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恪勤
- 作品数:16 被引量:7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欧洲“分裂”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孙恪勤沈碧莲
- 关键词:伊拉克战争
- 伊拉克危机及其影响被引量:8
- 2003年
- 阿富汗战争结束后 ,美国加紧武力“倒萨”行动。目前 ,美军事部署已基本就绪 ;改造伊拉克的方案也已出炉 ;在联合国内主战与主和两大阵营对垒之际 ,美国总统布什搁下狠话 :“即使安理会不通过动武的议案 ,美国仍然会出兵”。看来 ,第二次海湾战争已难以避免。由此 ,人们不禁会联想到 1 2年前的海湾战争。那么 ,美国两次“打伊”行动到底有何关联 ?战后美国的后续步骤如何 ?这会给中东地区政治格局带来何种影响 ?大国特别是美、欧、俄、中之间的关系将向什么方向发展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特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王在邦研究员等七位专家举行对谈。需要说明的是 ,本刊曾于 2 0 0 2年第 1 0期就“布什‘倒萨’意图及影响”这一主题举行过一次对谈 ,本次对谈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上一次的继续和深入 ,希望对您思考当前的这一重大热点问题有更大助益。
- 王在邦李绍先冯仲平袁鹏孙恪勤达巍唐志超
- 关键词:伊拉克危机海湾战争布什
- 施罗德政府的欧盟政策被引量:6
- 2001年
- 施罗德政府上台后 ,非常重视欧盟政策 ,在三年的实践中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欧盟政策体系。这一体系主要表现在理论纲领和政策实践两大方面。施罗德政府的欧盟政策在其外交政策中占有优先的地位 ,核心是强化德国对欧盟的领导权。
- 孙恪勤
- 关键词:欧盟政策外交社民党
- 欧洲极右势力为何屡屡抬头?被引量:11
- 2002年
- 欧洲极右势力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种族优越论。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极右势力已经掀起三次风潮。极右势力兴起有失业、犯罪、移民等社会原因,也有政党“中间化”问题,有政治腐败使选民失去信心,也有历史传统因素,还有“9·11”事件的影响。极右势力兴起对欧洲的一体化和对外开放,以及对欧洲社会稳定都构成新的挑战。但极右政党不可能成为主要执政党,因为其政策主张不符合欧洲历史发展潮流,欧洲的民主制度也限制其发展空间。
- 孙恪勤
- 关键词:极右势力政治主张种族歧视政治体制
- 国际变局中的台湾问题被引量:5
- 2003年
- 从“9·1 1”到伊拉克战争 ,世界局势的变化可谓诡谲莫测。一方面 ,现有的国际秩序受到了强有力的挑战 ,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各种国际力量也在重新分化与组合 ;另一方面 ,全球化与地区一体化潮流依然强劲 ,国际反恐斗争在出现令人担忧的扩大化倾向的同时 ,仍扮演着国际合作的推动角色。面对如此新局 ,台湾当局亦在伺机而动 ,从而引发国人的广泛关注。那么 ,在当前的国际新变局中 ,各国眼中的台湾以及所谓“台湾问题”的实质、价值、含义有何变化 ?各方的对台政策有哪些调整 ,调整的背景、方向、特点是什么 ?台湾当局拓展“国际空间”动作频频 ,伊拉克战争爆发后又表现异常活跃 ,这会对两岸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两岸经贸关系近年发展迅速 ,对未来台湾问题的解决又有哪些意义 ?对“台湾前途”的思考是否也应该从新的时代潮流、国际体系演化等新的角度出发 ,与时俱进 ?为了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探讨 ,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的六位专家举行对谈。现将对谈内容整理发表 。
- 杨伯江傅梦孜孙恪勤吴洪英欧阳立平尚前宏
- 关键词:台湾问题国际局势
- 中国成为第三?——德国的视角
- 2007年
- 7月19日,《德国之声》网站发表一篇名为《中国经济总量应已超过德国——兼谈意义和问题》的文章。该文指出,根据多家国际权威部门预测,“中国经济总量今年将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恐怕是十拿九稳的”,“事实上,上半年中国经济总量可能已经超过德国了”。
- 孙恪勤
- 关键词:德国之声经济总量
- 试析当前德美战略矛盾被引量:6
- 2003年
- 2 0 0 2年夏以来 ,德美在伊拉克问题上发生公开争吵 ,导致双边关系急剧“恶化”。此次德美争论的内容远远超出伊拉克问题本身 ,直接触及德美在“安全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等外交与国际战略问题上的矛盾 ,显示出西方联盟内部深刻的战略分歧。德美战略矛盾的激化是冷战后双方外交战略调整的结果 ,其中既有深刻的历史根源 ,也有现实利益和战略理念的原因 ,还有双方内政因素。德美战略分歧并未导致联盟关系的质变 ,双方仍有广泛的利益联系 ,但留下的裂痕却很难平复 ,彼此关系将渐行渐远。德美都是大西洋联盟最重要的成员国 ,它们的矛盾和分歧势必对双边关系、欧美关系乃至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 孙恪勤
- 关键词:伊拉克问题德美关系外交战略
- 德国对华政策中的美国因素被引量:8
- 2020年
-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德国对外政策的重要因素。特朗普执政后将中国确定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要求盟国配合其对华战略,德国对华政策中来自美国的负面因素陡然上升,不得不在美国的巨大压力下调整对华关系。但德国并未完全妥协,而是分领域采取配合、部分配合、不配合的政策,德国对华政策呈现对美一定的独立性和对华两面性的特点。在美、中两大国竞争中寻求自身定位的主要原因来自德国对自身利益和力量的评估,来自德美和德中两组关系的双重特征及其限定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较量。德国虽认可自己是西方的一部分,认可美国在跨大西洋联盟中的领导作用,但也表示世界分裂为中美对抗的两极不符合德国利益,不愿按照美国要求选边站队。建设独立而强大的欧洲,在中美角逐中捍卫欧洲利益,推动形成欧盟统一的对华立场成为德国的战略选择。德国是欧盟具有领导力的国家之一,其对华政策选择不仅对中德双边关系,而且对中欧关系等都将产生重大影响。鉴于美国对华政策已发生重大战略性变化,从中长期看,美国因素将持续成为影响德国对华政策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采取积极有效的对德外交政策是缓解美国因素压力、保障中德关系行稳致远的重要因素。
- 孙恪勤孙恪勤
- 反台独 促统一——纪念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60周年
- 2006年
- 1945年10月25日,是台湾人民最为激动的一天。在隆重地接受日本投降的仪式上,台湾省行政长官兼警备总司令陈仪发表讲话,宣布接受驻台日军投降,向世界昭示:“从今日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人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以置于中国政府主权之下。”这一天,台湾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的沧桑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孙恪勤
- 关键词:抗战胜利反台独斗争澎湖列岛国家领土
- 美国愈益被欧洲人视为威胁
- 2019年
- 皮尤研究中心近期公布的一份民调显示,在2018年5月至8月期间接受采访的26个国家中,有4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对“我们的国家构成重大威胁”。在美国的盟国如法、德、日、韩等国中,将美国视为威胁的民众比例自2013年以来大幅上升,其人数已接近甚至超过受访人数的一半。
- 孙恪勤
- 关键词:受访者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