:贲门失弛缓症球囊
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双支架置入术式的探讨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胆道双支架置入的方法和术式。材料和方法:6例肝门部BismuthⅣ型胆管癌患者,采取经皮肝穿刺胆道双支架置入治疗,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当分叉呈钝角时,仅通过右肝管单一穿刺通道置入双支架;当分叉呈锐角时,两个穿刺通道都在右腋中线进行,方便了操作和术后护理。结果:术后黄疸明显减轻或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术前平均下降了104.37±29μmol?L(P<0.01),收到了较好的近期治疗效果。6例中有2例分别于术后4月和6月支架再阻塞。结论:双支架置入对于肝门部BismuthⅣ型胆管癌疗效可靠,根据左右肝管分叉角度采取不同的双支架置入术式方法可行。双支架置入术式要从方便操作,减少创伤,保证引流通畅来灵活掌握。
贾广志刘东华张子东王学静尹华李建明白淑芳高同锁
关键词:胆管癌放射学介入性
全文增补中
介入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评价胰腺癌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胰腺癌病人其中有26例合并肝转移,全部病人均进行了2~4次经导管动脉化疗,对肝转移病灶进行肝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在介入治疗后,原发灶未见增大的比率为63.6%,肝转移灶减少或缩小的比率为69.2%,增加的比率为30.7%。疼痛缓解的占74.3%,体力状况改善的83.7%,有37.5%的病人生存期在6—8mo,16.6%的病人生存期为1a。结论:胰腺癌单纯介入治疗可以明显地改善临床症状,控制转移病灶的发展,但对原发灶的控制还应与其他手术或非手术方法相结合。
尹华曹全明贾广志王学静
关键词:胰腺癌肝转移介入治疗
金属覆膜内支架在高位食管狭窄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高位良恶性食管狭窄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新的介入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 1999年 10月~ 2 0 0 3年 11月 ,我们分别对 17例高位食管狭窄病人行食管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治疗 ,对治疗前后病人进食能力、并发症的出现进行评估和分析。其中 1例采用特殊形态定制支架。结果 :17例病人支架均置入成功 ,病人进食能力增强满意 ,吞咽困难评分由 3 2 9± 0 4 7降至 0 94± 0 2 4 ,且P <0 0 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食管狭窄段直径测量由 0 4 6± 0 15扩张至 1 37± 0 17,P <0 0 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金属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良恶性狭窄 ,对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缓解狭窄症状是一种创伤小 ,安全有效的方法 ;②高位食管狭窄的金属内支架治疗突破了食管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狭窄的禁区 ,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③特殊形态支架扩张满意 ,无移位 ,封堵瘘口确实 。
张志勇贾广志尹华李建民王学静
关键词:食管狭窄金属内支架放射学介入性治疗
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
目的:恶性梗阻性黄疸,尤其是高位梗阻,是临床上比较复杂和棘手的病症。本文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和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了介入性治疗,包括胆管癌11...
贾广志王学静李建民尹华张子东白淑芳高同锁
关键词:放射学
文献传递
旋转DSA诊断颈动脉体瘤并动静脉瘘形成一例
2002年
张国荣贾广志尹华
关键词:动静脉瘘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肝血管瘤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9岁。血管瘤位于肝左叶11例,肝右叶32例,同时累及肝两叶者7例;病变单发者30例,多发者20例。有上腹隐痛、腹胀、贫血及腹部包块等症状者22例,无症状者28例。全部病例经B超、CT、MRI和/或肝动脉造影确诊。采用DSA设备,以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选择性肝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其中10例为2次栓塞,40例行1次栓塞。通过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进行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瘤体缩小,无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使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李建明尹华秦孝军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栓塞介入治疗
下腔静脉膜型布-加综合征的球囊扩张治疗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膜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26例下腔静脉膜型BCS患者进行了治疗。结果:26例患者术后2周内临床症状减轻,未出现明显并发症。观察1~4年,84.7%病例未出现再狭窄,有4例患者(占15.3%)3年后进行了第二次球囊扩张治疗。结论:PTA治疗下腔静脉膜型BCS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系数高,疗效明显的治疗方法。
尹华王学静贾广志
关键词:肝静脉血栓形成下腔静脉球囊扩张
气道支架置入方法探讨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对气道狭窄和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瘘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使用改良的气管支架置入器械放置气管支架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科施行气管支架置入术12例,...
贾广志尹华李建明王学静张子东白淑芳高同锁
关键词:支气管残端肺叶切除术气道支架置入方法临床疗效观察
文献传递
生白素防治介入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2001年
潘颖尹华张子东
关键词:癌症白细胞减少症介入化疗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