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兆辉
-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参皂苷Rh_2对宫颈癌U14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观察20(S)-人参皂苷Rh2、20(R)-人参皂苷Rh2及人参次苷H滴丸对宫颈癌U14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影响,比较R/S立体异构体的抗肿瘤活性差异。探讨人参次苷H滴丸对荷瘤小鼠耐缺氧、耐疲劳时间的影响。方法U14宫颈癌的腋下移植瘤小鼠各70只,各随机分成7组,实验组灌胃给予人参皂苷Rh2(10 mg/kg),阳性药组灌胃给予环磷酰胺(50 mg/kg),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14 d后处死动物剥离瘤组织称质量,计算抑瘤率。采用常压密闭容器法和强迫游泳法研究人参次苷H滴丸对荷瘤小鼠耐缺氧、耐疲劳时间的影响。结果 20(S)-人参皂苷Rh2对小鼠U14宫颈癌的抑瘤率为65.09%(P<0.01),20(R)-人参皂苷Rh2组抑瘤率为40.98%(P<0.01),人参次苷H滴丸组抑瘤率为53.83%(P<0.01)。人参次苷H滴丸中剂量组耐缺氧、耐疲劳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延长(P<0.05),高剂量组耐缺氧时间显著延长(P<0.01)。结论人参皂苷Rh2对小鼠宫颈癌U14有显著抑制作用,且20(S)型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20(R)型,表现出一定的构型优势。人参次苷H滴丸抑瘤同时具备耐缺氧和抗疲劳的作用。
- 张兰兰高文远马晓慧宋兆辉刘剑勇周水平
- 关键词:人参皂苷RH2肿瘤抑制
- 不同比例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研究制川乌配伍甘草对制川乌中多种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的影响,探索其变化规律,以指导制川乌与甘草的合理配伍。方法 HPLC法测定制川乌与甘草不同比例配伍时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的总量,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配比对煎出量的影响。结果随着甘草配伍量的增加,煎煮液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逐渐降低,每种单酯型生物碱煎出量趋于单煎液煎出量的40%。结论甘草配伍制川乌时,甘草的使用量应是制川乌的一半以上,既可以保证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稳定可控,又可以防止制川乌毒性过大造成使用危险。
- 王峰峰宋兆辉张兰兰周水平冯锋
- 关键词:商陆皂苷甲正交试验
- 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和α-萜品烯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0∶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4 nm;柱温为30℃。结果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2~40.4 mg/mL(r=0.999 4)、0.525~10.5 mg/mL(r=0.999 8)、0.376~7.52 mg/mL(r=0.999 7);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0%(RSD=2.06%)、102.51%(RSD=2.70%)、96.92%(RSD=2.32%)。结论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同时测定土荆芥挥发油中驱蛔素、对伞花烃、α-萜品烯的量。
- 林万里王振月张兰兰黄芝娟李瑞明宋兆辉
- 关键词:对伞花烃土荆芥高效液相色谱
-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皂苷类成分的研究(英文)被引量:5
- 2011年
-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西洋参叶>人参叶>三七叶;二醇组皂苷成分含量:西洋参叶>三七叶>人参叶;三醇组皂苷成分含量:人参叶>西洋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二醇组皂苷和人参叶中三醇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和Rd的含量之和占11种皂苷成分的60%以上。鉴于其中人参皂苷的高含量,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应该作为皂苷来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皂苷成分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应基于它们的皂苷组成和比例选择性进行研究和开发。
- 张兰兰高文远周水平朱永宏宋兆辉黄芝娟
- 关键词:人参西洋参人参皂苷
- 人参次苷H滴丸定性与定量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建立人参次苷H滴丸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人参皂苷Rh1和Rh2;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总皂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皂苷Rh1和Rh2含量。结果:人参皂苷Rh1和Rh2样品分离较好,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总皂苷含量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8.81%,线性范围为0.056~0.448 mg.mL-1;人参皂苷Rh1线性回归方程y=6 462.7x+2.073 5,当进样量在0.208~4.16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r=0.9997;人参皂苷Rh2线性回归方程y=9867.2x+0.1204,当进样量在1.148~22.96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r=0.999 9。结论:建立的人参次苷H滴丸质控方法准确、专属性及重现性好且快速简便,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张兰兰高文远宋兆辉蔡楠黄芝娟
- 关键词:人参皂苷RH1人参皂苷RH2
- 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水解和醇解产物的研究被引量:29
- 2012年
- 目的:鉴定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在水和乙醇中的高温分解产物,探究其转化规律。方法:利用液质联用手段,定性对照品在乙醇和水中的转化产物,并总结阐述转化规律。结果:通过对已知化合物的多级质谱的分析和文献查阅,确定了多个转化产物的结构。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时主要生成苯甲酰乌头原碱和焦乌头碱,醇解时主要生成焦乌头碱和8-乙氧基乌头碱。同时醇解和水解时还产生了多种脱氧、脱水、脱甲基的产物。结论:焦乌头碱类生物碱是由于热解产生的,同溶剂种类无关系;8-乙氧基乌头碱类生物碱是由于醇解产生的,同溶剂种类有关系。醇解过程较水解过程产生了更多的产物。本研究通过液质联用鉴定了多种生物碱转化产物并总结了质谱裂解规律,为川乌中毒性双酯型生物碱的转化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川乌煎煮过程中的生物碱的转化研究提供了资料。
- 王峰峰宋兆辉张兰兰周水平冯锋
- 关键词:双酯型生物碱水解产物裂解规律
- 四川道地产区乌头药材不同部位6种生物碱含量对比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研究四川道地产区6种乌头生物碱在不同部位的分布差异,比较母根、子根基于化学成分的区别。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19批四川道地乌头药材母根、子根、须根中6种乌头生物碱含量,并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差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6种乌头生物碱在3个部位的分布差异各不相同。母根、子根中苯甲酰新乌头碱、新乌头碱含量有显著性差异,为两者的差异性指标成分。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也将供试样品分成母根、子根两大类。结论:母根、子根的物质基础有差别,可为临床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 钱长敏宋兆辉张兰兰周水平冯锋
- 关键词:乌头母根子根乌头生物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