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锋

作品数:13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园区
  • 2篇空间结构
  • 2篇工业园
  • 2篇工业园区
  • 2篇财政
  • 2篇城镇化
  • 1篇地经
  • 1篇对景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经济
  • 1篇渝东
  • 1篇渝东南
  • 1篇增收
  • 1篇中国市场经济
  • 1篇山地
  • 1篇山区特色农业
  • 1篇市场经济
  • 1篇水利风景区
  • 1篇所有制
  • 1篇特色农业

机构

  • 1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作者

  • 12篇姜锋
  • 1篇邓正琦
  • 1篇李碧宏
  • 1篇杨曦

传媒

  • 7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陵山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思考被引量:1
2012年
山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是"特",经营载体应该是企业组织形式。农业尤其是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绿金"农产品未来发展趋势是资本化、专业化、市场化方向,而企业(公司)组织形式是被证明了的最具竞争力的形式。当前农业领域的企业发展还不成熟,农业领域还欠缺优秀的企业家、农业规模化经营管理的经验以及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培育优秀的农业企业家、完善农业市场化的制度环境是山区发展农特产业的关键所在。
姜锋
关键词:山区特色农业资本化经营企业家
行政区经济协作促进产业发展——以渝湘黔交界地区锰产业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渝湘黔交界地区是我国锰资源开发和生产基地,但由于行政区划分割原因,形成了行政区经济。行政区经济导致该地区锰资源开采过度,浪费严重,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对该交界地区锰产业发展现状的考察表明,提高生产集中度,进行项目联合开发,是突破行政区经济局限,实现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姜锋
关键词:行政区经济经济一体化
重庆市农民收入现状与增收方向选择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重庆直辖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很快,这种增长态势能否继续维持,农民继续增收的方向如何?通过对农民收入来源结构进行剖析发现,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空间有限,转移支付与财产性收入很难持续,未来农民收入继续增长的渠道主要还在于工资性收入。因此,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民继续向非农产业转移,依然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姜锋
关键词:农民收入现状城镇化工业化
渝东南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解决路径被引量:3
2014年
渝东南工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集群的重要平台,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区县经济发展起着重要支撑作用。重庆主体功能区划后,渝东南工业园区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于园区发展思路、产业定位、债务负担、招商引资、生态保护、管理体制等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撇清误解、理清思路,严格生态保护,改变考核方式,利用本土资源实现特色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姜锋邓正琦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划
我国传统农地经营制度下的新型生产关系研究——基于“铁麦客”现象思考
2011年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传统小农经济模式正在发生悄然转变,集体所有的、家庭承包制下的雇工经营模式(如"铁麦客"现象)正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不但成功解决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小规模土地占有之间的矛盾,还在农村衍生出适应这种生产模式的新型经济关系。
姜锋
旅游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以中国内蒙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为例(英文)被引量:3
2015年
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是仅次于化石能源消耗的第二大碳排放源。1979年以来,中国旅游业保持高速增长,旅游发展所需的交通、住宿、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导致显著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为测算旅游业发展驱动的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对旅游景区植被碳库的影响,研究通过多次田野调查重建了景区尺度的土地利用格局,利用土地转移矩阵明确了景区土地利用动态演变路径,结合研究区植被碳密度计算了2004—2010年景区植被碳库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业的发展导致景区土地利用格局显著变化。在研究期内草地是景区主要植被,但随着旅游的发展,草地与灌丛、林地等用地之间不断相互转换。尽管有约52ha土地用于旅游住宿、基础设施及休闲活动设施,但景区内植被碳库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442.4 Mg,这主要是因为景区为提高旅游环境质量采取了植被保护措施。这表明旅游业可以通过良好的景观营造等土地管理措施,增加景区碳汇,用以"中和"旅游业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
杨曦姜锋
关键词:旅游业
山地区域开发模式刍议
2015年
山地区域是地理空间、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等组成的综合系统。山地区域发展模式常采用点-轴、组团等开发模式,但其局限性较强。本文提出"多点聚落式"发展模式,即以主要乡镇为经济节点、山村为经济末梢、县城(城市)为经济中枢的"多点聚落式"发展模式,以适应山地区域地广人稀、居住分散、参差多样等空间分布格局。此外,应加强山地区域节点县镇的功能规划、运网布局及金融现行等举措。
姜锋
关键词:空间结构
城口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论析被引量:1
2018年
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我国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内在要求。秦巴山区城口县在家庭承包制下,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建立起以"农户入社、社企合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双层股份合作制。通过对双层股份合作制模式的分析,认为它是一种既实现效率又兼顾公平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对国家实现扶贫攻坚和地区脱贫致富有着重要意义。
姜锋
关键词: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山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庆论坛”综述
2015年
我国山地区域集中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山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庆论坛"旨在为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新思路,促进跨行政区的分工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论坛紧紧围绕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山地特色产业选择、山地旅游业发展、山地城镇化、山地财政金融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总结认为,推进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应在生态环境保护前提下,做好城镇发展规划、选择特色产业,依靠政府和市场力量共同推进扶贫攻坚计划实施。
姜锋李碧宏
重庆市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优化分析——基于因子分析方法被引量:4
2017年
重庆市财政科技经费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科技发展,专利、新产品等数量不断提升,这些成果为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近年来,随着财政科技经费总投入的持续增加,其支出存在着"碎片化""不聚焦""交叉重复"的倾向,为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利用因子分析法,结合重庆市2006-2014年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重庆财政科技支出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财政科技经费支出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姜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