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广伯

作品数:18 被引量:9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石油与天然气...
  • 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6篇储量
  • 5篇油气
  • 4篇油田
  • 4篇天然气
  • 4篇气藏
  • 4篇勘探
  • 4篇测井
  • 4篇储集
  • 4篇大港油田
  • 3篇盐岩
  • 3篇碳酸
  • 3篇碳酸盐
  • 3篇碳酸盐岩
  • 3篇探明
  • 3篇探明储量
  • 3篇勘探领域
  • 3篇孔隙
  • 3篇孔隙度
  • 2篇岩石
  • 2篇有效孔隙度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大港油田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8篇孙广伯
  • 6篇张凤敏
  • 5篇鞠秀娟
  • 5篇徐小林
  • 4篇彭红波
  • 4篇徐柒忠
  • 3篇刘玉梅
  • 3篇杨桂茹
  • 3篇郑得文
  • 3篇赵丽华
  • 2篇季向军
  • 2篇王振升
  • 2篇刘艳芬
  • 2篇贾丽
  • 2篇曹宏涛
  • 2篇刘伟兴
  • 2篇徐七忠
  • 2篇田晓平
  • 2篇高祝军
  • 2篇卞应时

传媒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测井技术
  • 1篇中国油气论坛...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容积法储量计算中定向井油层有效厚度的校正被引量:10
1998年
定向井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容积法储量计算时单井有效厚度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常规的有效厚度校正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从而造成储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推导出定向井有效厚度校正公式,分析了采用常规校正方法所得有效厚度对储量计算精度的影响,并在大港油田南区孔垒地区2口大位移定向井(井斜角31°~44°)的厚油层有效厚度校正中得到初步应用,证实了所介绍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图3参3(郭海莉摘)
张卫江孙广伯孟文建张凤敏
关键词:定向井储量计算油层厚度
千米桥碳酸盐岩油气藏测井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01年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是大港油田20世纪末的重大发现。其储层岩性为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类型既有基质孔隙、又有裂缝和溶蚀孔隙,储层的定量评价难度很大。随着成像测井技术(尤其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开发,使得近井壁地质现象可以得到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其探测深度限制,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的储层的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的变化做出有效的预测。以千米桥潜山储层成功评价为实例,介绍在系统取心刻度测井的基础上,应用3700常规测井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岩性的准确识别,将有效孔隙分为与宏观岩心观察及微观分析化验资料相对应的基质孔隙、裂缝孔隙和溶洞孔隙;并在此基础上对储集类型和储集性能进行定量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孙广伯张凤敏徐柒忠彭红波
关键词:碳酸盐岩油气藏大港油田岩性识别有效孔隙度储集类型储集性能
大港油田2004年新增储量综合研究
王振升刘玉梅孙广伯田晓平刘伟兴季向军贾丽刘艳芬张莉华徐七忠彭红波张立新杨燕军汪金凤于俊文高建忠马玉荣
对4大港油田3个新增储量区块64个储量计算单元进行储量综合研究、计算和申报工作。新增探明、控制储量申报率100%,预测储量申报率98%。全年重新处理探井18口,二次处理评价后增加油层厚度7口井15层29.1m,试油11口...
关键词:
关键词:大港油田
中国石油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特点及变化分析
通过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油”)2000年以来年度新增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增长及特点分析,指出随着中国石油不断加大勘探投入,天然气勘探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探明天然气储量保持持续高位增长,大规模储量区块...
孙广伯赵丽华徐小林鞠秀娟杨桂茹
关键词:中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勘探领域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实验数据求取基质电阻率的方法
2002年
影响裂缝孔隙度的主要因素是双侧向测井响应以及基质电阻率的准确性。如果混淆基质电阻率与基岩电阻率的概念 ,并赋予一个固定的基岩电阻率值 ,就会影响裂缝孔隙度的求取精度。在大量常规岩石物性、压汞、测井等资料的基础上 ,从基本原理出发 ,对基质电阻率的求取方法进行了论证。
张凤敏孙广伯
关键词:常规测井资料孔隙度岩石物性含水饱和度
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分析及评价被引量:20
2002年
低阻油气层的出现与地质背景和储层特点有很大关系。以往由于对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的复杂性认识不清 ,致使大量低阻油气层被忽略。本文根据大港油田中浅层储层特点 ,在对大量实验数据及生产数据分析对比的基础上 ,对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成因机理及其解释方法进行了研究 ,并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成果。
卞应时张凤敏高祝军孙广伯徐柒忠
关键词:大港油田中浅层低阻油气层
大港油田2005年新增储量综合研究
刘玉梅孙广伯田晓平刘伟兴季向军贾丽徐七忠张莉华刘艳芬彭红波
针对目标油田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找出一次描述过程中的不足和工作薄弱环节,划小研究单元,充分而全面地应用有效的描述技术和方法,立足最大限度地提高采收率。(按照“新层系、新潜力、新技术”为突破点进行研究)。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精...
关键词:
关键词:大港油田提高采收率
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测井储集层评价被引量:4
2000年
1999年大港油田在勘探中突破性地发现了千米桥潜山碳酸盐岩储集层凝析气藏,储集空间具有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特征,此类油气藏既是当前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测井解释的一大难题。本文系统阐述以成像测井为代表的特殊测井系列在该气藏储集层评价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利用FMI(全井眼微电阻率成像测井)宏观拾取了储集层裂缝、溶孔;采取FMI与ARI(方位电阻率成像测井)相结合对裂缝延伸长度、溶孔有效性做了半定量一定量评价;应用DSI(偶极横波声波成像测井)判断了裂缝、溶孔的渗透性能;运用CMR(核磁共振测井)进行了储集层流体性质判别;以及采用Elanplus最优化模型组合技术求取了岩性剖面,并结合常规测井资料制定了有效厚度划分标准。上述方法综合测试成果表明,特殊测井系列的应用对千米桥潜山凝析气藏储集层的成功评价起到重要作用。图5表1(李建国摘)
张凤敏孙广伯武战国徐柒忠鲁凤婷
关键词:凝析气藏测井储集层评价碳酸盐岩油气勘探
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基础参数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煤层甲烷在煤层中有3种赋存状态,即游离态、吸附态和溶解态。煤层甲烷以自由状态存在于煤的割理和其他裂缝孔隙中,可以自由运移,运移的动力是地层水压力和气体浮力。煤层甲烷绝大多数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一般可占煤层甲烷总量的70%~95%。天然气在煤层中的储集主要依赖吸附作用,而不依赖于是否有储集气体的常规圈闭存在。煤层中还有一小部分气体以溶解的方式存在于煤层地层水中。这3部分气体构成了煤层气中全部气体总量,理论上计算煤层气储量,应该分别计算相应的气体量。根据煤层气的赋存状态,提出了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原则及要求。通过对3种气体富集方式的实际测算,提出了我国目前煤层气资源储量评估的优化方法。
郑得文张君峰孙广伯徐小林鞠秀娟李敏
关键词:煤层甲烷游离气溶解气吸附气
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被引量:11
2001年
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评价是储层综合评价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成像测井技术 (尤其微电阻率成像测井FMI)的开发 ,使得近井壁地质现象可以得到直观、定量的评价。但受其探测深度限制 ,不能对距离井壁较远的储层储集类型的变化做出有效的预测 ,本文以千米桥潜山储层成功评价为实例 ,介绍应用 3 70 0常规测井资料在有效孔隙度三分的基础上 ,对储集类型进行有效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张凤敏初振淼孙广伯彭红波徐柒忠
关键词:潜山储层裂缝性储层储集类型常规测井资料有效孔隙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