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原发性纵隔肿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 2024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实施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开胸手术实施治疗,研究组患者利用经胸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切口长度、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切口感染、轻微声嘶、饮水呛咳)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用时(130.41±23.52)min、切口长度(3.45±1.14)cm、引流时间(2.26±0.43)d及住院时间(6.55±2.23)d均比对照组的(185.67±27.34)min、(14.53±2.85)cm、(4.52±0.65)d、(9.72±2.36)d短,术中出血量(114.56±13.21)ml比对照组的(159.71±27.35)ml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NF-α(50.32±5.26)pg/ml、CRP(7.82±0.76)mg/L、IL-1β(49.32±13.63)pg/ml、IL-6(49.32±22.75)pg/ml比对照组的(78.29±5.83)pg/ml、(10.26±1.11)mg/L、(65.43±17.45)pg/ml、(91.41±37.02)pg/ml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社会交往的能力评分(80.81±8.92)分、精神情况评分(81.46±7.92)分、心理情况评分(81.46±6.69)分比对照组的(72.16±8.65)、(73.73±7.01)、(70.67±6.85)分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开展经胸腔镜微创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减少炎症情况的产生,促使患者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并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宋伟王恩华
-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并发症生活质量
-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及清扫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59例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结果:本组共发现共清除纵隔淋巴结322组,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109组,纵隔淋巴结转移率为33.8%,总清除淋巴结共966枚.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临床意义重大.
- 宋伟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
- 经胸腔闭式引流管喷洒药剂治疗复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 张坤谋王巍刘因明宋伟刘现海
- 自发性气胸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行胸腔闭式引流手术,但复发率高。有些病人出现多次复发多次行胸腔引流手术的情况。胸腔内喷洒药剂可以使胸膜腔粘连,减少气胸的复发。但以前只能在开胸手术中才能向胸腔内喷洒药剂。课题...
- 关键词:
- 关键词:气胸
- 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治疗对肺癌脑转移患者神经功能、不良事件及生活质量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分析靶向治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对其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到邹城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8例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放化疗,研究组44例给予靶向治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不良事件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5.45%,比对照组81.8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5);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2,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27.87±3.26)分比对照组(24.56±2.2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9,P<0.05);研究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90.87±5.42)分高于对照组(81.34±5.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7,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55%比对照组20.45%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1,P<0.05)。结论靶向治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宋伟
- 关键词:靶向治疗放化疗肺癌脑转移神经功能
- 微创肺叶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取微创肺叶切除术与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免疫功能及预后。方法 选择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开展微创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开展微创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肺功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用时(150.46±13.41)min、住院时间(5.75±1.13)d均短于对照组的(160.52±14.65)min、(7.63±1.17)d,术中出血量(102.53±10.36)ml、胸腔引流量(263.75±23.59)ml均少于对照组的(152.24±16.73)、(316.82±27.5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60.84±6.93)%、CD4+(41.83±5.14)%、CD4+/CD8+(1.97±0.56)均高于对照组的(54.93±6.21)%、(37.46±5.61)%、(1.68±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4.64±4.23)%、FEV1/用力肺活量(FVC)(86.23±4.87)%、最大通气量(MVV)(82.64±6.34)L/min均高于对照组的(77.31±5.45)%、(79.12±3.56)%、(75.53±5.37)L/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微创肺叶切除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微创肺段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更佳,能促使患者免疫功能提升,减少并发症,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 宋伟王恩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创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免疫功能
- 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邹城市人民医院乳甲血管疝外科收治的16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止吐护理,观察组采用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急性期和延迟期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期与延迟期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管理护理联合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可有效改善乳腺癌CINV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马加茹宋伟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恶心呕吐
- 电视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性血气胸患者的临床对比分析被引量:46
- 2017年
- 目的对比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差异,为临床寻找更好的血气胸手术方法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取邹城市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100例因外伤性血气胸而需行VATS或传统开胸手术的患者,男性49例,女性51例;平均年龄(46.23±14.28)岁,RTS评分(7.63±1.98)分,其中开放性损伤73例,闭合性损伤27例,致伤机制包括交通意外伤28例,坠落伤21例,棍棒打击伤19例,锐器伤32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VATS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术后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镇痛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术前、术后1、3、5、7d的CRP。结果与开胸手术组相比,VATS组术后24h VAS评分显著降低[(5.78±2.32)vs.(6.74±1.71),P=0.02];镇痛时间显著缩短[(3.87±1.23)d vs.(5.76±1.76)d,P<0.0001];术后24、72、120、168h的CRP显著降低(P<0.0001)。手术时间显著减少[(100.50±21.19)min vs.(142.64±25.04)min,P<0.0001];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218.98±56.81)mL vs.(335.71±86.48)mL,P<0.0001];术后引流量显著降低[(341.28±80.18)mL vs.(456.15±106.02)mL,P<0.0001];术后引流时间显著减少[(3.33±0.81)d vs.(4.62±0.78)d,P<0.0001];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1.39±2.08)d vs.(14.27±2.65)d,P<0.0001)。术后并发症与死亡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显著改善了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缩短了平均住院时间。
- 宋伟
- 关键词:胸部创伤开胸视觉模拟评分血气胸
- 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术治疗Ⅲ期中央型肺癌临床疗效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Ⅲ期中央型肺癌患者运用心包内处理血管全肺切除根治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12月用经心包内血管处理方式行全肺切除术治疗Ⅲ期中央型肺癌34例,并分析其疗效、适应证、术式、并发症。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2.9%;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11.7%;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8%、33.3%、24.2%。结论: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全肺切除术可明显提高Ⅲ期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并可延长患者生命,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 宋伟
-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心包全肺切除术
-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及疗效对照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比较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对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及疗效。方法 50例早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主要采用开胸手术治疗,治疗组主要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带胸引管时间都显著少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及并发症发生率都显著少于对照组,而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肺癌患者采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癌根治术,前者可有效的降低手术时间、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与传统的开胸手术相比较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应用。
- 宋伟刘现海
- 关键词:胸腔镜早期肺癌淋巴结清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