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江彬
- 作品数:81 被引量:146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探讨了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以1、3、5、8和10Gy60Co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h后利用逆转录PCR(RT-PCR)摸索各基因的最佳实验条件,进而利用Real-timePCR的方法定量检测各基因表达变化,观察辐射对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影响的量效关系;同时以5Gy60Coγ射线照射人淋巴细胞后,分别于不同时点(0.5、4、8、12、24、48和72h),通过RT-PCR和Real-timePCR方法检测各基因表达的变化,观察其时效关系。结果发现,在mRNA水平上,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总体上调。Cytb和ATPase8基因在8Gy剂量范围内,呈现出随剂量增加基因表达增强的量效关系趋势;观察时效关系,发现5Gy剂量照射后4h左右,3种基因表达增强最显著,且Cytb和ATPase8基因分别持续高表达至48h和72h。因此,60Coγ射线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ytb、ATPase6和ATPase8基因表达的改变,总体上呈现表达增强趋势。
- 李玉文封江彬陆雪范莉陈德清刘青杰
- 关键词:线粒体CYTBATPASE基因表达
- 电离辐射诱导人线粒体DNA缺失和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
- DNA是电离辐射在细胞内的主要靶,电离辐射诱导的核基因组效应研究因其本身的复杂性目前仍不十分清楚。线粒体作为细胞内的产能工厂,其环状DNA也为电离辐射的靶,相对于核基因组来说线粒体基因组非常简单、可自主复制、修复能力低,...
- 刘青杰李玉文封江彬陆雪陈德清
- 关键词:电离辐射线粒体DNA缺失基因表达
- 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检测辐射损伤初探
- <正>人类线粒体DNA(mtDNA)独立于细胞核基因组外,是人类细胞中唯一的核外遗传物质,其全部核苷酸序列16569bp已经清楚。线粒体DNA具有进化速率快、群体内变异大、分子结构简单及严格的母系遗传等特点。研究认为线粒...
- 刘青杰封江彬陆雪陈德清陈晓穗
- 文献传递
- ^60Coγ射线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OX基因表达改变的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OX Ⅰ、COXⅡ和COXⅢ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 用1、3、5、8和10 Gy 60Co γ射线分别照射指数增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株,8 h后用逆转录PCR(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COX Ⅰ、COXⅡ和COXⅢ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比色法检测COX活性,来分析辐射诱导线粒体COX Ⅰ、COXⅡ和COXⅢ基因表达改变的量效关系.同时,以5 Gy γ射线照射人淋巴细胞,分别于照后不同时间(0.5、4、8、12、24、48和72 h),同样通过上述指标来分析3种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变化,观察其时效关系.结果 在mRNA水平上,线粒体COX Ⅰ、COXⅡ和COXⅢ基因表达总体上调.COX Ⅰ和COXⅢ基因在0~3 Gy剂量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而COXⅡ基因在0~8 Gy剂量范围内具有量效关系(FCOXⅠ=116.62,FCOXⅡ=17.89,FCOXⅢ=8.20,P<0.05);5 Gy照后4 h左右COXⅡ和COXⅢ基因表达上调最显著,而COX Ⅰ基因持续低表达(FCOXⅠ=31.99,FCOXⅡ=19.47,FCOXⅢ=20.64,P<0.05).在蛋白水平上,不同剂量照射后,COX Ⅰ和COXⅡ蛋白表达先下调后上调,COXⅢ蛋白表达下调(FCOXⅠ=16.96,FCOXⅡ=32.5,FCOXⅢ=6.51,P<0.05);5 Gy照后4 h,COX Ⅰ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达到8 h后出现COX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而COXⅢ蛋白表达普遍下调(FCOXⅠ=14.68,FCOXⅡ=17.18,FCOXⅢ=2.52,P<0.05).此外,受照后COX活性普遍降低.结论 电离辐射可以诱导人淋巴细胞线粒体COX Ⅰ、COXⅡ和COXⅢ基因表达的改变,基因表达总体增强的同时,COX活性普遍降低.
- 李玉文封江彬陆雪范莉陈德清刘青杰
- 关键词:线粒体COX基因表达
- 辐射诱导线粒体效应的初步研究
-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线粒体基因组与疾病的研究开始成为医学生物学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认为辐射诱导的线粒体DNA(mtDNA)缺失可以用实时荧光PCR进行快速定量分析,有可能成为未来的放射生...
- 刘青杰李玉文封江彬陆雪田梅陈德清范莉
- 关键词:线粒体基因组
- 文献传递
- 外周血线粒体DNA4934bp自发缺失及60Coγ射线诱发缺失的剂量效应关系初探索
- 为探索正常人群外周血样本中线粒体DNA(mtDNA) 4934bp缺失的发生比例及电离辐射是否可以诱发该缺失,对109例正常人外周血样品进行分析,确定正常人外周血样品中发生该缺失的比例,将3例缺失阳性正常人外周血样品,使...
- 封江彬李玉文陆雪陈德清刘青杰
- 关键词:Γ射线线粒体DNA缺失人外周血
- 人类所有染色体的端粒和着丝粒特异性BAC探针的建立
- 临床上许多病例的染色体异常涉及染色体末端的微小缺失(microdeletion)或微小片段易位,这些染色体的异常改变用常规染色体分析和普通G显带分析方法均难以探测出。目前在分子细胞遗传学中最常用的技术——荧光原位杂交(F...
- 陆雪封江彬王晓维刘青杰陈晓宁
- 文献传递
- 一种快速分离纯化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探索快速分离纯化人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mtDNA)的方法。方法收集抗凝外周血,首先破红细胞,然后裂解白细胞,去除细胞膜和核DNA后获得mtDNA;再经过去除蛋白和RNA,获得纯mtDNA。用PCR扩增人线粒体ND1基因片段,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用本研究中建立的方法制备的mtDNA纯度高,每毫升抗凝血可获得100ng左右的mtDNA。经过PCR扩增ND1基因433bp片段,较用细胞总DNA为模板,模板用量少,扩增产物多。测序后经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证实扩增片段为ND1基因。结论本研究中建立的快速分离外周血细胞mtDNA的方法,可制备高纯度的mtDNA用于线粒体相关研究。
- 陆雪封江彬陈德清刘青杰
- 关键词:人外周血线粒体DNA快速纯化纯化技术
- 电离辐射诱导人淋巴细胞GDF15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 目的 研究电离辐射诱导正常人外周血永生化淋巴细胞株中生长分化因子15 基因(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转录和翻译水平的变化,探讨GDF15 基因作为辐射生物剂量标志物的...
- 李爽张德钦封江彬张庆召陆雪陈德清高玲刘青杰
- 关键词:电离辐射GDF15MRNA
- 硫辛酸氨基酸盐对L02和AHH-1细胞辐射防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结构硫辛酸氨基酸盐进行抗辐射效应研究,为开发新型安全有效的抗辐射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芬顿体系利用电子自旋共振光谱(ESR)检测硫辛酸氨基酸盐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采用CellCountingKit-8(CCK-8)法检测其对1射线照射后人肝L0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分析法研究其对1射线照射后人淋巴细胞AHH-1凋亡变化的影响。结果ESR清除自由基实验显示硫辛酸精氨酸盐清除自由基能力强于硫辛酸及其他硫辛酸氨基酸盐,IC50 值为8.40μmol/ml。CCK-8法实验结果显示硫辛酸氨基酸盐与硫辛酸的抗辐射能力相当,且稳定性更好(P〉0.05)。流式细胞分析法对AHH-1进行细胞凋亡检测,硫辛酸氨基酸盐均表现抑制凋亡作用,硫辛酸精氨酸盐作用最好(t=-6.67,P〈0.01)。结论硫辛酸精氨酸盐对L02和AHH-1细胞有较好的抗辐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有关。
- 范莉陈德清刘青杰封江彬陆雪赵骅刘建香
- 关键词:CCK-8抗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