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戈

作品数:22 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敏
  • 4篇药敏试验
  • 4篇腹泻
  • 3篇血清
  • 3篇耐药
  • 3篇弓形虫
  • 3篇杆菌
  • 3篇病原菌
  • 2篇血清型
  • 2篇血清学
  • 2篇药性分析
  • 2篇优势菌
  • 2篇优势菌株
  • 2篇沙门菌
  • 2篇沙门氏菌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菌株

机构

  • 15篇郑州市疾病预...
  • 4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1篇郑州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安戈
  • 6篇程春荣
  • 5篇牛卫东
  • 4篇殷毅峥
  • 4篇赵瑞臻
  • 3篇史军
  • 3篇水艳
  • 2篇武涛
  • 2篇段晶晶
  • 2篇刘世国
  • 2篇姚志军
  • 2篇王东
  • 2篇董柯
  • 2篇张月泉
  • 2篇刘战伟
  • 1篇乔荣宪
  • 1篇许洁
  • 1篇徐兰英
  • 1篇杨宇平
  • 1篇米凤琴

传媒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河南预防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第三届全国中...
  • 1篇第6次全国微...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监测被引量:12
2007年
[目的]2005年监测郑州市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状况及病原分布特点,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制订新发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基础疫情资料。[方法]监测标本用免疫磁珠集菌方法(IMS)做病原学分离培养、毒力基因检测用多重PCR方法、药敏试验用(K-B)常规方法。[结果]腹泻病人标本185份,大肠杆菌O157:H7检出阳性4份。外环境标本588份,检出大肠杆菌O157:H7阳性20份。用多重PCR方法做毒力基因检测,有6份家畜家禽阳性标本中检出O157:H7毒力基因(Stx2、eaeA、HIyA)为阳性。药敏试验24株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对8种抗菌药物敏感率为95%以上,对新生霉素100%耐药,其余7种对抗菌药物敏感程度各有差异。[结论]郑州市有散在的大肠杆菌O157:H7感染的病人及动物疫点。奶牛和波尔山羊是大肠杆菌O157:H7动物宿主。
殷毅峥程春荣杨建国安戈武恩平段晶晶水艳
关键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多重PCR法药敏试验
145株沙门氏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沙门氏菌引起腹泻病人的耐药情况,合理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对2006-2009年腹泻病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中分离出的沙门氏菌进行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4软件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45株沙门氏菌对12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所有菌株耐药集中在萘啶酸、氨苄西林、四环素这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59.30%、50.40%和42.10%;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定和头孢噻肟轻度耐药,耐药率分别为0.70%、2.10%和5.50%。145株沙门氏菌有48.20%为多重耐药,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多重耐药率高。结论沙门氏菌对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该菌耐药的关键。
程春荣安戈罗琦董柯赵瑞臻张月泉史军赵嘉咏
关键词: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郑州市23例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标本的跟踪检测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对郑州市23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标本进行跟踪检测分析,为实验室检测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采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疑似患者的鼻拭子或咽拭子,提取SARS-CoV-2核酸并采用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对6例开放读码框1ab(ORF1ab)基因单靶标阳性和17例核壳蛋白(N)基因单靶标阳性患者进行重新采样检测。结果首检23例SARS-CoV-2核酸单靶标阳性的标本中有8例疑似病例在随后的重新采样检测中被确认为SARS-CoV-2核酸阳性,重新采样检测阳性率为34.78%。结论 COVID-19同种类型标本2次采样检测中均出现单靶标阳性的检测结果时,应该慎重对待,建议重新采样跟踪检测。
牛卫东许太彬孙丽梅安戈史军李羿赵瑞臻
郑州市某中专学校肠道病原菌的检测报告
目的:郑州市疾控中心接到金水区疾控中心疫情报告、送样后,为探其病因、找到传染源、查到致病菌,对某中专学校腹泻患者、密切接触者、炊管人员、学生宿舍、小食堂外环境等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方法:霍乱弧菌快检金卡、出血性...
殷毅峥李玉秦王迎秋武涛邢焕琴安戈水艳
关键词:肠道病原菌生化试验血清学试验药敏试验
文献传递
河南省HIV携带者刚地弓形虫感染情况被引量:10
2016年
收集河南省1 038份HIV携带者外周血样,提取其基因组DNA后,利用巢式PCR技术扩增弓形虫529 bp重复序列基因,凝胶电泳检测目的片段。1 038份HIV携带者全血血样中(男762份,女276份),弓形虫PCR阳性血样66份,弓形虫PCR阳性率为6.4%(66/1 038)。男性和女性的弓形虫PCR阳性率分别为6.3%(48/762)和6.5%(18/276)。已婚508份,未婚、离异或丧偶530份,其弓形虫PCR阳性率分别为4.9%(25/508)和7.7%(41/530)(χ^2=3.451,P〉0.05)。高中及以上学历、高中以下学历人群的弓形虫PCR阳性率分别为6.9%(34/489)和5.8%(32/549)(χ^2=0.545,P〉0.05)。20~40岁组人群的弓形虫PCR阳性率最高,为7.6%(31/410)。有性病史、无性病史和病史不详者的弓形虫PCR阳性率分别为8.0%(9/113)、6.5%(50/773)和4.6%(7/152)(χ^2=0.355,P〉0.05)。
白晨倩王东姚志军王帅张露文刁风金任笑盈何婵婵王兆红马金超王苏康彭帮淦胡翠安戈刘世国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刚地弓形虫巢式PCR
2019年郑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分离沙门菌的病原学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2019年郑州市感染性腹泻患者中分离沙门菌的基本流行特征及主要血清型分布情况,为今后该地区科学防控沙门菌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9年郑州市21家医院上送的206株沙门菌进行复核鉴定、基本流行病学分析与血清学分型。结果 206株菌株分别来自126名男性和80名女性患者,不同年龄组均有沙门菌感染病例。可以分为10个群和29种血清型,其中最常见为肠炎沙门菌(40.78%),其次为鼠伤寒沙门菌(28.16%)。沙门菌引起的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在0~3岁,一共包含124株沙门菌,可以分为8个血清群和21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37.10%),其次为肠炎沙门菌(29.03%)。结论郑州市沙门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患者年龄集中在低年龄段,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血清型,但在不同年龄段中两种血清型占比优势不同。
周鹏安戈李羿赵雪蕾牛卫东段晶晶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沙门菌血清分型肠炎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
郑州市2006-2011年腹泻病人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谱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感染性腹泻病人中沙门病原菌血清型分布和耐药谱,为沙门菌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2006-2011年腹泻病监测点感染性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中进行沙门菌分离培养、血清学分型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2006-2011年共采集的3 266份腹泻病人标本中共检出196株沙门菌,检出率为6.0%,分布于10个血清群,37个血清型;以B群和D1群为主,各占33.67%(66/196)和32.14%(63/196);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各占29.59%(58株)和19.90%(39株)。药敏试验结果提示对氨苄西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分别达到44.90%、42.34%、34.18%和32.14%。结论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谱监测对感染性腹泻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程春荣沈艳丽董柯安戈赵瑞臻张月泉史军刘战伟
关键词:沙门氏菌感染性腹泻血清型
HIV感染者弓形虫伴随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被引量:1
2015年
弓形虫是一种重要的机会性致病原虫,是艾滋病患者常见的一种机会性感染寄生虫,其感染率占全部机会性感染的10%~30%。通常根据基因型的不同将弓形虫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HIV感染者感染的弓形虫多为I型.I型弓形虫与其它类型弓形虫的致病性有很大差异.造成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致病基因的不同,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包括SAG1、SAG2、B1等。该文从弓形虫感染现状、伴随感染弓形虫的主要类型和各个类型之间的差异基因等方面.阐述HIV感染者弓形虫伴随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状况.
安戈姚志军张海珠王东刘世国
关键词:弓形虫HIV感染者分子流行病学差异基因
2004—2016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了解郑州市细菌性痢疾的流行情况及病原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和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6年郑州市细菌性痢疾监测数据及菌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6年郑州市共报告细菌性痢疾29 284例,年均发病率为31.28/10万,总体呈下降趋势(χ2趋势=103.60,P<0.001)。发病高峰为每年的5—10月,市区高于郊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3岁以下幼儿是主要的发病人群,职业以散居儿童为主。2004—2016年共分离鉴定志贺菌387株,主要是福氏志贺菌(280株,72.35%),血清型以F2a为主;同时宋内志贺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结论细菌性痢疾仍然是郑州市需要防控的重点传染病,应在流行季节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宣教力度,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降低其发病水平。
段晶晶安戈刘江华徐兰英李肖红韩同武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血清型
郑州市2003~2004年检出致病性弧菌的病原分析
本文报告了郑州市疾控中心于2003~2004年在肠道传染病的常规监测中,除按规定重点监测多发肠道传染病外,近年来开展了致病性弧菌的检测及病原分析的结果.
殷毅峥程春荣安戈水艳朱伏生乔荣宪米凤琴
关键词:致病性弧菌急性肠炎病原分析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