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颖
- 作品数:17 被引量:343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国产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用于中国女性控制性超促排卵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一项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评价国产重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recombinant 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r-hCG)用于中国女性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研究,于2017年7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选取中国7家生殖医学中心纳入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拟进行ART-COH治疗的不孕女性。应用中央随机化系统按照完全随机化原则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国产r-hCG,n=112)和对照组(进口r-hCG,n=116),比较两组受试者COH周期中获得卵母细胞数、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率、卵裂细胞数、双原核受精数、移植周期中血清hCG阳性率、早期移植胚胎丢失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COH周期中获得的卵母细胞数分别为(12.1±5.6)枚和(12.0±6.7)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分裂中期卵母细胞率、卵裂细胞数、双原核受精数、移植周期中血清hCG阳性率、早期移植胚胎流失率、临床妊娠率、持续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差值的90%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均落在预先设定的等效性界值(-3,+3)范围内;两组间免疫原性评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试验组不良反应均为进口r-hCG的已报道的不良反应。结论在卵巢储备功能正常的中国不孕女性COH周期中,国产r-hCG有效性及安全性与进口r-hCG相当。
- 宋颖李蓉乔杰郁琦靳镭徐望明杨冬梓刘见桥朱依敏
- 关键词:控制性超促排卵有效性安全性
- 输卵管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研究输卵管因素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治疗妊娠结局是否存在影响,为不同输卵管通畅情况的不孕症患者选择辅助生育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我院生殖医学中心通过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HyCoSy)检查输卵管通畅性,并在检查后接受IUI治疗的不孕症患者372例,680个IUI治疗周期。比较不同输卵管检查结果的患者IUI治疗的妊娠率,并通过多因素分析进一步分析输卵管因素与IUI治疗妊娠结局的关系,以及IUI治疗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HyCoSy输卵管检查结果为一侧通畅一侧阻塞、一侧通畅一侧通而不畅或双侧均通而不畅的患者与双侧均通畅的四组患者,IUI治疗平均每周期临床妊娠率(8.8%,12.9%,13.6%vs 10.1%)及3个周期累积临床妊娠率(17.4%,24.6%,30.0%vs 28.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方年龄与IUI治疗妊娠结局相关(P<0.05),而输卵管因素与IUI治疗妊娠结局无关(P>0.05)。结论输卵管因素不是IUI治疗妊娠结局的主要影响因素。仅单侧输卵管通畅或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平均每周期及累积IUI治疗妊娠结局与双侧输卵管通畅者相似,因此年轻的单侧输卵管通畅或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不孕症患者可首选进行3个周期IUI治疗。
- 于多王丽颖冯瑛宋颖王丽娜迟洪滨乔杰
-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输卵管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
- 翻转课堂结合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20年
- 内容繁杂、课时相对不足、实践操作机会少、师生互动欠缺是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本研究在妇产科见习教学中加入了翻转课堂、手术模拟训练系统及线上自测模块,并建立微信群互动平台,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问卷调查显示,59名见习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为92.6分,98.3%的学生认为手术模拟训练对学习有所帮助,93.2%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对学习有所帮助,学生的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前一届学生的同期同难度考试成绩。这说明合理利用翻转课堂手术模拟训练系统等模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整体效果。
- 张春妤梁华茂何旋宋颖姚颖王妍
- 关键词:妇产科临床见习
- 重度子痫前期及其严重并发症临床发生和衍变分析
- 研究目的 分析入院时并无子痫前期诊断但在住院期间发生和衍变成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甚至发生严重并发症病例的影响因素,旨在发现问题和降低或减缓重度子痫前期及其严重并发症发生之可能,寻...
- 陈扬杨孜宋颖王伽略李维
- 重度子痫前期病情发展与衍变396例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病情的发展与衍变,寻求减少疾病发生、延缓病情发展及避免严重并发症和不良结局的临床要点。方法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并终止妊娠、在出院时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的396例患者资料,按入院情况进行分组,包括入院时为单纯sPE不伴有严重并发症(I-sPE)组330例;sPE伴有严重并发症(C-sPE)组33例;轻度子痫前期(mild preeclampsia)后发展为sPE(M-sPE)组23例;入院时无子痫前期诊断但住院后发展成为sPE(N-sPE)组10例。分析指标包括一般临床资料、产前检查情况及病情衍变分析。结果 (1)M-sPE组规律产检率最高(87%),C-sPE组规律产检率最低(50%)。重症首诊患者中,C-sPE组比例(63.6%)高于I-sPE组(44.2%)(P<0.05)。(2)C-sPE组首发征象出现最早,入院孕周较晚;M-sPE组诊断sPE孕周较晚,分娩孕周均值大于34孕周,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3)N-sPE组10例均存在≥1个的预警信息;8例接受了常规性的规律产前检查;7例临床首发征象出现在入院前;入院至sPE诊断中位时间8.0(5.0,16.0)d;sPE诊断至分娩中位时间2.5(0.8,8.5)d。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可以经不同发病情形衍变而来,注重临床预警信息是早期识别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存在子痫前期高危因素的孕妇尤其在期待治疗过程中应早期识别、注意防范重度子痫前期发生;产前检查和管理质量是影响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 陈扬杨孜宋颖李维王海玲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预警产前检查并发症
- 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结果与非体外受精治疗妊娠率的关系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检查分型与非体外受精(IVF)治疗妊娠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4D-HyCoSy检查的不孕症患者791例,4D-HyCoSy检查结果有6型,据此分为6组:Ⅰ型组:双侧输卵管通畅458例;Ⅱ型组:一侧输卵管通畅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118例;Ⅲ型组:一侧输卵管通畅一侧输卵管阻塞40例;Ⅳ型组: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86例;Ⅴ型组:一侧输卵管通而不畅一侧输卵管阻塞44例:Ⅵ型组:双侧输卵管阻塞45例。通过Kaplan-Meier法估算患者4D-HyCoSy检查后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结果Ⅱ型组、Ⅲ型组患者4DHyCoSy检查后12个月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与Ⅰ型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型组vs.Ⅰ型组:35.89%vs. 36.80%,P>0.05;Ⅲ型组vs.Ⅰ型组:41.31%vs. 36.80%,P>0.05),调整年龄、不孕年限、血清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及窦卵泡数(AFC)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Ⅱ型组:HR=1.030,95%CI 0.699~1.518;Ⅲ型组:HR=1.328,95%CI 0.754~2.338);Ⅳ型组患者4D-HyCoSy检查后3个月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与Ⅰ型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84%vs. 17.67%,P>0.05),检查后6个月、12个月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显著低于Ⅰ型组患者(6个月:14.72%vs. 26.00%,P<0.05;12个月:25.44%vs. 36.80%,P<0.05),但调整年龄、不孕年限、血清AMH水平及AFC后,检查后12个月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809,95%CI 0.492~1.329);Ⅴ型组、Ⅵ型组患者4D-HyCoSy检查后12个月累积非IVF治疗宫内妊娠率显著低于Ⅰ型组患者(Ⅴ型组vs.Ⅰ型组:7.28%vs. 36.80%,P<0.05;Ⅵ型组vs.Ⅰ型组:5.67%vs. 36.80%,P<0.05),调整年龄、不孕年限、血清AMH水平及AFC后,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Ⅴ型组:HR=0.174,95%CI 0.043~0.706;Ⅵ型组:HR=0.224,95%CI 0.055~0.910)。Ⅰ型组、Ⅱ型组、Ⅲ型组患者在4D-HyCoSy检查后3个月、6
- 于多王丽颖冯瑛宋颖王丽娜迟洪滨乔杰
- 关键词:不孕症妊娠率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国诊疗指南解读被引量:227
- 2018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紊乱疾病,患病率约为5%~10%,不同的人群发病率报道亦有不同,我国育龄人群PCOS患病率为5. 61%。早在1935年Stein、Leventhal就提出了这一综合征,但时隔80年,其致病原因尚不清楚,临床表现高度异质,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均未达到统一.
- 宋颖李蓉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诊疗指南内分泌紊乱疾病育龄人群育龄期女性PCOS
- 规律产前检查子痫前期患者早期临床发病特点分析被引量:5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接受规律产前检查的轻重度子痫前期(PE)发病的影响因素和早期临床特征,以及不同产前检查模式的影响,探讨延缓PE发展、降低重度PE发生的临床监控和干预时机。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接受规律产前检查发生和诊治的238例PE病历临床资料,采用历史前瞻性队列分析方法对发生轻度PE(M-PE)与重度PE(S-PE)的风险因素和临床发病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分析接受强化产前检查与常规产前检查病例间临床预警信息及PE发生孕期时段和诊断时限。结果 (1)轻与重度PE间发病风险因素及临床首发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单胎妊娠单纯性轻与重度PE早期临床特征分析:①诊断前预警信息:S-PE组在诊断前存在高血压前期、低蛋白血症、血小板(PLT)下降趋势比例高于M-PE组(P<0.05);S-PE组血清白蛋白<29 g/L、PLT下降大于40%比例显著高于M-PE组(P<0.05)。②S-PE组预警信息出现至临床症状出现时间短于M-PE组,预警信息出现至做出PE诊断标准时间也短于M-PE组(P<0.05)。(3)产前检查模式分析显示:强化产检组PE重度发病率低于常规产检组(P<0.05)。强化产检组发现临床症状早于常规产检组,但PE发生时间迟于常规产检组(P<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超重(OR 2.480,P=0.035),高血压前期(OR 3.304,P=0.046),低蛋白血症(OR 3.951,P=0.035)、PLT下降趋势(OR 2.582,P=0.047)、强化产检(OR 0.321,P=0.041)是子痫前期发病轻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发病前临床预警信息在轻与重度PE存在明显异质性。强化产检可显著降低S-PE发病率,提早发现临床症状,延缓S-PE发病时间。孕早期超重、高血压前期、胎儿生长受限、强化产检是影响子痫前期轻与重的独立因素。
- 宋颖杨孜沈洁王伽略陈扬
- 关键词:子痫前期预警信息产前保健
- 无严重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指征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 分析无严重并发症重度子痫前期(severe preeclampsia,sPE)的终止妊娠影响因素和现状。方法 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单个教学医院4年间入院即诊断为重度子痫前期但不伴有严重并发症的330例临床观察资料的终止妊娠指征,按终止妊娠孕周分组。结果 330例入院诊断为sPE且不伴有严重并发症病例占同期出院诊断为sPE的83.3%。终止妊娠的指征在〈26周终止者以孕周为考虑因素者占3/5。26~〈28周组中社会因素是独立影响因素(P〈0.001)。在28~〈30周组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单纯尿蛋白因素(〉10g/24h)、发生严重并发症;独立影响因素顺位为社会因素、母体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P〈0.05)。在30~〈32周组影响终止妊娠的主要因素为出现严重并发症;独立影响因素顺位为母体因素、单纯尿蛋白因素、胎盘因素、胎儿因素(P〈0.05)。32~〈34周组影响终止妊娠的主要因素为尿蛋白因素、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及胎心监护异常;独立影响因素顺位为母体因素以及尿蛋白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34~〈36周组以孕周为考虑因素占44.3%;独立影响因素顺位为孕周因素、难以控制的高血压、脐血流值异常、胎心监护异常(P〈0.05)。≥36周后终止妊娠指征以孕周为考虑因素占68.3%。结论 影响入院时无严重并发症sPE终止妊娠的指征性因素较多,但存在着单纯以尿蛋白定量或单纯孕周因素为终止指征者。单纯以尿蛋白定量或单纯孕周因素为终止妊娠指征是否适宜有待更深入研究。
- 陈扬杨孜宋颖王伽略沈洁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终止妊娠并发症
- 腹腔内积液引流装置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腹腔内积液引流装置。腹腔内积液引流装置包括导管、连接器和无菌引流袋;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连通;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无菌引流袋连通;所述无菌引流袋上设置有第一防回流...
- 李蓉任昀杨硕杨蕊宋颖李嘉乔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