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力

作品数:5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吉林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医药应用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药
  • 2篇中医药应用
  • 2篇TTM
  • 1篇皂苷
  • 1篇证候
  • 1篇证候研究
  • 1篇指纹
  • 1篇指纹图
  • 1篇指纹图谱
  • 1篇数据分类
  • 1篇热成像
  • 1篇中医诊断
  • 1篇中医诊断学
  • 1篇总皂苷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蒙古黄芪
  • 1篇护肝颗粒

机构

  • 3篇吉林医药学院
  • 3篇吉林市中医院
  • 2篇长春中医药大...
  • 2篇通化县人民医...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四平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孔力
  • 4篇雷钧涛
  • 3篇赵宏杰
  • 2篇于建成
  • 2篇潘谊国
  • 2篇孙永章
  • 2篇于建国
  • 2篇张笑波
  • 1篇林宇春
  • 1篇黎明全
  • 1篇姜英子
  • 1篇吴松梅
  • 1篇王晓明
  • 1篇张文风

传媒

  • 2篇吉林医药学院...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第三届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1
  • 1篇2011
  • 2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蒙古黄芪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研究
2025年
目的研究蒙古黄芪中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以蒙古黄芪总皂苷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4种因素对蒙古黄芪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建立回归模型并对回归模型进行验证,确定黄芪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回归模型显著,拟合精度高;影响蒙古黄芪总皂苷回流提取的顺序为乙醇用量>乙醇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乙醇用量具有显著性,70%乙醇浓度和25倍的乙醇用量时蒙古黄芪总皂苷得率较多,而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不具显著性。结论蒙古黄芪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70%乙醇浓度加入25倍乙醇用量,提取3次,每次90 min。此工艺下提取的蒙古黄芪总皂苷得率为3.201%,响应估计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良好。
邹悦范晓兰孔力雷钧涛
关键词:蒙古黄芪总皂苷响应面法
TTM中医药应用的理论方法概要续一
红外技术在中医中药都有应用,中药的应用主要是近年来的中药红外指纹图谱。本文介绍了红外技术在中医诊断学的运用,分析了TTM的特点引发的学术问题,浅谈了藏象结构与层次新解,阐述了其他学者的红外热成像中医应用的研究及适合MMT...
潘谊国赵宏杰孙永章于建成于建国孔力张笑波雷钧涛
关键词:红外热成像中医诊断学指纹图谱
文献传递
证候数据多维界面细分与同界面数据分类及证候研究中的逻辑问题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对证候数据多维界面细分提出两个方面,即数据界面的新解与证候数学建模需要建立新的数据界面观。其中着重强调了对同一界面信息进行五行或者三阴三阳属性划分的重要性,这对于实验室指标,影像学资料,生物学资料等尤为关键。另外,还提出证候数据界面分类及五行定性,从而为科学研究和理论研究避开了上述错误,为在证侯研究的道路上实施研究领域的细化与概念的细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黎明全张文风林宇春赵宏杰吴松梅王晓明孔力雷钧涛
TTM中医药应用的理论方法概要
首次提出中医与西方传统医学为宏观学科宏观医学,现代西医为微观学科微观医学;宏观学科需要宏观工具,红外热成像技术和仪器是宏观方法、宏观技术、宏观工具,是中医学科发展亟需的适宜的技术工具。并且基于脉诊原理和中医诊断原理方法对...
潘谊国赵宏杰孙永章于建成于建国孔力张笑波雷钧涛
桑胡护肝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2021年
目的建立桑胡护肝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法对桑胡护肝颗粒成品进行定性鉴别,其中饮片种类为:葛根、柴胡、五味子、茵陈等,并按中国药典要求对桑胡护肝颗粒进行粒度检查、水分检查、性状检查、装量差异检查。结果葛根、柴胡、五味子及茵陈等4味中药饮片的薄层色谱图分离度好、斑点清晰且阴性样品无干扰,三批自制样品药典项下检测项目均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可以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其专属性强,结果准确,操作便捷,可为今后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付强雷钧涛王岩姜英子孔力
关键词:薄层鉴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