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肖阳

作品数:53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5篇螺钉
  • 18篇后路
  • 18篇骨折
  • 16篇枢椎
  • 14篇椎弓
  • 14篇寰枢
  • 14篇寰枢椎
  • 13篇椎弓根
  • 13篇内固定
  • 11篇置钉
  • 11篇椎弓根螺钉
  • 10篇颈椎
  • 9篇前路
  • 8篇腰椎
  • 8篇生物力学
  • 8篇寰椎
  • 8篇关节
  • 7篇椎间盘
  • 7篇解剖学
  • 7篇齿状突

机构

  • 44篇宁波市第六医...
  • 10篇宁波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省疾病预...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53篇孙肖阳
  • 52篇胡勇
  • 51篇董伟鑫
  • 51篇袁振山
  • 32篇张蛟
  • 21篇赖欧杰
  • 7篇徐荣明
  • 6篇马维虎
  • 4篇谢辉
  • 2篇赵红勇
  • 2篇林荣
  • 2篇王成焘
  • 2篇何亚芳
  • 2篇邬春晖
  • 2篇袁建兵
  • 1篇张姝
  • 1篇朱徐慧
  • 1篇陈江
  • 1篇丁钢强
  • 1篇章荣华

传媒

  • 9篇中华创伤杂志
  • 4篇中国脊柱脊髓...
  • 4篇2015年浙...
  • 3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2016年浙...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3篇2017
  • 10篇2016
  • 13篇2015
  • 6篇201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椎椎体螺钉失效后补救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研究
目的 评估颈椎椎体螺钉(4.0 mm)失效后,常规颈椎椎体补救螺钉(4.5 mm)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 取4具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C7),游离出20个完整颈椎椎骨.在椎体左右两侧分别置入直径4.0 mm的颈椎椎体螺钉...
胡勇孙肖阳董伟鑫张蛟袁振山谢辉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
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评价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及影像学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采用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植骨融合联合后方椎弓根螺钉治疗21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5~58岁,平均45岁。术前ASIA神经功能损伤分级,A级3例,B级7级,C级6例,D级4例,E级1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相关并发症。评价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ODI及Cobb角。分析末次随访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通过CT三维重建评价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50~240(192±47)min;术中出血量380~750(603±120)ml。术中发现3例由外伤导致的硬膜囊撕裂及脑脊液瘘,均给予缝合修补;1例术后浅表伤口感染,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24~45(37.0±9.5)个月。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8.9±0.4降低至术后即刻的4.2±1.3(P<0.05)。至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进一步降低至3.6±0.8。ODI由术前的(95.30±3.52)%降低至末次随访时的(32.51±6.30)%(P<0.05)。Cobb角由术前的(21.2±8.8)°矫正至术后即刻的(2.3±3.1)°(P<0.05)。至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3.2±2.5)°,与术后即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末次随访时,ASIA神经功能分级为A级3例,B级3例,C级5例,D级6例及E级4例。21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椎间植骨融合,融合时间为8~13(10.3±2.5)个月。结论:对于主要累及椎间盘及终板平面的胸腰椎骨折脱位,采用后路经椎间孔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不仅手术创伤小,而且能够有效的重建三柱结构及获得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此外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赖欧杰胡勇袁振山董伟鑫孙肖阳朱秉科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脱位椎间融合
寰椎前路侧块螺钉理想进钉点和进钉角度的定量解剖学研究
目的 探讨寰椎前路侧块螺钉的理想进钉点和进钉角度,为寰椎前路侧块螺钉的置钉技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征集健康成年人56名,其中女性28名、男性28名,平均年龄36.5岁(18~55岁),进行颈椎CT平扫.通过Mimics...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
关键词:寰椎解剖学侧块螺钉MIMICS软件前路
在同一钉道二次置入颈椎椎体螺钉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
目的 评价在同一钉道二次置入颈椎椎体螺钉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方法 取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C7),游离出25个完整颈椎椎骨.在椎体两侧分别置入直径4.0mm的颈椎椎体螺钉,测量螺钉置入时的最大扭矩,并将两侧的最...
胡勇孙肖阳董伟鑫张蛟袁振山林荣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
L1陈旧性骨折继发胸腰段侧后凸畸形合并腹壁肌肉萎缩性膨隆一例
2015年
单侧腹壁肌肉麻痹性萎缩(unilateral paresis of the abdominal wall, UPAW)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特征,见于糖尿病神经病变、创伤性或非创伤性压迫,甚至医原性损伤引起的神经病变”,可引起下腹壁局部感觉功能障碍,外观上可出现腹壁萎缩性膨隆。极少部分是由于脊柱疾病引起。由于该病症出现隐匿,在临床上容易被忽视。笔者报告1例L1陈旧性骨折伴胸腰段后凸畸形合并UPAW患者,以加深临床医师对该并发症的认识。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
关键词:陈旧性骨折腹壁肌肉萎缩性胸腰段膨隆后凸
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的研制及解剖学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自行设计与制作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并验证其解剖学可行性。方法:收集40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22~32岁,平均26岁)的颈椎CT数据,导入到Mimics 15.01中,通过Mimics软件测量枢椎(C2)、第3颈椎(C3)及C2/3椎间盘的相关解剖参数,包括:齿状突高度、齿状突前后径、齿状突横径、枢椎椎体前缘高度、枢椎椎体后缘高度、枢椎椎体前后径、枢椎椎体横径、枢椎前下唇的高度、枢椎前下唇的宽度、枢椎前唇与枢椎椎体后缘最高点连线与C2椎体下终板面的夹角、齿状突轴径与冠状面的夹角、在枢椎椎体横径测量平面测量该切面枢椎椎体前突部分的夹角、枢椎椎体矢状面前缘与C2-C3椎体前缘矢状面切线的夹角、C3椎体前后径、C3椎体横径、C3椎体前缘高度、C3椎体后缘高度、C3前下唇的高度、C2/3前部椎间盘厚度、C2/3中部椎间盘厚度、C2/3后部椎间盘厚度、C3椎体正中矢状位前缘最高点与后缘最低点连线与C3椎体上终板面的夹角、C3上终板面与C2-C3椎体前缘矢状面切线的夹角、齿状突理想钉道与C2-C3椎体前缘矢状面切线的夹角。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为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的设计提供相关解剖参数范围,在此基础上设计与制作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并将其在Mimics软件上和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手术。在Mimics软件上模拟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置入后,通过Mimics软件上的透明功能观察螺钉通道在C2和C3中的位置是否合理,尸体模拟手术后通过对标本行CT扫描和三维重建,观察钉道是否准确。结果:根据上述C2、C3及C2/3椎间盘的相关解剖参数测量结果设计、采用医用钛合金材质(Ti-6A1-4V)制作的齿状突螺钉钢板内固定系统,主要由螺钉固定板、C2/3椎间融合器和相关配件组成,其中配件包括齿状突固定部件、
胡勇董伟鑫袁振山孙肖阳
关键词:前路钢板固定齿状突骨折解剖学HANGMAN骨折MIMICS
伤椎骨水泥增强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
目的:评价采用伤椎骨水泥增强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治疗Ⅲ期Kummell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共19例Ⅲ期Kummell病患者在我院行伤椎骨水泥增强联合后路融合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出血...
赖欧杰胡勇袁振山董伟鑫孙肖阳
寰枢椎后路优势侧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单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不稳定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骨性融合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22例不稳定Jefferson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4例;年龄35~67岁,平均52.9岁。视觉模拟评分(VAS)4~8分,平均6.09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为D级2例,C级1例;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平均12.3分。根据置钉难易程度,15例行双侧寰枢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双侧组);7例因骨折块极度不稳或椎弓根螺钉骨性通道过细导致寰枢椎后路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困难,仅行寰枢椎完整性优势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术(单侧组)。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并发症。应用VAS评估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颈枕区疼痛改善情况。采用ASIA分级及JOA评分评估伴有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在X线片上测定术前、术后即刻、术后3,6,12个月寰齿前间隙(ADI)评估寰枢椎复位情况。在寰枢椎CT上评价螺钉位置及融合情况。结果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9.5±21.2)min;术中出血量(280.1±83.1)m1。术中共置入74枚寰枢椎螺钉,术后CT显示螺钉位置满意。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13~33个月,平均20.7个月。两组术后VAS均较术前改善(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双侧组2例ASIA分级由D级恢复至E级,单侧组1例由C级恢复至D级;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提高至平均15.7分。两组术后ADI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无法进行寰枢椎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的不�
胡勇张蛟徐荣明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朱秉科许建忠陈绪国
关键词:寰枕关节脊柱融合术
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偏差因素分析
目的:验证临床上应用数字化导向模板辅助下C1椎弓根螺钉+C2椎弓根螺钉组合C2椎板螺钉置钉的准确性及偏差因素分析.方法:自2010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8例可复性寰枢椎不稳症患者,且枢椎单侧椎弓根细小(直径小于4...
胡勇袁振山董伟鑫赖欧杰孙肖阳张蛟朱秉科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椎板螺钉寰枢椎
在同一钉道二次置入颈椎椎体螺钉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评价在同一钉道二次置入颈椎椎体螺钉对螺钉拔出力的影响。方法 :取5具成人新鲜尸体颈椎标本(C3~C7),游离出25个完整颈椎椎骨。在椎体两侧分别置入直径4.0mm的颈椎椎体螺钉,测量螺钉置入时的最大扭矩,并将两侧的最大扭矩进行比较。随机选取任意一侧的椎体螺钉(即试验组,另一侧即对照组),将其旋出,然后再将螺钉旋入原钉道,再次测量螺钉旋入时的最大扭矩,并与同侧螺钉首次置入时的最大扭矩进行比较。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行最大轴向拔出力试验,比较同一椎体两侧螺钉固定的最大轴向拔出力,分析初次旋入扭矩、二次旋入扭矩及最大轴向拔出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组最大轴向拔出力为372.86±171.44N,对照组为343.91±169.90N,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螺钉初次置入的最大扭矩为2.47±1.04kgf·cm,对照组为2.35±1.00kgf·c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螺钉二次置入的最大扭矩为1.36±0.77kgf·cm,与试验组螺钉初次置入的最大扭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螺钉置入的最大扭矩与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相关(r=0.784,P=0.00),试验组螺钉初次置入的最大扭矩与二次置钉的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相关(r=0.800,P=0.00),试验组螺钉二次置入的最大扭矩与最大轴向拔出力显著相关(r=0.732,P=0.00)。结论 :在同一钉道二次置入颈椎椎体螺钉时的最大扭矩显著减小,但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并无明显减小,因此,当需要二次置钉时,在原钉道未被破坏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选择将原螺钉旋入原钉道。
胡勇孙肖阳董伟鑫张蛟袁振山林荣
关键词:颈椎生物力学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