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霞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世纪之交旅美文学华人家园观的变化
- 2014年
- 世纪之交,大陆旅美文学作品中的"美国"与作者的家园想象联系在一起。它是流放者所追逐的家园,但在作品中"失家"意象的频繁出现,又说明它并非作者理想的企求,而只是激发流放者对理想家园深沉思考的媒介。这种"家园"观的出现,表明新世纪前后国人走向世界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 孙霞
- 《萧萧》、《丈夫》、《三三》、《贵生》的版本问题被引量:6
- 2006年
- 沈从文的小说经历了几次改写,形成了不同的版本。通过比较流行范围最广的文集本与基本恢复了初版本原貌的全集本,可以发现文集本基于迎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新的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原因所做的修改,虽有积极的一面,但总的来说影响了小说内涵的丰富性、情节的完整性和人物的丰满性,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原有文本的本性。由此看来,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很重要的是必须确立善本观念。
- 陈国恩孙霞
-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萧萧》《丈夫》《贵生》
- 20世纪40年代左翼期刊译介俄苏文学文论的流派特色被引量:1
- 2011年
- 20世纪40年代的左翼文艺界形成了以一些刊物为核心的几支带有流派特色的批评队伍。这些刊物在俄苏文学和文论的译介上展示了不同的理论个性。《七月》坚持文学的审美主体性理想,偏重文学理论的译介,关注非主流的文艺作品,强调主观能动性和人性的意义;《文艺阵地》持主流立场与服务抗战的态度,重视苏联文坛的主流思想和作品,重视战争题材的作品和理论,重视文学"知识"的介绍;《中国文化》从政治高度思考文学的问题,大力译介苏联主流文论,并重视对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介绍。
- 陈国恩孙霞
- “革命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
- "革命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和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密切相关,而这又是通过期刊的译介得以实现的。1917年至1928年初,中国期刊重视俄苏名家名作的翻译,苏联时政要闻的介绍也占有相当比重,这建构了"革命文学"论争的知识背景,促进...
- 陈国恩孙霞
- 文献传递
- 20世纪80年代中国留美学生文学中的“美国形象”被引量:2
- 2015年
- 20世纪80年代大陆留美学生笔下的美国,是一代青年带着历史阴影的"负重"心理与试图寻找新的梦想的"超越"心境下的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梦幻之城"和"彼岸世界"的特点。梦幻的理想化特征和彼岸的脱离实际的性质,在反映出美国社会面貌的同时,也折射了特定时期中国人的美国观。其中的欣喜与误会,是改革开放之初这一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中国人在认识西方发达国家时的一种富有时代感的社会心态的反映。
- 孙霞陈国恩
- 40年代左翼期刊译介俄苏文学文论的时代特色被引量:1
- 2011年
- 左翼文学批评到了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七月》、《文艺阵地》、《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不同流派,它们在文艺思想上彼此有一些重大分歧。但共同的左翼身份,又使这些刊物在基本的政治立场和文艺观念上保持了一致性。这落实在译介俄苏文学和文论方面,就是它们在40年代民族革命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背景下,特别重视战斗精神的传达,推崇人民性的标准,关注现实主义的理论问题,从而表现出了左翼文学批评鲜明的时代特色。
- 孙霞陈国恩
- “革命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被引量:1
- 2010年
-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末的中国的"革命文学"论争具有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其中尤其与俄苏文学和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关系密切,学术界对此已做了相当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过,此类研究往往忽视了传播俄苏文学与文论的重要媒介——期刊在其中所起的重大作用。本文围绕"革命文学"论争。
- 陈国恩孙霞
- 关键词:新写实主义名家名作
- 《八月之光》的结构诗性和灵性被引量:1
- 2006年
- 《八月之光》体现了福克纳小说艺术的诗性想象和灵性思维。它的结构是诗性想象之基础,而作家的灵性思维则既是小说思想性的艺术升华,更是美国南方文化的神意飞跃。作品诗化主要体现在整体结构的自恰性、反复的叙述方式、张弛有序的节奏及意象的组合方式等方面。这种诗化的结构呈现为一种灵性之光,这种灵性就是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氛围。
- 孙霞吴翔宇
- 关键词:美国小说福克纳小说结构诗化灵性
- “跨界”视角下的双重面孔——《无出路咖啡馆》中的美国人形象被引量:2
- 2012年
- 《无出路咖啡馆》是严歌苓"跨界"状况下的创作,在这一创作旨趣下所勾勒出来的美国人形象,呈现出双重面孔:在其善举背后冷漠、虚伪的"救世主"形象以及循规蹈矩背后自立、律己的中产阶级形象。美国人形象的双重面孔是美国现实社会在作者心灵中的投影,体现了"自我"对他者文化认同与拒绝的矛盾心理。
- 孙霞孙霞
- 关键词:严歌苓
- 1928—1934年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文论传播中的期刊
- 1928—1934年,是中国左翼文学产生、形成并得到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中国现代文学在这个时期中改变了方向,引发了不同的文学观念之间的激烈争论,主要是左派知识分子和自由派知识分子在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的性质功能及艺...
- 孙霞陈国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