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佑宾
- 作品数:30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转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大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为获得磷高效利用转基因大豆新材料,构建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超表达载体pBI121-GmPAP14与pCAMBIA3301-GmPAP14,通过农杆菌介导子叶节转化技术将2个载体分别转入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并分析了GmPAP14在转基因植株内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利用PCR和DNA测序分析可检测到转化植株中的目的条带,其中,转入p BI121-GmPAP14载体的保豆3号阳性植株有6株;转入pCAMBIA3301-GmPAP14载体的中豆32有9株,冀豆12有11株,农大豆2号20株。进一步将上述T0植株自交,目前已获得T_1转基因后代;经实时定量PCR检测,部分株系的GmPAP14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说明GmPAP14已整合到大豆基因组,并能够在转录水平正常表达。
- 毛璐璐孔佑宾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基因表达
- 大豆细胞色素P450家族GmCYP78A71固氮功能解析被引量:1
- 2023年
- 大豆可与根瘤菌互作进行共生固氮,有效缓解其对土壤氮素的依赖。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是一种血红素单加氧酶,参与植物信号分子、植物激素和黄酮类等多种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为探究其在大豆结瘤固氮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了该家族GmCYP78A71基因的结构,并对其表达模式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深入解析。qRT-PCR和转启动子大豆毛根的根瘤GUS染色表明,GmCYP78A71在根瘤中特异表达,且随着根瘤的发育表达量逐渐增高,在成熟根瘤中达到峰值;与对照相比,超表达复合植株的根瘤个数、鲜重、固氮酶活性等显著提高,而RNAi毛状根的根瘤个数、鲜重、固氮酶活性等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表明GmCYP78A71对根瘤的生长发育和固氮发挥重要作用。
- 杨占武杜汇邢馨竹李文龙孔佑宾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共生固氮根瘤优异种质
-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
- 本发明提供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36、其编码基因及应用。本发明基于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构建低磷诱导大豆根系cDNA差减文库,从中选择低磷胁迫诱导表达的酸性磷酸酶候选EST,在此基础上,克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序列,采用...
- 张彩英李喜焕孙星段鹏博孔佑宾杜汇李文龙
- 文献传递
- 大豆根瘤中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的功能研究
-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是一个基因家族,他们参与多种重要的脱辅基类胡萝卜素代谢物的产生。这些代谢产物,比如植物激素,色素,挥发性芳香物,在植物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了在大豆植物根和根瘤中两种类胡萝...
- 杜汇孔佑宾李文龙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固氮酶根瘤
- 大豆籽粒氨基酸含量QTL定位
- 【研究背景】大豆是重要经济作物,是植物蛋白及食用油主要来源。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前体,也是组成生物体多种酶及激素重要原料。大豆籽粒氨基酸种类多、受多基因控制,很难利用常规育种手段获得同步改良,而通过QTL定位发掘与多种氨基...
- 田蕊孔佑宾李文龙杜汇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SNP标记SSR标记QTL定位
- 文献传递
- 杂交转育植酸酶phyA大豆阳性材料筛选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植酸及其盐类占土壤非有效态磷30%~40%,利用转基因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手段培育能够分解利用植酸磷的作物新品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新途径。本研究以农杆菌转化子叶节所获得的JL35-phyA为试材,采用PCR与RT-PCR进行目的基因检测,获得转基因阳性材料;随后将这些阳性材料与38个常规大豆杂交,实现phyA向不同大豆品种的转育。结果表明,利用农杆菌转化技术已将phyA转入吉林35,且基因在大豆根系能够正常转录表达,转基因株系的单株荚数、粒数、粒重及百粒重显著高于野生型,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与野生型差异不显著;利用这些转基因株系,通过杂交转育获得F1阳性单株427个,涉及上述38个不同组合,说明目标基因phyA已转移到杂交后代;将F1阳性单株自交后筛选得到部分组合的阳性F2植株及F3子粒,经农艺性状考察,这些后代材料中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并在杂交后代中选育出一些转有目标基因的优良株系,为今后培育转phyA大豆新品种(系)提供了一批重要的遗传资源。
- 李喜焕刘渊闫瑞叶孔佑宾李桂兰常文锁张彩英
- 关键词:植酸酶基因农杆菌转化大豆杂交转育遗传资源
-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4启动子功能分析
- 磷元素(Pi)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大量元素之一,参与植物体内许多重要化合物合成。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磷含量丰富,但大部分以有机磷形式存在,其中约50%为植酸磷,难以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发掘和利用植酸磷高效...
- 孔佑宾李喜焕李文龙杜汇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植酸磷启动子
- 一种与大豆植酸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功能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与分子标记,具体公开了一种与大豆植酸磷利用效率相关的功能标记GmPAP14‑intron5‑36,所述功能标记正向引物序列为:5′‑ATGATTTCAGACAAACACGATTC‑3′;所述功能标记反向...
- 张彩英孔佑宾李喜焕
- 文献传递
-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GmPAP17克隆与功能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土壤磷多以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植酸盐形式存在,而紫色酸性磷酸酶具有分解利用植酸磷,提高磷素利用效率的功能。为进一步发掘该类基因,本研究利用磷高效大豆‘中黄15’与磷低效种质‘牛毛黄’,克隆并分析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7的生物学功能。结果发现:GmPAP17具有996bp开放阅读框,编码331个氨基酸残基,编码蛋白具有较高的酸性磷酸酶与植酸酶活性;植酸磷处理条件下,GmPAP17在磷高效大豆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效种质,且以胁迫处理后30~42d差异最大,说明该基因与大豆开花结荚期磷素高效利用相关;进一步分析超表达转GmPAP17拟南芥发现,3个转基因株系在植酸磷胁迫下的植株生物重与磷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证实GmPAP17具有提高转基因拟南芥植酸磷利用效率的功能。
- 颜硕孔佑宾李喜焕杜汇李文龙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植酸磷磷素利用效率
- 基于SLAF-BSA技术挖掘大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及标记开发被引量:4
- 2020年
- 磷利用效率与大豆产量密切相关,根尖酸性磷酸酶活性是筛选大豆品种磷效率的重要指标。挖掘酸性磷酸酶活性候选基因并开发其功能标记对获得磷高效功能基因、解析磷利用分子机制和培育磷高效大豆新品种意义重大。本研究利用酸性磷酸酶活性重组自交系群体F12构建了2个极端性状混池DNA文库,通过SLAF-BSA技术,获得了268个与大豆酸性磷酸酶活性关联的SNP,包括12个非同义突变,其中亲本间7个,后代混池间5个;在2个关联候选区域,获得79个酸性磷酸酶活性相关基因,其中第3号染色体的20138271~20268154间4个,17号染色体的14368648~15526449间75个;对该区域内基因进行了功能注释。开发了非同义突变基因Glyma.17G166200.1功能标记GMsnp-B,用该标记检测169份大豆栽培品种基因型,与表型符合率达到82.8%。
- 刘渊孔佑宾李喜焕张彩英
- 关键词:大豆酸性磷酸酶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